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31|回复: 0

盗墓贼与《古本竹书纪年》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12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38
发表于 2009-11-16 04: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针对当时一些代表六国的分裂势力,发布了《焚书令》,规定史官须将《秦记》以外的史书全部烧毁,亦即除博士官掌管收藏外,天下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书籍,一律送到郡中烧毁。秦始皇焚书的后果是,战国时期,除秦国外,各国史记均被毁。

然而,在西晋太康元年(公元二八○年),这种莫大损失居然出人意料地得到一些弥补。西晋太康元年,汲郡(即现在河南省汲县西南,抗战前发掘的"山彪大墓"也
在这一带)有个名叫"不准"(读音为"否彪")的人,盗掘了战国时期的一座王陵──魏襄王的陵墓,结果发现了写在竹简上、共有十万多字的古书。据说,当他
刚一进入漆黑的墓室时,火把燃尽了,他便捡起墓道里的竹简烧起来"照明"。几天后,偷盗一空的大墓才被发觉,待官府的人赶到时,只剩下散在地上未被烧光的
大批竹简。晋武帝接到王陵被盗的报告后,极为重视,立即组织人进行清理。由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总体负责,集合了束皙、傅瓒、张宙、卫恒等几十位文化界
名人,参与整理、释读竹简的工作。后人称这些被抢救出来的竹简为《汲冢书》。这些竹简,又被后人整理为《古本竹书纪年》,它比司马迁著的《史记》成书时间
还要早二百年。

《古本竹书纪年》说,商王朝自盘庚迁殷后,经过二百七十三年被周朝所灭;而《史记》记录为七百七十三年。两相对照,《史记》中的记录整整多了五百年。经过考
证,《古本竹书纪年》是正确的。由于盗墓者"不准"的闯入,揭开了消失的五百年的历史谜案,纠正了《史记》中的一个极为罕见的错误。《古本竹书纪年》与
《史记》的这一段公案,因为甲骨文科学考古而终得定论,认为商王盘庚迁都直到商王朝覆灭,只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著名国学大师兼甲骨文专家王国维,在北京大学曾就《史记》与《古本竹书纪年》的差异评说道:"甲骨文中所记帝王上迄殷朝康祖丁,下至商
纣王帝辛,一共是八世十二王。""如果按《史记》所写,十二王掌国七百七十三年,平均每位国王当权时间超过六十四年。"王国维最后下结论说:"十二位国王
中,有四位是传弟不传子,也就是有近半数的国王寿命超过一百年,这样的事情可能吗?"

《古本竹书纪年》的出现对晋代史学的独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出土古史整理、研究热潮的直接刺激下,一下子就出现了许多编年史著作,单就晋代史,就有《汉晋春
秋》《晋阳秋》《晋纪》等,大量编年史直接以"纪"、"春秋"、"阳秋"为名,这充分表明是模仿《古本竹书纪年》而作的。

负责整理《汲冢书》的荀勖,为国家校勘编次图书,编成《中经新簿》,其编目中,将图书分成了甲、乙、丙、丁四部,其中丙部包括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书
籍四部分类的产生,表明史学无论从其实质内容,还是史书的书籍形式上,都已经彻底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成为完全独立的学术门类。

《古本竹书纪年》(原为《汲冢书》)的发现促使了史学对于经学的独立,致使史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而这种学术分类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传统学术的走向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5 19: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