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德 与 公益 (某些起义也是一种公益活动)
发帖者:转自华夏吴氏网 (时间:2013-03-12 02:19:39)
--------------------------------------------------------------------------------
前一段时间我的QQ群里扬言要写一个至德与公益的贴子,这几天有空才把这贴子编了一下,主要是考察一下,在百家姓里面,为何至德宗亲与公益的联系应该更紧密一些,至德宗亲有十二姓,吴氏是其中主要一个以至德三让为中心的宗族,泰伯三让,称为至德,吴氏后裔为何崇尚让德,也会与公益的联系更紧密一些(当然,公益行为包括起义行动,某些起义也是一种公益活动,做做好事当然可以当仁不让,而且是当仁不让于师。您坐稳了,别害怕,呵呵,胆子小,不是吴氏宗亲的本色,更何况在此多事之时代,没出事千万别大胆,出了事千万别胆小。看看吴氏的先祖,无论是泰伯奔吴,还是阖闾克楚,或是吴广起义,哪一个是胆子小的。人说胆识胆识,没有胆哪来的识。)
首先需要考察百家各姓的各自特性的精神内涵,由于中国姓氏又太多,所以只能挑选部分姓氏做为考察对象,这里挑选的是按人口数量排列的中国前十二姓,以及《百家姓》口诀里的前十个姓为考察对象。资料显示,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十二姓是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百家姓》里的前十个姓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二者有重叠,《百家姓》里有前十位有七位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十二姓里面的,所以,这里就考察这十五个姓: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郑、冯、钱。
考察一个姓氏的精神特征内涵,我想应该从其始祖开始,并考察这个姓氏中最荣耀的名人,是出名在什么方面,观察这个姓氏最标榜的是什么,历来崇尚的是什么,这对这个氏族的精神形成,应该是有决定性的作用的。我觉得一个姓氏的始祖可分为得姓始祖、扬名始祖、发家始祖,而这些始祖的事迹,在德才方面特别受人褒扬的特征,应该是在历史记录中沉淀下来,表现在这个姓氏的祠堂门楣的对联与家谱的祖训家训之中,我们可以此判断一个姓氏的精神特征。另外,顺便考察一下这些姓氏与吴氏在某个层面的关联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祖训家训的考察,我觉得应该考察其祖训家训的次重点部分,而不是重点的显要的部分。因为历史上撰写家谱撰写祖训家训的人士,也是属于被统治阶层,他们必需或多或少地要屈从于统治阶层的意志,在一个统治阶层标榜儒家思想为正统的社会中,其祖训家训中必然也首先是重点标榜“温良恭谦让”之类等儒家标准,所以各个姓氏的祖训家训里,开始的重点部分看上去都是相类似的,所以我们要考察一个姓氏的精神内涵,先把这些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内容排除掉,再看祖训家训中优先提到的一些不同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个姓氏的祖训家训中把那些除了“温良恭谦让”之外的内容优先提到,这才是编写祖训家训的人士在封建高压统治下真正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核。
当然,标榜“温良恭谦让”等儒家思想中的可取的部分,也没什么不好。祖先们让子孙们做到“温良恭谦让”,也是为了子孙们的好好成长,规避危险。同时,我也认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其实并不是什么高姿态,并不是什么道德制高点,并不是要求得到外界的什么认可与褒扬,我认为,在艰险的社会群落中,高尚的道德高尚的情操,其实是一种战斗动作,是一种战术,因为高尚的道德高尚的情操,是处处在指导着人们保持平淡的心态,这是一种节约能量与保持清醒的好方法。学过格斗技术的人都知道,格斗之前,格斗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身体放松,头脑清醒,后缩半步,这就是战斗动作。这才是书写祖训家训的祖先们对涉世未深的子孙们的良好用意,要求子孙们处处注意不要紧张不要糊涂,不要陷入“贪嗔痴慢”这些佛教也要求大加戒除的不良心态之中(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儒教与佛教在核心部分是相通的,二者也确实是这样互通的),而是要保持放松要保持清醒。所以,真的能遵守祖训家训的人士,真的听话(听从祖训家训)的人士,真的是有本事有出息的人士。
