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陆生来台”和承认“中国学历”,在政府大力推动下,似已成为既定政策。台湾与中共的特殊关系使得问题不只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开放将会有何等后果,在诸多不明的因素下,未免造成人民的焦虑。
教育部长吴清基11月17日表示,赶在明年6月前将开放陆生来台就读及承认中国学历;原倾向中国学历采认“不溯及既往”的政策,也出现大转变,除医学相关学历外,将可望“溯及既往”承认学历;据估计已有10万名台生取得中国学历,此举是否会冲击到国内学生的就学、就业空间,应为考量的重点。
教育部初步规划采认中国学历“溯及既往”的时间点是民国86年10月之后,也就是前教育部长吴京任内公布大陆学历采认与检覈办法后时间点。
另也规划溯及既往的两个备案,分别是自81年及87年,81年是因为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开始施行,87年则是因为监察院调查纠正,使大陆学历采认与检覈办法施行后,政府仍未承认中国的大学学历等3案,并陈到公听会广纳各方意见及审议认可学校名册。
回溯1997年前教育部长吴京推动公布施行的《大陆学历采认与检核办法》,采认中国73所大学学历,并采“溯及既往”承认过去取得学历的学生,遭监察院纠正,同时在舆论压力以及两岸关系紧张情况下,吴京下台。此后该办法只承认专科以下学历至今。
重申“三限六不”
教育部长吴清基11月17日重申对陆生来台“三限六不”原则,即2008.11.10前教育部长郑瑞城在立法院宣示,开放中国学生来台及采认中国学历,将采“三限”、“六不”原则,包括限校、限量、限领域的“三限”。
限量部分,初步以0.5%到1%约2,000人为原则,各校以2%为上限,名额为外加,不会影响台湾学生权益,初期审慎以对,未来再逐步开放。限校部分,研拟在公立大学限招收博、硕士生,私校则专技、大学、研究所都可招收。限领域,为陆生不能攻读国安相关及高科技领域,如核能、台湾研究等系所。
“六不”即不加分、不影响本地招生名额、不能领教育部奖助学金、不能校外打工、不能考证照、不能在台就业等。
受少子化社会环境变迁的冲击,私校过度膨胀,政府在1999年大幅开放大专院校申设并将五专二专升格为技术学院,以台湾岛国的幅员,广设了162家大专院校,其中私校占了109所。
台湾每年人口出生数由1981年的41万4千人,到1999年降至28万3千人,最近三年已经连续跌破20万人,不出几年时间人口结构急遽下降,致使多数私校招生困难,濒临关门倒店边缘。
陆生来台读书商机为私校所企盼,据估计,大陆每年大学联考380万名落榜生、2500万技职毕业生,加上在职想补学历者,至少3000万人。以大陆每年近20万出国留学生计,台湾若能开放陆生来台的尺度,学费与生活费等延伸商机,为私校萌生续命的生机。
为此台湾教育学术界纷纷举办了多场论坛座谈会,本专题系列,系就2009年9月澄社、碧水学社与公民监督国会联盟所主办的“中国学历与陆生来台论坛”,征对议题务实深入探讨,提供了许多宝贵见解,也擦出了许多精采的火花。
该论坛邀请了多位重量级学界人士有:前教育部长黄荣村、中华民国私立大学校院协进理事长李天任、前中山大学校长张宗仁、义守大学校长傅胜利、中原大学化学系廖俊臣讲座教授等人。并邀请各界杰出人士,有中华民国律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的顾立雄理事长、台湾大学医学院的谢博生前院长等,亦邀请了正在中国求学的台生会代表陈正腾与本地学生郑又豪,就他们的专业领域及亲身经历现身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