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正月灯,二月鹞(风筝)"。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歌咏风筝的诗赋。
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有时还装有弦或笛,因此会发出似歌似曲的响声。
明朝文学家徐渭的〈风鸢图诗〉:"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便是当时放风筝热闹情景。
清代画家吴友如在"放风筝"国画上题诗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首诗把风筝的特征和神采写得有声有色。
在诗人的笔下,断了线的风筝也能写出新意,清代诗人陈长生就有一首诗写道:"落花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诗人把春日放风筝之景,点化入诗,更让人觉得春意盎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