现在言归正传,考察这十五个姓氏的精神内涵。
一、李姓
李姓的始祖是舜帝的一个重要大臣伯益,伯益的父亲是尧帝的一个重要的大臣皋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而且子孙世袭大理的职务。皋陶的儿子伯益受舜帝指派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所以被舜赐姓嬴氏。皋陶的子孙,世袭大理之职,到了商代,便以官职命名本族姓氏,称为理氏。在李世民的唐朝建立之后,出现一种说法:到了商纣的时候,伯益的后裔理征,字德灵(没有说理征是伯益哪个儿子的后裔,史称伯益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大廉,是秦赵之祖,一个是若木,是徐国之祖),在朝为官,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理征的妻子陈国的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顺便提一下,理征得罪纣王之时,吴泰伯应该早己经从陕西到江南建立了吴国,而且与泰伯的后裔周章执政的年代相距不远。也许,在纣王处死理征的时候,周文王正在纣王的监狱里编写《易经》。而理征在“翼中”被封为“中吴伯”,这个职务,可能与狩猎为生的吴族有所关联,李氏与吴族,可能在这个层面上,有所关联。
据称,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得到理征被处死的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不知道“理征”与“利贞”这两个词,在当时的发音是不是相近,不过,周文王编写的《易经》之中,倒有“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利贞的妈妈契和氏本是陈地(今河南省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娘家人,于是便一路向西,逃往豫西,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尤其是小利贞,饿得奄奄一息。可是,这一带荒无人烟,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们又折回来开始一路向东到了豫东,在距离契和氏家乡淮阳不太远的苦县(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又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所以,李氏以利贞为得姓始祖。李姓为了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木子李”。
利贞改姓之后,李氏一直默默无闻,春秋时期之前未见有李氏。正史中立传的首个李姓人物,是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道德经》的作者,大约于周平王时期生于春秋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老子的家乡与利贞母子逃难的终点站很近。据称,老子是利贞的后裔,其《道德经》五千言,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儒家“仁义”观和墨家“尚贤”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孔子曾向他问礼,并称“老子其犹龙乎”,《史记》称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隐君子也”。李耳是史书记载的李姓第一人。
李耳应该是李姓的扬名始祖,一本《道德经》使李姓扬名四方。而后,也可能是李氏族人实践了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受益非浅,能量大增,李耳之后,李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明星不断。从魏国大夫李悝,到赵国大将李牧(被赵国人杀死),到秦国水利巨匠李冰,秦国丞相李斯(被太监赵高杀死),西汉将领李广(自杀身亡),直到隋唐时期李渊起义,李世民建立唐朝,李氏族人生存空间扩大,李氏人口大增,李姓空前大发展,李姓血脉中有12个政权,58个帝王。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的李氏始祖李火德的墓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丰朗村岗头。
