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笔是古文中的一种重要笔法,在篇首预伏一二语,以为下文张本,使前后皆有脉络可寻,谓之伏笔。掌握伏笔,于理解及阅读古文有莫大帮助。
伏笔的作用甚广,欲实之遂者,先养其根;欲流之远者,先浚其源,因此行文贵有伏脉。能文者,常在伏处闲闲着笔,初若无意经营,而等到应处再回顾前文,一一为之点醒,意在此而神在彼,使人难于捉摸,故有伏必有应,无应则非伏笔。伏之与接,须视有无应笔以为断。若山断而脉连,为伏笔之妙。
一、闲伏
闲处着笔,看似闲闲说来,却为下文伏线,谓之闲伏。如韩愈〈送廖道士序〉:"五岳于中州,衡山最远。南方之山,巍然高而大者以百数,独衡为宗。最远而独为宗,其神必灵。衡之南八九百里......"
此序为永贞元年,韩愈自阳山徙掾江陵,道衡山而作。初就衡山说入,谓其于五岳中乃最远且独为宗,其神必灵,以下则以磅礡之笔述其水土之美与所生之神气,并指出廖道士亦学于此。可见"最远而独为宗,其神必灵"是伏笔,闲闲说来,毫无刻意之工,以下"衡之南八九百里"等叙述衡山之神灵者与伏笔相应。
二、明伏
即预伏,其笔立竿见影。例如欧阳修〈泷冈阡表〉:"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文章首段即交代在欧阳修父亲葬后六十年才写这篇阡表的原因,是"非敢缓也,盖有待也",此即为本文伏笔,明而易见,以下则拿稳"有待"二字大作文章。
三、暗伏
伏处不露痕迹,不见端倪,应时有脉络可寻,是谓暗伏,又名隐伏。例如柳宗元〈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该文用了一半的篇幅,抒发了他贬逐永州后游历自然时触景生情的感慨,因此构成了文章的写景和议论两段。而中间过渡语"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即为暗伏,由此而发出下段议论。
简言之,篇中可有可无者曰闲伏,至篇末回应而显者曰暗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