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教育界一位人士表示,去年北大在重庆招录的24名文科考生中,就有17名是获得了加分的。知情人士称,正是从何川洋父母给儿子改动民族成分的2006年起,这一做法开始“流行”。
广州日报7月6日报道
巫山县去年的高考文科状元龚余因为别人的加分而失去上北大的资格;去年的重庆文科状元刘超然也因为加分者太多,差点没上到北大……今年的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引爆对重庆高考加分内幕的空前关注,不能算作一次偶然事件。
“去年北大在重庆招录的24名文科考生中,就有17名是获得了加分的。可见加分之盛。”重庆教育界一位人士表示,今年的状元何川洋引爆的对重庆高考加分内幕的空前关注,不能算作一次偶然事件。这位人士称,何川洋考得状元可算有其偶然性,但就算没有这件事,重庆少数民族加分的内幕迟早也要暴露。
改动民族成分的做法
2006年起开始“流行”
“如果你不能保证你的孩子考状元,要上北大、清华,最好给他(她)想想其他办法。”重庆一位学生家长称,学校的老师曾这样“提示”他们为儿女的前途考虑。连状元上北大、清华都如此惊险,令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对加分充满了期待。何川洋、田中这样的考生,就被父母将户口迁到了少数民族聚居地或民族乡,改动民族成分。“就算何川洋这样的优秀学生,也是难保考上状元的。他的父母看到其他人都在动手脚,肯定要想办法,给儿子加条‘保险绳’。”知情人士称,正是从何川洋父母给儿子改动民族成分的2006年起,这一做法开始“流行”。
不过,相对家长的说法,校方给出的答案截然相反。此次查出6名虚假民族考生的巴蜀中学一位老教师表示,该校学生的父母,大多非官即商,“很有办法”。这位教师认为,改动民族成分换取加分,纯属家长们想的办法,与学校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