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27|回复: 0

中国传统文化的19个奇趣冷知识(下)

[复制链接]

11

主题

2889

回帖

7057

积分

论坛元老

熱心會員

积分
7057
发表于 2009-3-12 14: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廣南子

[color="Blue"][color="Red"]8. 为什么古人的住宅前总是有两尊石狮子?
古人常在住宅大门前摆放两尊石狮,以镇宅护院,这种习俗沿袭至今。那么,这种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呢?

    乔家大院里守门的狮子据程张先生考证,这种用石狮子做守门神兽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唐朝时,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都城,政府规划了“坊” ——相当于现在的街区——作为住宅区。坊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坊门一般制成牌楼式,并在上面写上坊的名字。坊柱由一对大石块夹着,以防风抗震,固定坊门。为了避免石块的生硬单调,能工巧匠们就在上面雕刻了狮子、麒麟等瑞兽,既美观实用,又寓意吉祥。这应该就是用石狮子来护卫大门的雏形。宋元以后,坊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大户人家为了体现自家的声势,就参照坊门的样式加以简化,树立了门楼。而坊门旁的夹柱石,就演化成了守门的石狮。元代,看门的石狮子由豪门大户走向民间,并相沿成习。

    将石狮子摆在大门口到底有何寓意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些说法:一,避邪纳吉。狮子在古人心目中历来是驱魔避邪的瑞兽,所以早在汉代时就曾用它来镇守陵墓。在乡间路口设立石狮子与“石敢当”,也都是希望它们能够镇宅、避邪,禁压不祥。二,预卜灾害。在传说中,狮子有预卜灾害的灵力。如果遇到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人们可以据此提前避难。三,彰显权贵。宫殿、王府、衙署、宅邸等处的守门石狮,往往都气宇轩昂,显示出主人的权势和尊贵。如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河畔的两对威风凛凛的守卫皇城大门的石狮子,就体现了皇权至尊、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四,艺术装饰。石狮的造型多变,工艺精美,是出色的艺术品。明清以后多在雄狮爪下踏一个“绣球”,雌狮脚下踩一个幼狮,不仅美观,还体现了人们祈望太平祥和的美好心愿。
[color="Red"]

9. 为什么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为什么是“不到黄河心不死”,而不是“不到长江心不死”呢?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孕育着华夏民族的智慧与文化。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便兴起于黄河流域,之后的许多氏族都于此繁衍延续,而中华文化也赖此得以承载传递,所以黄河在古人及今人的心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汉语中有大量与黄河有关的俗语,如“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九曲黄河心较险”“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甚至黄河水的清浊都关系着天下的兴衰,所以古人说“黄河清,圣人出”。

    “不到黄河心不死”常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也比喻不到绝路不肯死心。这个俗语的来历据梁启超先生考证,应与古诗《公无渡河》有关。传说古时有个白发狂夫执意渡河,不顾妻子的劝止,最终溺水而亡。于是有人感叹此事,作诗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古代常把黄河简称为河,古人便认为这里的河亦指黄河,于是便隐括这首古诗的意旨提炼出“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俗语。后来还有人依此创作了相关的民间传说,借以解释这句话的来历。自此之后,“不到黄河心不死”便以其形象生动,广泛流传。

[color="Red"]
10. 金枝玉叶、小家碧玉都是指什么样的女子?
金枝玉叶、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是形容女子的词,但是这些词又有什么不同呢?