据称,李耳之孙李同,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李洪裔孙李昙,在秦国任御史大夫,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也就是应该说,李昙是李氏的发家始祖,李氏人口由此长传于世。据称现在李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李氏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在台湾省名列第五位,在东南沿海诸省,李氏占人口比例仅在4%。
李字,是由木和子两部分组成,李的五行是以木为主,兼有水。李氏宗祠的通用匾额一般是推举老子与李白,道德传家 太白遗风 经传道德 名重谪仙。李氏祖训中有言,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可见李氏所推崇的精神特征是老子的自然无为与李白的轻视权贵的自由自在,还有自立的工商精神。
民间有传说,李字是子木(木子合为李),朱字是午木(木午合为朱),按中国五行学说,子午相冲,并且有历史事实为依据:朱温灭李唐,朱温杀李唐子孙,李自成灭朱明,李自成杀朱明子孙。这其中,由于朱元璋实行鼓励皇族生育的政策,对于皇室族人,多生一个小孩就多给一份俸禄,也许朱氏的祖训里面也要求朱氏族人“温良恭谦让”,但朱氏皇族人员经不住钱财俸禄的引诱,所以朱元璋的后代为了多拿到钱财而拼命生小孩,有的一人娶很多老婆生几十个小孩,这种实际的行为,使得即使朱氏皇族人员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再多的温良恭谦让,但展现给世人的仍然是朱氏皇族的飞扬跋扈的形象,因为朝庭给皇族的俸禄,都是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掏出来的。有这种公众看法在里面,所以在张献忠李自成起义时,据称张献忠李自成杀朱氏王子皇孙一百万,起义大军所到之处,无论朱氏皇族是抵抗还是顺从或是下跪,都被处决。所以有人统计,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朱姓人口由186万增到1512万,增长了大约8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个速度的降低,应该与明朝时期民众由奖励皇室生育的贪婪制度引发的对皇室成员的普遍嫉恨心理,导致的明末起义军的屠杀行为有密切联系。据称由于李朱二姓有这样一层五行学说与历史血案的关系,民间有李朱二姓不通婚的传说。
二、王姓
王姓的始祖据称是周朝的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太子晋也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 。因向周灵王直谏而由太子被废为庶民,迁居于山东琅琊,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这是王姓最重要的得姓始祖。据传王子晋死后三年,周灵王也死去。可见,王子晋被废为庶民之时,估计是在吴王寿梦末期。
秦末汉初,秦朝的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了最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体。所以王离应该是王姓的发家始祖。
也有王氏认为信陵君魏无忌是其先祖,秦国灭了魏国以后,魏无忌的孙子魏卑子逃到山东泰山,汉朝初年,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有的王姓尊从王亥为始祖,据称,王亥,又名振,字太章,是商王朝开国帝王成汤的七世祖,是先商十四代部落首领中,一个仅次于商人始祖“契”的重要人物。
还有王氏认为商朝比干是其先祖。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比干因直谏被纣王杀,比干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从秦朝一直到今天。这一支的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
在王子晋得姓之后约一百五十多年,历史上即出现鬼谷子王诩,按时间估计,王诩应该是王子晋的第五代或第六代孙。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军事教育家,著有《鬼谷子兵法》,弟子有苏秦、张仪等。与李姓得姓之后出现一位思想界的大佬一样,王姓在得姓之后,也出现了这样一位思想界的大佬。王诩之后,王氏明星不断涌现,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兼兵法家王廖,以及秦国灭六国的军事主帅王翦,后来的书法家王羲之,改革家王安石,思想家王阳明等。
