www.aboluowang.com
正體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新闻子站
评论子站
生活子站
娱乐子站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本版
帖子
日志
用户
阿波罗网论坛
»
论坛
›
阿波罗世界之门论坛
›
阳光历史 还原真相
›
文史撷英
›
中国最早的cosplay:看看慈禧都扮谁?(组图)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65
|
回复:
0
中国最早的cosplay:看看慈禧都扮谁?(组图)
[复制链接]
michaeovich
michaeovich
当前离线
积分
16011
IP卡
狗仔卡
0
主题
313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11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08-11-13 23: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大约是在19世纪中叶,西方的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具体时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最早接触摄影的王公贵族对摄影颇感新奇,兵部侍郎崇厚在《脱影奇观序》中称赞摄影术为"开数千年不传之秘"。刑部尚书崇实也写了一首诗称赞摄影:"光学须从化学详,西人格物有奇方,但持一柄通明镜,大地山河无遁藏。"
最早接触摄影技术的是少数上层社会的人士。出于对摄影技术的原理不了解,普通市民对摄影存在误解,认为摄影会将人的灵魂摄去。清朝统治阶级也把摄影看作是异端邪术,闪为将相机对准帝王、后、妃是冒犯龙颜有失体统的逆举。不过也有一些洋务派官僚不相信这些看法,像恭亲王奕径就曾在同治七年(1868年)请英国人约翰·汤姆森为他拍照,醇亲王奕柴也曾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到天津巡阅海防时让人拍了一些照片带回宫中让光绪皇帝观看。
久
光绪皇帝最宠爱的珍妃是一个摄影迷,是她首先将摄影技术带到了紫禁城内。光绪二十年(1894年),珍妃从宫外购买了一套照相器材,秘密带入宫中。每天早晨到慈禧的寝宫请完早安之后,珍妃就回到自己的住所景仁宫学习摄影技术。她喜欢穿上男式服装照相,也喜欢给光绪皇帝照相,她还教太监如何使用照相机。过了不久之后,这件事让慈禧太后知道了,她对珍妃早就心怀不满,于是借机下令用板子责打珍妃,并且将她身边的两个太监发配到黑龙江去。既天真又倔强的珍妃经过此事后还不知道收敛,后来又私下出钱让身边的一个姓戴的太监在东华门外开了一家照相馆,这件事后来又被泄露出去,对珍妃早就十分忌妒的隆裕皇后将此事向慈禧太后告密,慈禧大怒之下,将那个太监传来审讯,动用了酷刑,那个太监招供之后,被乱棍打死,珍妃也遭到囚禁。
珍妃当年拍摄过的照片应该是比较多的,但是流传下来的却很少。光绪皇帝的照片也几乎没有留下来,其原因恐怕不能用遗失来解释,很可能是被销毁了。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一张珍妃的照片首次发表于1960年,这是一张头部的肖像照,珍妃的脸形为椭圆形,比较丰满,头上梳着两把头,肖像的边框是椭圆形的,上方还有黑底白色的"贞贵妃肖像"五个字。据专家估计,这张照片应该是珍妃死后被迫封为珍贵妃后,在将她的灵柩安葬于西直门外的田村或是后来将她的灵柩迁移于清西陵光绪帝的崇陵时,利用珍妃的旧照片复印的,并作为遗像使用。照片上的"贞"字显然是笔误。珍妃的肖像与她姐姐瑾妃确实有相似之处。
珍妃
珍妃在1900年八国联军即将攻入北京时被慈禧太后下令推入宫中的一口水井溺死了。庚子事变之后,慈禧太后从西安回到北京,一改两年前仇视洋人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变成了崇洋迷外的典型。她在宫中大拍起照片来,现存的清宫照片里最多的就是慈禧太后的照片。其中最常见的一张是慈禧扮作观音菩萨,端坐在中间,右手拿着一挂串珠,左手放在膝盖上,身穿袈裟,头戴毗卢帽。在她身前有盛开的荷花,背后有丛竹、山石,在她左右两侧各站着一个人,都是头戴毗卢帽,身披袈裟,双手合十,手腕上挂着拂尘。据专家辨识左边的人很像是总管李莲英,右边的人可能是庆亲王的三格格。他们两个分别扮成善财童子和龙女。(如下图)
另外一张照片中的布景和前边的一张基本相同,慈禧太后不是坐着而是站立着,左手拿着净水瓶,右手拿着杨柳枝。她左边身后有一个身穿武将戏装的人,双手合十,胸前捧着金刚杵。慈禧右边站立着一个少女,手捧一函书册。这两张照片的布景中都有一块写有"普陀山观音大士"的木牌,这两张照片显然是同一时间照的。(如下图)
当年给慈禧太后拍照的御用摄影师是勋龄,他是德龄的弟弟。德龄是清朝驻外使臣裕庚的女儿,曾随父在法国巴黎居住多年,会说法语和英语。后来随父回国后,慈禧将裕庚太太和她的两个女儿德龄、容龄请入宫中。后来德龄还担任了宫中的女官。就是她介绍勋龄来给慈禧拍照的。