    金枝玉叶本来是形容花木枝叶美好,后来代指皇亲国戚的后代,现在也用来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因此,用这个词来形容的一般都是皇族女子。

    大家闺秀一般是有相当的家庭背景,受过良好教育,有严格行为约束和礼教规范的女子。她们容貌中上,人品好,知识渊博,从善如流,善于理性思考;个性平实,有责任感,清高但不孤傲,人缘极佳。现代则用来代指在谈吐、气质、衣着打扮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个人修养的女子。她们往往气质沉稳,待人接物礼貌周全,在社交场合大方有度,知书达礼,是容易赢得长辈的称赞、同辈的欣赏的女子。

    小家碧玉一词出自于古乐府《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此后小家碧玉即成为小户人家年轻美貌女儿的代称。小家碧玉一般生长在平民家庭,容貌俏丽,性情或温柔或活泼,但在大的场面里,则会有些拘谨。她们最大的特点是“秀而不媚,寒而不清”,尽管出身并不高贵,也不会附庸风雅地吟诗作对,但是缝织洗补、煎炒烹炸等实用技术则无所不能。


[color="Red"]11. 为什么我们说“老虎”、“老鼠”,而不说“老狮”、“老兔”?
如果非要说“老狮”、“老兔”的话,说话人恐怕指的是很长寿的狮子和兔子,这种“老”的用法跟“老虎”、“老鼠”中的用法是不一样的。

    古时,人们对虎和鼠这两种动物是相当畏惧的。虎性威猛无比,古人多用虎象征威武勇猛。《风俗通义》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 如“虎将”,喻指英勇善战的将军;“虎子”,喻指雄健而奋发有为的儿子;“虎步”,指威武雄壮的步伐;“虎踞”,形容威猛豪迈。但虎也经常伤人,而世上毕竟没几个武松。至于鼠,则什么东西都咬,还会传播鼠疫。“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句俗语就表明人们对老鼠的憎恶。

    古人对自己畏惧的东西普遍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于是,古人在这些事物之前冠以“老”字,以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的意思。有些地方因为迷信,在说到老虎和老鼠时,往往不敢直呼其名而呼之以“大虫”、“耗子”等。也有人认为老鼠的“老”是指年老的意思,认为老鼠是指鼠类中最为长寿的,但这种说法未必可信,因为老鼠其实并不长寿。

    为什么我们说“兔子”、“狮子”,而不说“虎子”、“鼠子”?

    汉语的词汇煞是有趣:比如常说老虎、老鼠,却从不提及老狮、老兔;还有如常说兔子、狮子,却不说虎子、鼠子。这是因为词语的不同搭配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知识信息。

    兔子、狮子的说法与“子”的特殊用法有关。这里的“子”,和我们日常所说的子女中的“子”意思是不同的。子女中的“子”是指儿子,而兔子、狮子中的“子” 则读为轻声,是名词的后缀。“子”被用作后缀,在汉语中较为常见,如房子、屋子、儿子等。兔子、狮子使用“子”字,除了“子”的后缀用法之外,还有约定俗成的因素。或许从春秋寓言中的宋人守株待兔开始,老百姓就喜欢称“兔”为“兔子”,两个字的词通常在口语中运用得较为广泛。而虎子、鼠子的说法,也许只是因为拗口,而没有被采用。

    虽然虎子、鼠子作为对虎、鼠的称呼没有为大众所接受,但“虎子”和“鼠子”的说法在古代还是有的。与“子”的后缀用法不同,虎子里的“子”是指动物的幼崽,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这个意思。“鼠子”却是古时骂人的话。古人恼怒之时常说“鼠子胆敢如此!”这里的“子”泛指人,前面加个“鼠”字,表示对对方的蔑视。



[color="Red"]12. 为什么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被称为“探花”
金榜题名就是指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取中的进士,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那么,第三名为什么被称作“探花”呢?

