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89|回复: 4

爱莲说(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21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18
发表于 2009-11-17 14: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

中国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以母舅
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
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
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
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

译文:

水中、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花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从唐代以
来,世上的人们大多喜爱牡丹。而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而不显妖媚。花柄中间是相通的,外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
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只可以远远地观看它,却不可以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最高贵的花;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唉!对于菊花的喜爱,自从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是有很多人了。

题目解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相似。"爱莲说"意思是说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赏析:

"说",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
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
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
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
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
严。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
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
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
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
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
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
味。"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
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锒锒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莲花的美丽别称:

(1)芙蓉:《尔雅》:"荷,芙蕖,别名芙蓉。"

(2)芙蕖:《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

(3)藕花: 唐张籍《送从弟之苏州》诗:"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4)水芙蓉:《群芳谱》:"荷花亦称作芙蕖、水芙蓉。"

(5)草芙蓉:杜诗注云:产于陆者曰木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6) 水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莲花"释名:"芙蓉、芙蕖、水华。"

(7)净友:又称净客。莲花洁净不染,因此人们称其为净友。

(8)水芝: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华,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9)泽芝:《类聚》郭璞《尔雅图赞 •芙蓉赞 》云:"芙蓉丽草,一曰泽芝,......"

(10) 灵草:吴闵鸿《芙蓉赋并序》:"乃有芙蓉灵草,栽育中川。"

(11)玉芝:《本草经》载:"荷花又名玉芝。"

(12)君子花:北宋周敦颐著《爱莲说》,谓莲为花中君子,莲又称"君子花"。

(13) 水宫仙子:因莲生水中,莲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好似仙女飘然而行,故名。

(14) 菡萏:《尔雅》:"荷,芙蕖......其华菡萏。"

389

主题

2万

回帖

3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熱心會員

积分
397188
发表于 2009-11-17 23: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之君子者也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5

回帖

169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一叶宗师

积分
16962778
发表于 2009-11-19 21: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

回帖

158

积分

注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158
发表于 2009-12-1 21: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中君子身高洁
常伴修人吟清歌
只因出污而不染
卓然红尘实难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414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坐看雲起

积分
11709
发表于 2009-12-1 23: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mutaibai
花中君子身高洁
常伴修人吟清歌
只因出污而不染
卓然红尘实难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5 21:5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