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白话译文: 
 
自然大道,原本平常,不为什么目的,而自如其如的生长着。 
 
当政的侯王若能执守这自然大道,天下万物将回到自身,自然化成。 
 
自然化成生出了贪欲渴求,我将凭依不可名状的本源之道去镇伏它。 
 
如此一来,便可以无贪无求;无贪无求而回到宁静,天下将因之自然安定! 
 
药方: 
 
不要老算计功利、不要老想着目的,无目的、当下自然,便是洒落,这就成个自然豪杰! 
 
不须去管理,让他们自己想出一套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你只须看看就可以了! 
 
一切计议便会生出贪欲渴求,这时须要的不是去压抑它,而是让大道显现,这样的镇伏是自然镇伏,这才有效! 
 
无贪无求,就是至福;真正的德从此处立起,这是通于自然大道的,这叫道德,道生之、德蓄之!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白话译文: 
 
至上之德,不执著此德,正因如此,拥有这德性。 
 
俗下之德,执持不失此德,正因如此,丢失了这德性。 
 
至上之德,自然无为而且也不为甚目的而为; 
 
俗下之德,勉力有为而且是为了目的而为; 
 
至上之仁,纯只感通之为,不为甚目的而为; 
 
至上之义,勉力为之,这是为了目的而为。 
 
至上之礼,勉力为之,却没得恰当响应,就拉着臂膀而勉强将就他。 
 
如此看来,失去了大道之源,而后只好强调内在德性;失去了内在德性,而后只好强调感通之仁; 
 
失去了感通之仁,而后只好强调正义法则;失去了正义法则,而后只好强调礼仪规范。 
 
那强调礼仪规范的,正可见忠诚、信实已然浇薄,祸乱灾害,已然开始! 
 
预先测度未来,只见得大道的表象,这是人们愚昧之始啊! 
 
因此,大丈夫宁可居处忠信之厚,不愿居处礼文之薄! 
 
宁可居处纯朴之实,不愿居处浮泛之华,因此宁可去华薄,而取厚实! 
 
药方: 
 
“道”是有人起个头,带着你走,这人是谁,是你胸中的主。 
 
“德”是依正直的心来做,直入本源,不必挂碍! 
 
“仁”是彼此真诚相感、相应,融合为一体。 
 
“义”是自我要求完善,做成规则,戮力为之。 
 
回得本源,一切自在、自然!纯朴的力量最大! 
 
妙觉慈智在广州报告 
 
2008-6- 
 
(被肇庆安全局赶出六祖寺闭关房的第八十六天) 
 
释妙觉慈智 沙门 广东六祖禅寺 佛日山普济功德会 
 
中原艾滋村临终关怀普济佛堂 创办人 
 
中原爱滋病致孤家庭“1、12”救助行动 发起人 
 
"地球护士"行动--美丽北京, 清理垃圾死角 发起人 
 
phone:86 15918520364 Email:miwuzhijian@126.com skype:ci-zhi 
QQ:9701629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