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41|回复: 0

国家海洋局:黄岩岛钓鱼岛海域已纳入监视系统

[复制链接]

0

主题

25

回帖

246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6
发表于 2012-9-3 09: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海域动态监管正逐渐实现从近海向远海的覆盖。
国家海洋局日前透露,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卫星遥感影像,被纳入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这是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对我国近岸海域实现业务化定期监测后的又一重大进步。
监测范围更广精度更高
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是一张中国海域管理的“蓝色天网”。该系统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视监测等多种手段,实施对我国近岸及其海域开发活动的立体、动态监视监测,及时为各级政府、海洋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
如今,这张网能看得更远、辨得更清。包括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首批卫星遥感影像,已全部完成处理并入库,该批影像分辨率为0.5米,覆盖面积总计500余平方公里。目前,该系统已成为我国海洋管理领域节点最多、网络覆盖面最广、与行政管理结合最紧密的业务系统。
“现在,远海海域的水温环境变化、海洋水色变化、洋面变化、风场、浪高等已可通过这套系统观测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唐丹玲告诉本报记者。
据介绍,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自2006年起开始建设,到2009年实现业务化运行。去年以来,“资源一号”02C、“资源三号”等多颗国产测绘、资源卫星发射升空,填补了中国国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空白,海域动态监测范围更广、精度更高。
海域使用状况一目了然
专家透露,由于卫星数量不足等原因,此前我国海域监视监测手段相对落后,对海域空间资源开展监控常受到制约。近年来,我国为了不断提高海域使用管理能力与水平,花大力气提升技术水平,编织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了全国海岸线、滩涂、海湾等海域资源和海域使用状况“一张图”。准确的用海信息,为海域使用行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海域使用执法监察提供技术服务。
唐丹玲表示,监测范围覆盖到远海地区,将进一步推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比如,可及时发现海上溢油等现象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为防止生态系统退化、保护海洋环境提供对策。此外,通过这双“远望眼”,人们可敏锐地捕捉台风、海啸、厄尔尼诺现象等在远海区域生成的“苗头”和发展趋势,通过实时监测,为近海地区防御和应对自然灾害提供更及时和有效的预警。
“我国发射的遥感卫星已能覆盖远海海域,将这些卫星遥感影像纳入监测系统,对我国远海的战略国防也具有重要意义。”唐丹玲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2 07: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