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1-13 01: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谈中国:我们这代留学生(图)
最近有两件事同时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一件是中国军事科技的功勋人物钱学森先生去世。另一件是所谓的杭州海归博士跳楼事件。两个人的死,都引发了社会对留学生的议论,前者让大家怀念那代人的风格和能力,后者让大家感慨国内的发展环境。无论如何,我觉得我们这代留学生,已经是在90年代中国国力逐渐增强以后出国的一代人,是很特殊的一代。
我们这代留学生都在问自己:回国或者留下是否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我又是否有能力留下?
对于钱学森先生以及他的同龄人来说,出国的目的是很坚决的。一部分人是报效国家,振兴中华。说老实话,即使解放战争的结果是国民党胜利,我相信钱先生依然会回国。另一部分人有机会,也会毅然的留在国外,因为那个年代,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之大,不可想象,如果以世俗幸福考虑,几乎没有第二个选择。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来看,如钱学森那样的选择者为数还很多。中国经历了20世纪前半期的风风雨雨,但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很清楚自己对国家的使命,也明白民族存亡的局势,这些人既有国外得到的技术能力,也继承"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士人理念。
70年代以后,"坚决"留在国外成为了一种绝对的主流。经历多次政治风潮的冲击,使得中国整个知识阶层身心俱惫,很多人心灰意冷,理想破灭。而当时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生活质量在西方率先经历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又进一步拉大。所以去欧美日追求个人幸福和高质量的生活,几乎成为绝大多数有志于出国留学人员的必然理想,甚至是"死目标"。文革结束以后到90年代甚至2000年初中国经济开始高速起飞那段时期,留学人员的回国率,低的应该是"空前绝后"了。
"英雄时代"
但这些前辈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中国精英中之精英。钱学森同时期以及更早乃至可以追溯到清末的那批自不待言,都是我们现在整天念叨的"英雄时代"。随便一个都是国宝,大师,不论文理。文革结束以后那批,尽管没有那么耀眼,但是也必须承认,也都是民族之精华了。当时如果拿不到奖学金是根本不可能出国的,而当时那种条件下想考出好的英语成绩,在没有什么基础和物质条件下(今日早不能比,很多孩子幼儿园开始全英语教学,无版权的原声美剧也托字幕组和网络的福,几乎普及到识字人群的最底层了),付出的努力是今日难以想象的。
另外从前辈们的选择来说,无论文理,都是重基础的。至少来说,和经商沾不上边。而现在基本上经商成为了绝对的主流。我们不要说历史,文学,哲学这些偏门文科,即使是理工科方面,大部分来说,做基础性的东西也少。
那我们这代人呢?我们这代人绝大多数都是自费留学,留学目的无他,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出人头地而已。每年毕业时,无数学生都要面临一个选择--走,还是留?回国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国内条件好了,也更因为大部分人其实无力在西方立足。对于前辈来说,选择很简单。选择祖国或者物质以上的精神满足--回国。选择个人物质幸福--留下。这种简单的公式已经在现在完全瓦解,每个人都在问自己:回国或者留下是否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我又是否有能力留下?至于祖国或者形而上的东西,估计考虑的人比雅思考9分的还要少吧。所以答案对每个人都变的不一样,复杂化。
前人的选择依托于客观,依托于中国的国情,外国的国情,中国和外国的差距等等。今人的选择依托于主观,依托于各自家庭在国内的条件和层次。家庭条件好的,回国的欲望会强点;没有那么好,留下来的欲望会强点。无法一概而论。我相信,跳楼的那位博士,也面临过这种痛苦的抉择。他虽然是清华和美国西北大学的高材生,但是家境平平,他在回国前的考虑必然十分煎熬。
"熬不了"
现在的中国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抱怨西方的物质文明还比不上国内。每次回家,对很多人来说都成了享受弥补之旅。但是当大部分留学生真的要回国了,又会踌躇起来,念起国外的好来。念起国外的青山绿水,国民素质,制度风俗,还有无限制的网络访问等等。其实我也很清楚,其实大部分回国的学生,心里还是愿意在国外工作的,至少工作几年再回国。只是确实现在不比以前,大部分人留不下来。留下来需要吃很多苦,我们这代人熬不了。
我曾经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是在英国最大的一家中国食品批发公司做跟单,对方是一家港资企业,工作地点远,工作比较艰苦,收入不高,一年18000镑,但是对现在行情来说也可接受。我犹豫再三,最后放弃。原因是我一个人在英国,我有点熬不下来。如果是所谓体面的工作或者理想的工作,尚可接受。但是我想,如果是前人的话,大概是毫不犹豫的就接下来,当时的情况就是如此,不但中国和西方差距巨大,很多人还要赡养从国内带出的妻儿老小,别说一周工作6天,上班熬车一两个小时,就是再苦,他们也受了。
我们这代留学生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我们以实用主义为出发规划我们的人生,以至于处处受限于这种个人发展的困境。因为大部分标准都是主观的,主观让人,特别是让普通人无以是从。对于前辈那群人来说,留下来那是无疑问为了生活幸福,回国,在事业上也是绝对的骨干核心。那么我们这代人呢?这里,留不下来,回去了,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可有可无。我相信,那位博士的死,是缘于一种失落感。
我们之后的人会如何,我不能完全预测。但是从不少日本,台湾的留学生那里,也许可以看到一点影子。对于他们来说,留学更多是一种回忆和经历性的东西。他们基本很坚决地回国了,因为在日本或者台湾拿的工资并不比英国低,为什么不回去呢?所选专业也大多以兴趣为主,根据调查,英国日本学生最热衷的学校是伦敦艺术大学,这个显然和重实用主义的我们不同。我们则会踌躇,要算算回去以后工资是打过对折呢,还是少的更多。也许再发展几十年,我们的下一代也会把留学看成一种趣味而不是利益,那个时候,中国大概就真的进入发达国家了。
不过我也知道,挺难的。我想,我们这代留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摆脱这种飘忽,踌躇,捉摸不定的状态。
注:《中国人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和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