王姓据称在某一个时期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江苏等省王姓均为第一大姓。在台湾排第六大姓。
按中国五行,王是“玉”字的部首,玉是矿石,土性,而且有言,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所以王字五行属土。
王姓宗祠的通用联是:求鲤世泽 爱鹅家声。求鲤指的是二十四孝之中的汉朝王祥有卧冰求鲤奉母之故事。爱鹅指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性爱鹅,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以换鹅的故事。王姓宗祠还有通用联是:阳明学术 逸少风流。指的是明朝王守仁与晋朝王羲之。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可见王姓宗人推崇的是孝道与自在逍遥的生活与对哲理的追求。
王姓祖训有:孝悌为先,忠信为本,惟耕惟读,恩泽子孙。节俭勤忍,不谋非分。可见也是突出孝行与不谋(不勉强而逍遥)。
王姓人士的平淡低调的心态,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可以见得。一次本人和几个人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人说,王姓在百家姓中是第八位,另一个王姓人士就说,所以说王八。众人大笑。还有一次我们十几个围一桌吃饭喝酒,其中有三个姓王的,有一个王姓人士说,再来一个姓王的就是王八蛋,人家问为什么,他说每个王有两个蛋。众人喷饭。可见王姓人的低调自嘲到近乎自贬的程度。因为王八与乌龟不同,乌龟在中国文化中至少还有个玄武的称号,古时以龟壳卜卦,龟是灵性的动物。而王八与乌龟的性情温和不同,是性情凶猛的鳖,俗称活王八死嘴,指甲鱼咬住一个东西就不松口,不是受人喜欢的动物。不在乎把自己与王八相联,这表现出王氏人物虽然顶着一个显赫的“王”字,却怀着一颗平淡的心态,这种心态很能节约能量,并不是象一些自强好胜的人,处处要强,容不得低人一等,这种心态往往是很耗费能量的,结果活得很累。
李氏与王氏的相同点不仅仅是得姓之后出现一位思想界的巨人,(另外说一点,吴氏在得姓之后也同样出现一位思想界的名人,吴起,据传吴起是左传的作者,也是吴起兵法的作者,而且也是兵法的实践者,战功赫赫,这一点不同于李氏与王氏,李氏王氏的思想界巨人与兵家政治家不是同一人,而吴氏在此是合为一人),而且我觉得,李氏与王氏都是与虎有关。有人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因为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而且,老子故国陈,灭于楚,故得为楚人。陈属淮河流域,正呼虎作"李耳"。老子之亦名李耳,李耳应是陈楚民间对虎的俗称。不仅如此,在中国古方言中,“李”字的发音近似于“雷”,“雷”字的发音近似于老虎的吼叫声“嗷”,“李耳”二字的发音连读,也近似于老虎的长啸“嗷”。所以,李字原来老虎的声音。而王字是老虎的形状,大家都知道,老虎的额头上有个王字纹路,而且老虎是百兽之王。可见,中国最大的两大姓氏--李与王,是表征着古中国动物界食物链的顶层猛兽--老虎(因为古中国没有狮子,虎最凶猛)。这与吴氏也有某种关联,传说吴王阖闾死后,人们发现其墓上有几只白虎徘徊数日,后来人们称吴王阖闾的墓为虎丘,即今日的风景名胜--苏州虎丘,按周易的同气相求的理论,吴王阖闾也是一位虎气王者,导致死后吸引猛虎来临。
吴氏与李氏王氏不仅有上述三个相似之处,还有个相似之处,即是得姓始祖的逃奔行为,只是李氏王氏的逃奔行为更相似,李氏是因为理征直谏,其子利贞逃亡而形成李姓,王氏是因为王子晋直谏,然后被废为庶人赶出王宫赶出京城,二者都有悲情,按以前台湾竞选时,媒体称陈水扁常常打“悲情牌”,李王二氏都有悲情牌。而吴氏的得姓始祖泰伯也有逃奔行为,三让王位,逃奔至吴。只不过这里面悲情的成份不多,而是有不少积极主动的成份在里面。(另外,吴氏与王氏都是周王朝始祖后稷之后古公亶父的后裔)
三、张姓
张姓源自于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的挥公。因发明弓箭并为司弓矢之长,而被赐姓张于青阳(今河北清河)。
张氏得姓之后,没有逃奔行为,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位名人--张仪,纵横家,是王氏思想界的巨人鬼谷子王诩的门生,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之后是东汉时期的张道陵,道教的真正创教人,第一天师,本名陵, 开创五斗米道,亦称张天师,著《老子想尔注》。可见这位张氏是李氏思想界巨人李耳的精神上的传人。