    原来,“探花”一词与唐代科举考试之后的活动有关。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榜上有名的士子喜庆之馀,会相约举行盛大的宴游活动,叫做杏园探花宴。此时是春季,正值杏花怒放之时,红杏遂被称为“及第花”。新科进士们要选出两名最年轻者当“两街探花使”,或“探花郎”,骑马遍游长安的大街名园,采摘各种早春鲜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果这两位探花郎没有比他人先得到牡丹、芍药等名花,就要受罚。“探花郎”的称呼原本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并没有关系,名额也不是一名,而是两名或者三名。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都是“天子门生”。到了南宋,“探花”正式成为第三名进士的专名。为什么科举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则叫榜眼?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元”为“头一个,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头虽然也是指状元,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朝没有榜眼之说,此时的探花郎也只是个与宴游活动相关的戏称。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则分列其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作榜眼。北宋时的陈若拙没有文才却中得第二名,被时人嘲笑为“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探花,于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专名。因此可以说,科举考试的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最终成于南宋。


[color="Red"]13. 为什么把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叫翘“二郎腿”?
“二郎腿”跟传说中神通广大的二郎神有关。“二郎腿”也就是二郎神的坐姿,即坐时将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面的姿势。四川川王庙正殿上所塑二郎神像,以及都江堰二王庙旧时的二郎神像,都是这个姿势。

    关于二郎神其人,有多种指称,比较通俗的一种是指《封神演义》中的杨戬。据说,杨戬自从娘胎里出来,额上就多生一只金睛眼,能看透天地阴阳动态非凡。正在其父母恐慌之时,忽然来了一位老人,自称是“玉鼎真人”,请求杨家割爱。杨戬父母答应后,真人就将杨戬抱回仙山育养,并加以排脱凡胎,授予真道,腾云驾雾,变化无穷,五遁并臻,显成肉身成圣,构成忘年不休之人神。到了商纣无道,王位该休之际,杨戬奉命下山顺应天命,扶周伐纣,功勋彪炳。事闻上苍,玉皇降旨敕命值日公曹及二郎神,职司统辖天庭五营将兵大元帅,镇守凌霄金城宝殿。

    当然,也有不认同《封神演义》故事的。《朱子语类》就认为二郎神是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也有说法说二郎神其实是进口神,是从遥远的西陲传到内地来的。印度有个毗沙门天王,也称北方天王,他是个武神,手托宝塔,他的二子叫独健,是二郎神的雏形。外国神传入中国,难以被百姓所接受,于是,独健被套上了唐初名将李靖的名字,二郎神就变成了李靖。后来经小说的一再加工,二郎神又变成了杨戬。二郎神神通广大,在《西游记》里还战胜了孙悟空。



[color="Red"]14. 十二生肖中为何没有“猫”这一属相?
十二生肖是代表地支的十二种动物,常用来记人的出生年。十二生肖中除了龙以外基本上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物,可是为什么没有猫这种动物呢?

    十二生肖的说法源于干支纪年法,传说产生于夏,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考证的是,至少在汉代,十二生肖与地支的相配体系已经固定下来了。在汉代以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猫,无论是《礼记》中所说的山猫,还是《诗经》中“有熊有罴,有猫有虎”的豹猫,都是生活在野外的野生猫。我们今天饲养的家猫的祖先,据说是印度的沙漠猫。印度猫进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始于汉明帝,那正是中印交往通过佛教而频繁起来的时期。因此,猫来到中国的时间,距离干支纪年法的产生,恐怕已相差千年了,所以来晚了的猫自然没有被纳入十二生肖中。猫为什么没有进入十二生肖的民间传说

    关于猫为什么没有进入十二生肖,民间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传说。据说上古的时候,人们是没有生肖的。于是,玉帝就想给人们排生肖。可是怎么排呢?玉帝想了个办法,他决定在天庭里召开一个生肖大会,在大会上选出当生肖的动物。各种动物都接到了玉帝召开生肖大会的圣旨,圣旨上还规定了到会的时间。

    那时候,猫和老鼠是非常好的朋友,像亲兄弟一样。开生肖大会的圣旨送到了猫和老鼠那里,它们都很高兴,决定一起去参加。但是猫很喜欢打瞌睡,所以在开会前一天,它就跟老鼠说“鼠弟!你知道我是很喜欢打瞌睡的。明天去开会的时候,要是我睡着了,你叫我一声!”老鼠拍着胸脯说:“猫大哥,你放心睡好啦!到时候我保证会叫醒你的!”猫于是放心地睡着了。第二天,老鼠起得很早,自己偷偷上天庭去了,根本就没有叫醒熟睡的猫。猫醒来后,一看时间就要到了,赶快一路飞奔。但到了天庭,已经有十二种动物在它之前赶到了,而且老鼠还排在了第一位。猫失去了列入十二生肖的机会,因此它恨死了自私、无信的老鼠,从那以后,猫看见老鼠就抓。



