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38|回复: 0

陈破空:冬季,感受韩国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5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91
发表于 2009-1-6 05: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岁末,笔者两度踏上朝鲜半岛,造访韩国。由于行前仓促,未及了解到达细节,飞机着陆时,才意外发现,国际机场竟在当年美军登陆地仁川,距首尔车程近两个小时。

见证“汉江奇迹”

幸好有朋友开车来接,直趋首尔。通往首尔的高速公路,令我眼界顿开。右侧是起伏的山脉,左侧是宽阔的大江,大江对岸,又是起伏的山脉。时而有厚实的大桥,飞架于大江之上;或者,参差的楼宇,挺立于峰峦之间;愈是接近首尔,大桥和高楼愈是密集。近两个小时,全程沿江而行,景象堪称壮观。韩国的现代化,已经在这条与大江并行的高速公路上,彰显轮廓。

这条宽阔的大江,称为“汉江”,是韩国境内最大河流,韩国经济起飞的摇篮。韩国的经济成就,被称为“汉江奇迹”。跨越汉江的桥梁,不计其数。然而,大江浩淼,清澈,未见污染。据了解,韩国经济发展之初,该国政府就格外注重环保。针对汉江,严格限制工业船泊通行,严禁倾倒污水,也约束国民,不得污损河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始,韩国经济起飞,但始终没有出现经济增长以环境破坏和生态毁灭为代价的中国式悲剧。

辽阔汉江,也将首尔一分为二。汉江以北,是旧首尔;汉江以南,为新首尔。连接市区两岸的,共有24座大桥。夜间搭乘地铁,穿越桥身,灯海星空,闪掠而过,最能感受繁忙首尔的快节奏。

盘踞在群山之间的首尔,也算是一座山城,处处坡道,车辆翻上越下。我下榻的旅馆,就坐落在南山之上,俯瞰城区,起伏有致,尤其夜间景色,美轮美奂。一个冬夜,我登上矗立在南山之巅的首尔塔,璀璨夜景,尽收眼底,如画如诗。无数衣着时髦的韩国青年男女,不畏严寒,流连于塔上塔下。他们的浪漫情怀,打造了又一座东方不夜城。

我曾搭乘高速铁路(KTX),从首尔前往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感受同样的壮观。韩国高速铁路,酷似日本的新干线,轻便快捷,车内静谧无声。也像日本一样,高速火车穿行的两侧,农田经精心整理,青黄调色,犹如版画一般。韩国外观,与日本相比,还有不小距离,但已明确呈现发达国家的姿貌。

不禁再次略带遗憾地联想到台湾。台湾属于发达国家,但其城乡外观却似发展中国家:多数房屋,陈旧低矮而不脱污渍;许多农田未经整理,原装旧貌,类似中国大陆农村。最难令形象翻身的,是满街的摩托车,情形如广州。台湾的现代化,须在高铁和地铁内,或者,见证其优良环保和民主活力时,方能感受。

韩国人,崇古而尚新

10月3日,是韩国的“开天节”,被韩国人视为朝鲜半岛最早的建国日。依传说,其最早王朝称“檀君朝鲜”,到今年,已经是4340周年。当晚,首尔灯柱四射,焰火腾飞,满城人潮滚滚,热闹非凡。首尔街头,到处是露天舞台。连看几处,有歌星演唱,有传统歌舞,有现代芭蕾,水准之高,令我惊叹:韩国人做什么像什么!我感觉,这个民族,可以做到任何其他民族做得到的事。韩国人,有能力实现任何梦想。

与日本人相似的是,韩国人崇古而尚新。在规模宏大的景福宫(古代王宫),每到整点,就有古装的将士换岗仪式,庄严,盛大,游客驻足,纷纷举起相机。参观几处,发现韩国庙宇,格局与色调大多类似中国明清风格,扁额与对联,都以汉字书写,证明,历史上,韩国受中国影响之巨。然而,不同于日本的满街汉字,在韩国,除了寺庙古迹,街上一律没有汉字,都是圆体韩文。我等华人找道,只得一路寻问。

