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的座驾在北京遭袭,车上的日本国旗被夺走。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中日两国之间围绕钓鱼岛的领土争端引发的一系列事件造成的紧张局势。
究竟是什么人策划、实施了这一袭击事件?是平民百姓,是愤青?还是所谓政府有关部门知情人员?也有网友撰文称是日本人干的,自编自导、贼喊捉贼据。日本媒体报道,北京市公安局已经将嫌犯拘捕,具体情况仍不详。在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所有关于这事件的疑问只能去猜测。
但现实的情况是,这次袭击制造了一起引起西方国家、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的外交事件。这种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的行为令中国蒙羞,使中国政府处于舆论的不利地位,不得不向日本道歉,而日本则有可能借此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很显然,我们因为这事件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动,我们丢分了。
纵观中国历史,自春秋时期就有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交战规则,体现出中国人的气度与自信,这一规则甚至作为一种美德被传承下来。而这次袭击事件,不但破坏了这一被中国人两千多年来广泛认可并奉行的规则,丢了中国人的脸,而且加剧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激化了两国民间的对立情绪,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今后解决包括钓鱼岛在内的东海领土争端的难度。这种做法不是釜底抽薪,而是火上浇油。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将局势推向更为复杂,甚至危险的边缘。
在此,我不禁想问那些参与策划、实施袭击事件的人:你们究竟想干什么?是想借此向国人展示自己的爱国热情,还是想通过袭击事件搏出位?抑或想制造紧张局势,煽动民意从而绑架政府,把中日两国推向战争的边缘?如果是前者,那么拜托你们在做出决定之前多动动脑子,好好想一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如果是后者,那么你们将会成为葬送中国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打断中国实现全面崛起和民族复兴进程的千古罪人。
钓鱼岛问题有很多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不是短时期内就能解决的。我们需要勇气,更需要耐心与智慧。如果有计划那也应该是阳谋,不是阴谋;如果要采取行动,那也应该堂堂正正,而不是鸡鸣狗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