[color="Red"]15. 独占鳌头里所说的“鳌头”是指什么东西?
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的第一名,高中状元被唤作独占鳌头,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为什么说这是“独占鳌头”呢?原来,“鳌头”是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这里所说的“鳌”,是传说中在海里能够负山的大龟,是龟头鲤鱼尾的合体鱼龙。据说,鳌原来是海龙王的三太子,因为上天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玉浆液,所以被发配到东海为鳌。

    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上雕有巨鳌,衬托得皇庭宫室气象雄伟。翰林学士、承旨等官员朝见皇帝时,必须遵守邦国礼仪,要立于陛阶的正中等候皇帝召见,恰恰就是脚踩刻有巨鳌的陛阶上,所以日后便称进入翰林院为“上鳌头”。状元及第时,也是在“鳌头”上迎榜,因此“鳌头”也成了状元的代名词。后世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color="Red"]16. 为什么意见不同叫相“左”?
意见相左是表示观点不同的一个常用词语,这里的“左”是相违、相反的意思,这个意思的产生与左右的差异有关。

    “左”和“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相异的地方,比如人的左右两手灵活程度大不相同:右手灵活机巧,方便快捷,适于从事担当多种任务;而左手较为拙笨,具有很多不便之处(左撇子属于特殊情况,并且,有个别人的左右两手几乎同样灵活)。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考虑到“右”方便而“左 ”不便的因素,认为“右”有帮助自己的功效,于是就用“右”来表示帮助、偏袒。《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周王的朝臣王叔、陈生两人与大臣伯舆争权,于是“ 王右伯舆”,意即周王偏袒伯舆。

    与“右”相反,“左”便具有了相违、反对的意思。所以唐代孔颖达在为《左传》作注时就说:“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可见,在先秦典籍中,就有这样的用法。自“左”具有“反对”的意思之后,便逐渐引申为事情、意见的相违、相反,后来干脆约定俗成地使用“相左”来表达意见相违。

   

    古代“右”是否都表示“尊”而“左”都表示“卑”呢?

    阅读书籍时,我们会注意到古人以“右”为尊,非常重视“右”。比如豪门大族雅称为右姓、右族,首辅权臣叫做右辅,皇亲国戚呼为右戚,朝廷要职也叫右职。相对而言,“左”便趋于“卑”位,一般都和卑下偏邪相联系。如左迁代称降职,旁门邪道叫做左道等。这种有趣的现象与古人的崇右习尚有关。

    古代以“右”为尊,所以频繁用“右”来指称要职、高位,而和“左”相联的,常为次要。如“将相和”的千古佳话中,廉颇就是因为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而忿忿不平。这里便是以“右”来指称高位。所以,古人形容某人才能杰出而无人可及时,便委婉言道“无出其右”。同时,因为右手使用灵活,所以也用右来比喻要害。《战国策?赵策》有句话说“此断赵之右臂也”,就用右臂指称要害。

    相较“右”之尊贵,“左”的地位便属卑下。汉代以右为尊,故称仕于诸侯者为左官,以示地位低于朝廷官员。而典籍所说的左迁、左贬、左降、左黜等,都与降职有关。

    似乎“左”注定要与卑微相连,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左”也有备受“青睐”的时候。比如在方位上,古人就很重视“左”。《仪礼?乡射礼》说:“左玄酒”,郑玄解释为:“设尊者北面,西曰左,尚之也。”意思是说:尊者设席面向北方,西席便属左,这是尊位。同时,“左”还是古人遇到吉事所尊尚的方位。


