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boluowang.com
正體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新闻子站
评论子站
生活子站
娱乐子站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本版
帖子
日志
用户
阿波罗网论坛
»
论坛
›
阿波罗世界之门论坛
›
阳光历史 还原真相
›
文史撷英
›
篆刻的发展和流传(组图)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63
|
回复:
0
篆刻的发展和流传(组图)
[复制链接]
newslady
newslady
当前离线
积分
15949
IP卡
狗仔卡
0
主题
3193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49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09-8-24 20: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印章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信物。印章上的字体以篆书为主,所以刻印的艺术通称篆刻艺术。西方早期也有印章的出现,但是以雕刻图形为主。后来发展而成为版画,浮雕等艺术。
篆刻艺术的历史
我国的篆刻艺术可以追溯到陶器时代。雕刻在制陶所用的印模,也就是印文陶。后来随著书法艺术的演进,篆刻艺术也成了中国一门独特的艺术。朴实的古文,匀整方正的小篆具有屈伸自如,增减合法,挪让有序的特性。便于治印者在小小的方寸之间,作巧妙的安排。以致篆书虽然失去了书写的实用价值,却因为篆刻艺术而延续了数千年之久。
商玺及周玺
目前所能看到最早的印章是商玺,商玺流传下来的数量很少,而且并不一定是为了征信而制作的。为征信而制作的官玺或私玺,在周朝以后才有,周玺形状纷杂,三角形,四方形,圆形,钟形,长条形等。更有雕刻图腾的肖形印,吉语印及箴言印,显示先民治印兼顾实用,艺术与精神上的意义。
秦玺
秦始皇以美玉刻印为玺,一般臣民只能称印。玺,印上的文字也一律改为小篆。形制大小也都有划一的规定。
汉印篆刻
汉印平稳方正,肥满规则,易于学习。学习篆刻的人最好从汉印入手。汉印朴拙的阴文用在封泥上趣味盎然。雕刻在兵器上的殳书以及缪篆,鸟篆,鱼篆这些都是汉印通用的体制。
魏晋南北朝篆刻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五面印,六面印。印章的使用也由封泥转而印拓在纸上,印文也由阴文改为阳文,醒目而清楚。
随唐五代篆刻
篆刻到了随唐虽然略显衰微,但是仍有着多样性的发展。如纪年印,斋馆印等都陆续出现,为篆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方向。唐末五代出现了隶书印。
宋朝篆刻
宋朝又有盘曲的九叠文及楷书印。横笔细,竖笔粗的宋体字也刻入印中。至于南宋文人书画用印蔚为风气,游艺性质的印章也日渐增多。
元朝篆刻
元朝有花押出现,是因为蒙古人不识汉字,多以图案作为个人名记的符号,又称元押。而汉人盛行细挺婉转的细朱文,后世称为元朱文。元末大画家王冕,一改过去习用的铜玉等印材而以花乳石刻印。这种软石容易下刀,最能表现刀趣和书写的精神。于是文人自画,自写,自刻蔚为风气,篆刻艺术的地位也日渐提高,而与诗书画不可分离。而第一本篆刻理论的专书,学古篇也在这时问世。
明朝篆刻
到了明朝,书画大家文征明的长子文彭,率先将诗文边款刻于印身,后世文人争相仿效并订制成印谱,更助长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和流传。
清朝篆刻
清朝篆刻名家纷纷兴起以丁敬为首的浙派,表现苍浑朴茂的印风,及歙中四子及邓石如为代表的皖派却又极为流畅委婉,自乾隆以至同治享誉百余年。其后赵之谦吴昌硕等人集浙皖两派之大成并孕育出独特的风格。清末民初文物大量出土,篆刻的资料更形丰富,甲骨文,钟鼎文,封泥帛书都可入印,篆刻艺术因而卓然可观。
当代名家篆刻
当代名家如齐白石的大刀阔斧,刀笔淋漓,自成天地。而陈巨来,王福厂,精细有致,委婉绰约,一时间群贤毕至,百家并陈,流风所及自是光华璀璨,一片生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
|
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6 02: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