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77|回复: 0

一场金融危机带来了哪些改变? CNN总结幕后真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6412
发表于 2008-12-31 06: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场金融危机带来了哪些改变? CNN总结幕后真凶





今年冬天,桑德贝格一家日子过得有点艰难。感恩节后的“黑色星期五”那天,他们提早到商场门口排队等着拿打折券,期望能买到更多的半价商品。而就在去年,他们还“随心所欲”地采购,不断地刷信用卡,给孩子买许多节日礼物……

  一切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都改变了。妻子薇姬被供职的建筑公司辞退,全家月收入立马少了四成,这对于已有2个孩子的桑德贝格一家来说不啻是个沉重的打击。结婚 15年来,一向“花钱自如”的桑德贝格夫妇终于尝到了“拮据”的滋味,他们不得不开始学习勤俭持家———他们已将信用卡换成具有花销奖励项目的借记卡;开始学习烹制成本低于5美元的晚餐;上网寻找会给孩子提供免费晚餐的餐馆……

  桑德贝格一家的遭遇只是金融风暴下众多美国家庭的一个缩影。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多数美国人的衣食住行已悄然起了变化:华尔街的精英们开始远离昔日出国打高尔夫、坐8缸奔驰车的生活,有人甚至被迫加入了失业大军的行列;普通老百姓大手大脚花钱的痛快也已如旧梦,如今不得不过上节衣缩食、抢购打折商品的日子;股市里的钱急剧缩水,最值钱的“资产”是省钱和节俭的秘诀……

  消费储蓄如何平衡?

  金融危机谁之责?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日前总结出了一份金融危机的幕后真凶名单,结果出人意料:美国消费者居然位列前雷曼兄弟总裁理查德·富尔德、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人之前,被列为十大罪魁之首。

  西方经济学诞生之初,节俭是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国社会起初也接受了这一观念。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繁荣,国家拥有巨大的生产力并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后,这种节俭寡欲的心理动力就逐渐枯萎衰竭了。自上个世纪以来,以凯恩斯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所持有的“储蓄增加将导致消费减少,并最终减少投资和社会财富”的观点更是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并对美国现代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数据显示,在纽约,20%的市民根本没有任何积蓄,另有45%的人其积蓄只够维持 3个月的生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指出,“美国模式”有其文化的原因,即商业资本主义的逻辑。“商业资本主义就是不断地制造出产品,激发消费的欲望,然后再反过来刺激生产。美国是个消费主导的社会,为了拉动消费,美国创造出许多方便消费的手段,如信贷、邮政业务等都是它的首创。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则让个人无需太多的储蓄”。

  然而在危机面前,被西方奉为推动经济之圭臬的“寅吃卯粮”的消费方式却遭受到很大质疑。于海说,“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于美国人花钱花得太过火了,不仅用了明天的钱,更把下一代人和外国人的钱都花了”。

  那么,消费和储蓄之间究竟应该保持怎样的一种平衡?上海市美国学会秘书长潘锐表示,美国是信用社会,它通过过度透支来支持消费,而消费又是推动美国经济的主要引擎,但是这种消费方式其实是在走极端,“最好的平衡应该是适度消费、适度储蓄”。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徐以骅也认为,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是刺激不能过度。“人们常说美国人举债消费,其实大多数美国人还是很有理财观念的,其收入一般划分为股票、保险和日常消费三大块。美国人喜欢信贷消费,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对他们有利。次贷危机的问题在于,低信用阶层获得了过度不受监管的权力,他们利用住房抵押贷款的再融资来获得更多贷款,但他们根本就没有还款能力,这就加大了风险。”

  在危机面前,美国人正在悄悄改变原有的一些生活方式,这种改变是短期应急性的,还是观念性的?“在我看来,这是短期行为,人大多是健忘的,而且对于现在的美国经济而言,拉动消费对于经济复苏是至关重要的。不过,我相信美国今后在制度上会有调整,比如提高贷款门槛,加强信贷审核等。”徐以骅说。潘锐也基本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现在“现金为王”的局面在金融危机后就会消失,美国人还是会故态复萌,“信用消费对美国来说是一种很难改变的观念,而且其社会保障体系也相对比较健全,因此可以预见,消费将仍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于海则认为,金融危机会成为一种强制的力量,促使美国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人类文明的成长进步,不完全有赖于个人的觉醒,关键还是离不开制度的改进。

  社会结构会否受影响?

  失业、贫困人口增加、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是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后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当年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原先还停留在经济层面,后来却演化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从社会层面而言,金融危机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但却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

  今年11月份美国的失业率已达到6.7%,为15年来最高点。令人担忧的是,金融危机对构成美国社会“主心骨”的1.5亿中产阶层的生活也产生了严重影响。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美国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少。

  美国“枣核型”的社会结构是否会受到影响?对此,徐以骅表示,大萧条时期,失业率达到三分之一,而11月份美国失业率为6.7%,也就是说,大部分中产阶级还不至于失业,因此,金融危机对美国社会结构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任何经济危机都不是‘社会平等器’,即危机对社会各阶层都造成了影响,从绝对值上说,富人的损失更大。但是由于富人的损失并不影响其基本生活,因此对中下层民众来说,金融危机更有‘切肤之痛’。”潘锐则表示,由于次贷危机所涉及的人群绝大部分是低收入、低信用阶层,相对富人、穷人,中产阶级的问题不是独有的,也不是最严重的。

  于海说,从短期来看,还很难判断美国的社会结构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会发生什么新变化,但是美国的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一些调整。“上世纪以来,美国服务业一直处于高度发达的水平,然而制造业却在不知不觉中落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第二产业比例或许会有所上升。”

  

  下一轮经济增长点在哪?

  目前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已相继陷入衰退。对于“寒冬”中的世界经济来说,现在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引擎。下一轮新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与前几轮相比,会有哪些不同?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陈德照认为,金融危机为何会爆发,与互联网革命后一直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关。潘锐向记者进一步解释道: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了新经济革命浪潮,以互联网为主的IT产业是这轮浪潮的龙头。但是到1999年,IT泡沫破灭,美国转而主要推动住房和抵押贷款。当时美国政府选了两批人作为主要对象,一批是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另一批则是新移民,为了分散风险,遂把金融业务证券化。2000—2001年,这一增长引擎获得了成功。但是 2001年“9·11”事件的爆发,海外移民这块没了,于是美国政府就将目光对准低收入者,次贷风险加大。但是,由于2001—2005年美国房价处于上升阶段,利率也较低,因此没出很大问题。然而,2005年以后房价开始下跌而利率不断上升,最终导致次贷风险爆发。

  如何转“ 危”为“机”,这不仅是一个短期应对问题,还应包含着长期战略性考虑。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撰文指出,安全渡过信贷危机将为今后另一些重大工作 ———振兴经济———奠定基础。潘锐认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是新能源。“新能源不仅是指新型能源,也指对现有能源技术的改进,如减少耗能,与环保是相关联的。金融危机短期内会影响新能源的投入,而且由于油价下跌,人们会更倾向于利用现有的能源。但是目前这个时候也恰恰是调整能源政策的好时机。”

  陈德照则认为,与上一轮不同,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可能不是一两个技术,而是多元的。“能源、环境和生物技术可能比较快一点,成为核心。这些技术之间不是孤立的,彼此成果是可以相互利用的。”陈德照同时指出,从长期来看,由于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关系密切,因此,在最困难的时期过去后,有关的投入还是会增加,而且还将成为各国的主要战略考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5 02: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