看来,做为中国第三大姓的发明弓箭制造弓箭的张氏后人,是接受到中国最大的两个姓--李王二姓的真传,而出现了两位名人。之后,张氏名人不断,猛将张飞、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等等。
不过,张氏族人自张道陵创五斗米道,似乎对创教传教乐此不疲,张道陵之后几十年,张角创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开始。前些年在中国流行气功的时候,仍然有很多张氏族人创道传功,张香玉(女,1987年授自然中心功),张宝胜(男,被称为中国特异功能第一强),张志祥(男,1980年在湖北传授元极功),张宏宝(男,1987年传授中华养生益智功,即中功创始人)。这些人都曾有巨量的信徒与巨量的资金,但后来这些人在中国大陆基本消声匿迹。
至于西汉时期的张良,并非发明弓箭的张挥的后裔,张良本姓韩,是韩国公子,因使人刺杀秦始皇于博浪沙,不成,遂更姓名为张良,隐居于下邳,后成为刘邦的第一谋士。封留侯,奇怪的是,这位韩国公子,改姓张之后,也是黄老之术的爱好者,还学过辟谷之术。当然,虽然张良不是张挥之后,但张良改为张氏之后,不仅自己也获得张氏的道家习性,也为张氏引来了新鲜血液。另外,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而且,三国曹魏名将张辽,也不是张挥之后船,张辽原姓聂,先人为西汉山西马邑巨商聂壹。
按中国五行学说,张字五行属火。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常说是“弯弓张”,据称,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有弓、矢、长三个要素,后来矢就渐渐退出,而让位于长,最后稳定为长弓的联合体。
张姓,现为全国第三大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3%。在上海,张姓人口数量排在第一位,
张氏族人在祖训中描述张挥发明弓箭是“体恤民疾,苦苦思量,夜观天象,顿生灵感”,把张挥发明弓箭的智慧上升到德行的高度--为体恤民疾而发明创造。可见张氏族人把同情与苦思纳入到家族精神之中,另外,张氏宗祠的门楣通用联是“金鉴家风 百忍传家”,“金鉴家风”出自唐朝著名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成书五卷,唐玄宗甚为赏识,赐为《千秋金鉴》。而百忍传家,来源于张公艺的百忍篇。张公艺,字千禄,是张氏第一百一十一世祖。张公艺为人急公好义,乐以助人,修身养性,胸襟坦荡,待人处世,宽宏大量同,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人来求,张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内容为: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等等。唐高宗亲书“百忍义门”。封张公艺为醉乡侯,长子希达为司仪大夫。后世张旭题诗曰:“张公书百忍,唐朝著勋名。天子躬亲问,旌表悬门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脉长存。儿孙须当记,族远诗为凭”,尔后族人便以“百忍”为族徽。张公艺的《百忍歌》与阎敬铭所作的《不气歌》以及石成金的《莫恼歌》相映成趣。可见张氏族人把员情与苦思引入家族精神之后,也把忍耐引入家族精神
四、刘姓
民间有传,九刘十三张 天下无二汪。意思是,刘姓有九个来源,张姓有十三个来源,而汪姓只有一个来源。
刘姓,中国第四大姓,江西第一大姓,刘姓人口在6500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5.4%。
据称,刘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是指一种斧钺、巨斧,是战斧,《尔雅·释古上》说:“刘,杀也”。可见“刘”是一种近距离的短兵相接的武器,这与“张”(长弓)这种远距离的武器相比,似乎不够先进,如果说“刘”是战斧的话,那么“张”就相当于战斧式导弹。中国第一第二大姓李王是虎的两个方面的表征(虎音与虎纹),而中国第三第四大姓,却是代表两种武器,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刘是登基为帝的人数最多的一个姓,有六十六人,而张姓做为一个大姓,登基为帝的人很少。
刘姓据说是尧帝的后裔,帝尧之后的这一支刘姓是中华刘姓的最古老最主要的来源,从帝尧到刘氏,有个曲折的过程:
尧姓祁,名放勋,据称,尧有10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监明早亡,九男分别是丹朱、开明、启明、胤明、觉明、卧明、晦明、源明、少康。尧之长子监明早死,不得立,监明之子式封于刘。也有说当年受封于刘邑的是尧的第九个儿子源明,这一说法很少见于世传文献, 但在刘姓族谱中有流行。还有说尧的儿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就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其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祠。此说法在刘姓的源流史上比较流行。最后一种说法认为,刘姓的受姓始祖是尧的儿子源明,并且强调说,源明与丹朱、监明是同一个人。
总之,刘姓的得姓始祖是夏朝后期河南鲁山的刘累,刘累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刘累学养龙于豢龙氏,以事夏王孔甲,夏后嘉之,赐曰御龙氏,后龙一雌死,刘累将龙做成肉给孔甲吃了,然后就逃跑了,迁于鲁县,躲过了灭族之灾。传说刘累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形状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看上去分别是当时象形文字的“留累”(先秦时“留”与“刘”通用)二字。于是称其为刘累。历史上著名的范宣子,是其后裔。
据称,刘氏的曲折在于,公元前十八世纪,夏商鼎革之际,原被驱逐的刘氏族,势力日益发展壮大,投靠了新兴的殷商王朝,商王成汤在消灭了亲夏王朝的大彭豕韦以后,又将刘累后裔的这支刘氏族重新封到豕韦故地,并让他们继承豕韦氏的称号。商汤建国之后,为了兴灭国继绝世,又允许彭姓的豕韦复国,并封豕韦为伯爵。这时刘累的后裔,只好再次被取消豕韦称号。直到商朝中期,商高宗“武丁中兴”再次消灭了彭姓豕韦国,又复封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为豕韦氏。从此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便以邑为氏,由刘氏改为豕韦氏。成为依附于商王朝的部族政权。至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伐纣灭商后 将同属于陶唐氏后裔的豕韦氏刘累之后封于陶唐氏旧地(今山西冀城西),周成王把唐国故地封给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将刘累后裔迁到杜城(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改封为杜氏,降爵为伯爵。后来,有一位后裔士会,字季,以士为氏,曾食邑于隋称隋会。公元前592年士会退休时被晋景公在其已有随地的基础上又加封一个领地——范邑。称士会为随武子、范武子,范会,称范宣子。士会生三个孩子,长士燮名富仙字美荣,次士鲂名富仁字祥耀,三士球名富任。士燮子留秦不返者复姓刘氏,另一种说法是,士会公三子均仕晋,惟士燮之子在秦者为刘氏。刘氏形成如此曲折,不知是不是刘字的发音如扭,于是就这样扭来扭去的,象河流一样曲曲折折,最后终归大海,呵呵。
这一段曲折的历史,曾被范宣子大加歌颂,但当场被人驳斥到“保姓受氏以守宗访、世不绝祠的事根本算不上‘不朽’,只能算作‘世禄’;只有那些能够立功、立德、立言 的人,才能‘虽久不废’,是真正的‘三不朽’”。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时候,被封于刘邑,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地方。也是刘姓的一个来源
刘氏形成虽早,但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前,刘姓似乎不是大姓,属于“小姓”,其中也只有范宣子德著于世。
据称,刘邦,是出身于源自帝尧的那一支。这支刘氏,初期是繁衍于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时代,开始向河南及江苏播迁。到江苏丰、沛之地的子孙当中,有一位叫作刘端的人,生了4个儿子,依次为伯、仲、邦、交。老三刘邦。刘邦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其后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处为刘氏家族打下稳固的基础,形成了2000多年以来刘氏在每一处地方的盛况,到了第16世纪的明、清之际,刘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处
可见,刘邦是刘氏的扬名始祖,也是刘氏的发家始祖。汉朝建立以后,刘氏不仅人口数量剧增,名人也是辈出。
刘安的《淮南子》 以阴阳五行和道家天道自然之论立说,参糅儒、法、刑、名诸家思想,内容庞杂,载述宏富。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