韩国人注重个人形象,年轻女郎,更是刻意打扮,其优雅风度,在亚洲,大概仅次于日本。举止言谈礼貌等节,大抵也在日之下,在中之上。有韩国朋友客气地向我道贺:中国主办了奥运会。我则低调回应:贵国早在二十年前就主办了奥运会。彼此相视一笑,意味尽在不言中。我暗叹:奥运会带给韩国的,是民主化;奥运会带给中国的,却是极端狂热的民族主义,反民主化。

我注意到,韩国面积虽小(9.9万平方公里),但凡商业、政府、旅店、艺术中心等楼宇,都建得宏大、宽阔,大气恢宏,态势像大国,而不像小国。而据知,异常贫困的北韩,其首都平壤也都建得宏大、宽阔。这大抵反映朝鲜民族的心态:并不自以为小。“大韩民国”这一国名,本身大有深意。

到达韩国的前一天,10月2日,韩国人气极盛的女影星崔真实自杀身亡,震动社会;随后,又有张彩苑和金智厚两名艺人相继自杀;在此之前,还有影星安在焕自杀。悲剧接二连三。电视上,粉丝们哭得死去活来。据说,自杀者多为流言所困。其中,崔真实自杀,仅仅因为网上一则不实谣言:指她涉足高利贷。她竟气极而自杀。

当时,笔者看到中文网上也热议韩国影星自杀事件,有一个标题:“为什么中国影星不自杀?”一名网友跟帖道:“中国影星哪里知道羞耻?即使闹出再多丑闻,也不会自杀。”闻之不免唏嘘。联想到日本,发生中国毒饺子事件,两名日本大臣立即辞职谢罪;发生进口毒米事件,米店老板当即自杀。在中国,同类事件,尤其假货毒物丑闻频发,从未听说有中国官员主动辞职,更未听说有中国官商愧疚自尽。自杀固不值得鼓励,但“知耻者近乎勇”,却是中国古训啊!

有韩国朋友向我展示韩国品牌LG手机,叙说功能如何齐全,使用如何方便,神情颇为自豪。我了解到,韩国人普遍以用国产货为荣,较少用进口货。相信本国产品,支持本国产业,是韩国民族精神的一部份。在这方面,中国人恰恰相反,迷信洋货,鄙视国货。即便毛泽东号召“自力更生”时,他和江青所用的,大多都是进口货。

而当今中国国货,以假冒伪劣著称,又如何能让国人放心?三星、LG、现代汽车、现代造船、浦项制铁……这些驰名国际的韩国品牌,伴随着韩国经济起飞而传遍世界。韩国出口,倚重名牌产品;中国出口,走的却是廉价低质路线。究竟是假劣国货让国人唾弃,还是国人歧视助长假劣国货?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已经莫衷一是。

事实上,韩国面积虽小,在世界上却是经济大国,排名世界第12位。如果有朝一日,南北韩实现统一,以朝鲜半岛21.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总计八千万人口,加经济整合,完全称得上亚洲大国。今冬,国际金融风暴也席卷韩国,韩币急贬,韩国人略感不安,却不失战胜危机的信心。

三八线上眺望北韩

11月30日,我冒寒前往南北韩分界的三八线,踏入板门店,参观著名的非军事区DMZ(Demilitarized
Zone)。朝鲜半岛的冬天,比预料的寒冷。还没有下雪,但气温极低,游人都披上了最厚重的冬装。越往北走,越是冷冽肃杀。道路两旁,枝叶落尽;四周山峦,遍布萧索。

就在头一天,11月29日,北韩方面突然驱逐在北韩工业园区的南韩工作人员,并封锁南北陆路通道。这是北韩敌视行动的升级。在此之前,今年8月,一名南韩妇女在金刚山旅游时,遭北韩士兵射杀,两韩关系急趋恶化。