当年慈禧下令在颐和园乐寿堂前搭起席棚以布景屏风为衬,按寝宫内御座间的豪华格局进行布置,作为拍照的布景。当时的技术条件比较差,勋龄的照相技术却相当高明,拍出的照片画面色调柔和,层次丰富。勋龄又将其中的佳作放大描画上色彩,嵌放在大镜框内,悬挂在慈禧的寝宫里,显得十分富丽堂皇。
慈禧的照片还有很多,其中有两张是慈禧与侍从们在无篷平底船上拍的。船的前边有盛开的荷花,船上有人手持带竹叶的长竹竿,慈禧身旁的方几上香炉内插着大寿字,旁边插着一个签,上写"普陀山观音大士"七个字。一张照片上共有十五人,光绪皇帝的隆裕皇后和另一个少女站在慈禧两旁,随侍人员身穿清代服装。(下图二)另一张照片上只有七个人,其中有三人头戴渔家罩。这两张照片大概也是同时拍摄的。(下图一)
另外还有几张很有价值的照片。一张是慈禧与外国公使夫人的合影,慈禧坐在中间的宝座上,她的左右各站着两位外国公使夫人,身穿西式连衣裙,慈禧的右边还站着一个外国小女孩,应该是公使夫人的女儿。(如下图)
另外一张是慈禧与光绪后、妃的合影。慈禧坐在当中的宝座上,站在她身前左侧的是隆裕皇后,站在她身前右侧的是瑾妃。从照片上看隆裕确实是其貌不扬,脸型狭长,上门牙还有点往外突出,后脑勺是扁平的,而瑾妃则是面如满月,体型十分肥胖。在慈禧身后左右两侧也站着两位少女,身上的服饰与光绪后妃的服饰相同,头上梳着两把头,这两名少女的相貌很像,应该就是德龄、容龄姐妹俩,她们当时在宫中担任女官。在隆裕身后还有一位中年妇女,体型较胖,身着宫装,头上却没有梳两把头,此人应该就是德龄姐妹的母亲、裕庚的太太。照片上的慈禧太后已是七十岁的老太婆了,毫无美貌可言,但和她的年龄相比还不算太老相。这张照片上方有"大清国当今圣母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字样,照片上还印着她的长达十六个字的尊号。这些照片大约拍摄于1904年至1906年期间。(如下图)
末代皇帝溥仪以及皇后婉容、淑妃文绣也留下了许多照片。其中既有傅仪身穿龙袍坐在宝座上的照片,也有溥仪大婚时皇后婉容、淑妃文绣身着盛装的照片,还有溥仪身穿便装与溥杰、毓崇等人的合影,有溥仪骑马、浇花、打拳、上房的生活照,还有他和德国纯种大狼狗泰戈的合影。皇后婉容的照片也有很多。有她吹箫、持扇、戴眼镜、骑自行车、登高、爬树的照片,还有她用太监的帽子做道具拍的照片以及婉容、文绣抱狗、牵狗、喂狗的照片。这些照片拍得很有生活情趣。据说当年溥仪、婉容和文绣经常在紫禁城内手持蔡斯相机互相拍照,一起寻欢作乐。这与慈禧太后和光绪后妃拍的那些姿势呆板的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照片上的婉容有一种端庄娴静的古典美,溥仪的形象则相形见绌。
溥仪照
婉容
文绣
溥仪与婉容
溥仪西装照
溥仪的父亲载沣、溥仪的祖母、生母和弟弟妹妹们也都留下了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当年末代皇帝一家的生活情景,为今天的学者研究清末民初皇室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有关北京城的老照片为数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北京的城墙、城楼、护城河。②北京的街道、商店、民居等各种建筑。③紫禁城内的宫殿以及皇家园林、寺庙。④各种集市、娱乐场所的景象。⑤北京市民的形象,他们的服饰、相貌、职业。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照片,例如满清王公、维新派领袖,北洋军阀首领的肖像照,义和团、八国联军在北京的照片。这些老照片具有高度的史料价值,为研究者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资料。
随着摄影技术的传入,照相馆也出现于北京街头。照相机传入中国是在1842年以后,北京城内的第一家照相馆名叫"丰泰",地址在宣武门外琉璃厂,大约是在1890年前后开业,比清宫内的老佛爷慈禧太后照相的年代要早十三年。也有人说北京最早的照相馆是广东人潘惠南在门框胡同开的,但也是在这年前后。当年所用的照相机和照相材料大多是从日本进口的,底片采用湿板,曝光的方法是放在阳光下晒五分钟,照相纸采用鸡卵纸。
那时候照相是个新鲜玩意,照出来的相片比画像更真实,也比画像的价钱便宜。但是许多人不懂照相的原理,误传照相机会摄去人的灵魂,所以大多数北京人对照相仍然是陌生的。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大批南方人进入北京,照相馆在京城内很快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业。当时除了中国人开设的照相馆外,还有一些外国人开设的照相馆。王府井的山本照相馆是日本人开设的,东交民巷的阿东照相馆是法国人开设的。1925年后照相技术和器材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采用软片胶卷和溴气感光纸。到1936年,全市已有61家照相馆,1949年全市有167家照相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
|
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4 09:2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