[color="Red"]17. 三寸“金莲”真的要小到三寸吗?
三寸金莲的“三寸”其实是形容缠足的小,并非一定要小到三寸才行。

    缠足跨越的历史朝代很多,自五代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这期间朝代更替,各个时期的度量衡也不完全相同。如果说金莲一定要缠到“三寸 ”,那这是指哪个朝代的“三寸”也就成了问题。南宋时,妇女缠足已非常普及,缠足的风俗也逐渐由北方传到南方,到了南宋末年,“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并没有反对缠足,相反还对缠足大加赞赏,缠足之风越演越烈。到了明代,统治者大肆宣扬程朱理学,对女子的行为大加桎梏,缠足进入了鼎盛时期,对缠足的形状等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到了清代,缠足之风可谓是登峰造极,无论各阶层的女子,不分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也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小脚为荣。

    本来缠足并没有严格的尺度,但是随着攀比之风日益高涨,缠足有越缠越小的趋势,甚至还出现了小于三寸的小脚。缠足大小的公认标准是:脚缠得小而又能走路方为美足,一般这样的小脚在三至四寸之间。人们就取其整数,用“三寸金莲”来称呼小脚了。


[color="Red"]18. 人们常把喜欢吃的人称为饕餮,饕餮是动物?
人们常把喜欢吃的人称为饕餮,饕餮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

    饕餮是上古四凶之一,是贪婪的象征。传说这种人们想像出来的神秘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了。后世的饕餮成为龙九子之一,其纹饰常被绘在食器上。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

    在长江下游地区出土的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就有饕餮纹这种纹饰。据《吕氏春秋?先识》说:“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 ”饕餮纹出现最多的是在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上,尤其是在鼎上。饕餮纹这个名称并不是古时就有的,而是金石学兴起时,由宋人命名的。

    商:牛首饕餮纹尊

    因为饕餮的形象贪婪凶残,所以古人也用它来形容贪婪凶残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中有这样的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西晋杜预对此作的注释是:“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再后来,由于饕餮纹经常出现在古代的食器、酒器上,饕餮贪吃、贪恋美食的特点得到了强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有《老饕赋》说:“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这时的老饕已少了几分凶残,更多了几分贪吃的可爱。时至今日,人们把喜欢美食的人称作饕餮之人,已经基本没有贬义了。

[color="Red"]
19. 骂人时一般说“不要脸”而不说“不要面”?
古代的“脸”与“面”是指人体的同一个部位吗?为了宣泄对某人的愤怒不满之情,常会骂“不要脸”,意思是说这人不顾颜面,不知羞耻。汉:玉武士头像

    但却不会骂“不要面”,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面”属于书面用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之中;相对而言,“脸 ”是口语,时常出现在口头对话之中。比如我们在日常对话中会说洗脸、擦脸,却很少说洗面、擦面。俗语说某人脸比城墙还厚,如果说成面比城墙还厚,便失去了口语生动活泼的效果。口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在书面中采用文学化的语言表达:比如不要脸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成不顾颜面;洗脸亦可说成净面等等。另外,“不要脸”在发音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比“不要面”硬朗得多。

    其实,脸最早并不完全是口头用语。明代之前的“脸”和“面”都是书面用语,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岑参有诗:“岸花仍自羞红脸”,李清照词云:“香脸半开娇旖旎”,白居易“犹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都将脸、面用进了文学词句。后世才逐渐有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脸和面现在的意思差不多,但在以前的意思却是有差异的。脸是晚出的字,大约是魏晋以后才产生的,最初的意思就是颊,常常指妇女目下颊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销残黛脸销红”,指的就是这个部位。除此之外,“脸”在古代还有“睑”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这里的“脸”就指眼皮。而面的范围要比脸大,包括整个头的前部,脸只是面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演进,脸的语义逐渐扩大,跟面的意思基本一致了。
[color=\]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6 00: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