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35|回复: 0

毕研韬:大学生自杀的背后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786
发表于 2009-5-14 22: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仅国家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加上非直属高校,2008年全国大学生自杀人数应该有数百人。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26.5%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想法。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的看法是,中国高校对大学生自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学子寒窗苦读十余载,就是为了圆“大学梦”。然而,一旦走进大学校园,有些学生顿感失望、无助,乃至厌世。中国的高校绝非净土。事实上,校内和校外一样充斥着不公和不义。遗憾的是,大部分家长对中国高校并不了解,所以事先不能给孩子“打预防针”。更糟糕的是,中国高校仍在坚持“一面诉求”的错误教育方针。

由于专业缘故,我在课堂上经常探讨“现实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reality),也时常用电子邮件和学生交流。2006年12月16日,我收到一封学生的电子邮件。这名学生在听了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阮次山先生的报告后,感到中国正如日中天,国内外情势一片大好。这名学生相信“事实也正是如此”。所以,他希望老师们“上课时要多传输正面思想”,因为老师培养的“毕竟是建设未来祖国的传人啊”。

如今,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依然相信,政府官员都是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的,世人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在这些学生看来,那些敢于针砭时弊的老师,或者是心理阴暗、思想偏激,或者就是反党、反政府、反社会,学生就该毫不留情地向学校乃至警方举报。可是,当走出校园后,他们却频频遭受挫折。在学校里越单纯的学生所受的打击越大。

2009年春节前夕,我收到一位学生的邮件。他给我讲述了在社会上碰壁的经过,并说∶“学生愚钝,遇事无能,方明恩师所告‘碰壁’之言,何其深刻。”以前在课堂上,我曾阐述过自己的“碰壁论”。对于某些较为抽象的议题,你很可能听不进不同意见;你越是自信,就越拒绝不同意见。只有当你自己碰得头破血流时,你才会反省。但这时,你又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遗憾的是,别人很难阻止你碰壁。对有些人来说,碰壁是必修课。

2009年春节后我收到了另一学生的邮件。学生向我讲述了实习过程中的“茫然”和无奈,并说∶“我害怕再坚持下去,自己的热情和兴趣就全都磨灭了”。学生在心里挣扎∶“现实与我想像的距离好远”;“我真想换个环境、换种心情。”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所学的知识,怀疑自己的能力。读到自己一向欣赏的学生的倾诉,我感到十分痛心。

事实上,社会决不像学校灌输的那样简单、纯洁,也不像学生碰壁后认为的那么复杂、黑暗。社会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传播学上说,某些议题适合采用“一面诉求”的策略,而另一些话题则需要“两面诉求”甚至“多面诉求”。如果在学校期间就能了解“真实”的社会,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失落感与挫折感或许就会减少很多。

对于时局和社会,中国高校一向只展示“光明面”而掩盖“黑暗面”,于公于私,这都有害无利。不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状况,说穿了,是愚民,是欺骗,是剥夺公民的知情权,是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为了孩子,我们应该迷途知返了!

(原载《光明网-光明观察》,原标题“大学生自杀,谁之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4 11:0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