都罗山车站,是南韩最北的火车站,却是通往北韩的起点站,为金大中任总统时所建。南北两金握手(2000年)后,协议重建连接南北韩的铁路,费尽波折,终于开通(2007年)。但仅仅一年半之后,北韩方面就悍然切断。于是,当我进入都罗山车站时,看见的,就只是空旷的站台。寂静的铁轨,一端伸向首尔,一端伸向平壤。很难设想,就在头一天,这里还有旅客或货物进出。偌大站台,只有我,同一名著迷彩服的韩国士兵,微笑相对。

车站大堂里,倒是挤满了前来参观的游客。仰望四周壁画,都是表达南北韩统一愿望的画面:张开的双臂,伸向另一对张开的双臂,在太阳的背景下,相望却不能相及。

南北韩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处处表现强烈。就在三八线一带,还有一大片新建的房舍,白色基调,平实屋顶。据说,那是由韩国民间捐资兴建的“统一村”,期待着有朝一日,两韩统一时,能够提供给首批前来的北韩民众居住。如今空置。但我眼前,已经浮现两韩民众在那里簇拥流泪的场面。

在靠近分界线的纪念馆里,播放着一部档案短片:战争,和谈;两韩分裂的由来,南北和解的尝试;战火突燃在一个美丽小女孩身畔,笑容叠化成泪脸;分隔的亲人,在相距半个世纪后重逢,悲喜交集。游客静静观之,无不泪光闪闪。

在临津阁,贴近铁丝网,就能目睹非军事区内光景,墨山素水,寒林荒草。东西长248公里、南北宽4公里的非军事区,生生切割了朝鲜半岛。区内全无人烟,只有动物和鸟类。但见群鸟聚集在铁丝网之间的空旷田野间,自由鸣叫飞落,对人间的敌对,全然不顾。

穿越统一桥,停在检查站,全副武装的韩国士兵,上车检查每位游客的护照,并叮嘱,警戒线内,不得拍照。随后,我们登上都罗山展望台,最近距离地眺望北韩。山岭起伏,与南韩一侧相接。群峰下,有一些分散的建筑物。透过望远镜,发现那些楼房,档次都不差。猜想北韩方面,顾及面子,把南韩人看得到的地方,都费心打造和装饰一番。看上去,几乎没有人迹。只是在望远镜里,才偶尔能捕捉到一两个人影,倏尔即逝。终于发现不同:北韩一侧,没有树木。导游介绍:为了防范北韩逃南者藏匿,北韩当局竟将边境一带树木砍伐一空。

南北韩两侧,各有高大的柱子,各自的国旗飘扬其上。曾经互相攀比国旗柱的高度,比赛似的加高,最后以南韩的放弃而告终。于是,三八线北韩一侧的国旗,成为世界上挂得最高的国旗(旗塔高160米,旗长30米)。

最特别的,是参观北韩挖向南韩的地道。向游客开放的,是第三隧道,于1978年被发现。带着安全帽进入,沿斜长坡道一路下行。在路灯的照明下,看得清滴水的岩壁,参差坚固。许多地段,需要弯腰而行。涂黑处,据说是北韩所为,假称开掘煤炭;标黄处,是钻挖的方向,证明由北韩挖向南韩。该地道全长1600多米,据说每小时可通行3万士兵。开放参观的,仅为数百米,已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早在1953年,南北韩与中美一道,就签署了停战协议。但北韩从未放弃南侵野心,竟然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挖掘数十条地道,通往南韩,随时准备发动突袭。南韩方面,竟然是在由北韩叛逃者报告后,才陆续发现这些地道。北韩共产分子,则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费尽人力物力开掘的地道,竟成为今日韩国难得的旅游资源、创收通道。

(原载香港《开放》杂志,2009年1月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2 01: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