刘彻,即汉武帝,景帝之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刘秀是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刘备,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靖王刘胜的裔孙。刘牢之在淝水之战率精兵5000夜袭驻洛涧,初战告捷,对整个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刘基,字伯温,晚号犁眉公,浙江青田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为诸葛亮。
刘姓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南部,排在第4位,在华东的上海则排在第12位,在广东省排在19位,在福建省排在第12位,在台湾省排在第9位或8位。从人丁繁衍、人口数量来说,现代刘姓是北方强于南方。从宗族的兴旺发达、繁荣显赫来说,则明显地是南方胜过北方。在南方刘姓中,又明显以湖南、四川、湖北、江苏等省的刘姓最为兴盛,如湖南的刘少奇家族,四川的刘湘家族、刘伯承家族,湖北的刘华清家族,江苏的刘海粟家族、刘淇家族。
刘的五行为金。做为得姓始祖是御龙之人,刘累碎龙而逃,而刘邦斩蛇起义,有刘氏族人认为刘氏的传统家风即是御龙精神,因为龙是帝王之征,所以御龙者即王中之王,表现出王者之风,王者风范。比如刘邦起义前后的豪言:"大丈夫当若此尔""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而刘秀有言,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反对好高骛远, 重在修养内求,不注重对外拓展)。刘备的遗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善惟德,可以服人”。在刘姓建立的十个王朝中,对刘姓王者风范和王者之风起着重要传承作用的关键人物是西汉刘邦、东汉刘秀和蜀汉刘备。他们的主要思想后来被刘氏宗族归结为“三祖遗训”。最后,有刘伯温作《传家宝》以劝世。
帝王之业,不仅有王者之风,还有王者之术,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这就是王者之术(注,刘邦所言的三言,张良与韩信都是韩国王族后裔,韩氏思想界巨人韩非子被秦始皇杀死之时,张良与韩信的年龄都不大,估计十几岁而己)
有刘氏族人认为,刘邦的一句名言“王者不事家人生产,却能赢得天下以为产业”,影响了整个刘姓。刘姓宗族,曾经普遍用刘邦的这句名言来激励族人,以培养其王者精神。但这种思想的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它使得很多刘姓成员在择业时,往往会不自觉地选择从政,而相对忽视了其他专门的行业。其结果就是,刘姓在中国的文学、艺术、科学、学术、文化上,虽然也产生了许多比较优秀的人才,但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超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刘姓与其他姓相比,向外开拓的精神稍显不足。虽然在国内刘姓人口众多,排在第四名,但在海外 刘姓无论从人数和所取得的成就方面而言,都不能算是最突出的。
有刘氏族人认为,李唐是中华文明的第2个高潮, 中国文明也被称作大唐文明,甚至中国人也被称作唐人。刘汉是中华文明的第1个高潮, 中华文明也被称作大汉文明或汉文化,中华民族的主体也就被称为汉人、 中国的语言被称为汉语,中国的文字被称为汉字。刘姓有了一种其他姓氏无法体验、无法感觉也无法享受到的强烈自豪感和无比的骄傲,使他们每时每刻都会觉得,自己与整个中国、与整个中华民族是融为一体的。汉之子孙!以至在隋唐之前,他们对恢复汉家刘氏天下一直念念不忘,表现在行动上,则是在中国分裂时代出现了许多个刘姓创建的以"汉"为国号的割据政权。把自己视为中化文明的守护者,中国主权的捍卫者、保护者。
在张氏与刘氏之中,吴氏似乎与刘氏有更多一些的相同点与共生性。其原因可能是,首先,在得姓始祖中,张氏各代始祖均没有逃奔行为与事件,而吴氏与刘氏的始祖都有逃奔的行为与事件--刘累因龙死而逃,虽然刘氏的逃奔与吴泰伯的逃奔行为不同,更接近于李氏利贞的逃亡行为,而刘氏扬名与发家的始祖刘邦,有更多的逃亡行为,起义前因放走刑徒而逃,起义后因鸿门宴而逃,最后又因彭城战败而逃。其二,吴氏在亡国之后,战国时期吴起的努力而失败后,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吴广与陈胜的起义,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起义,之后,而有吴芮吴汉等人随着汉朝的波澜而出现,汉之后,吴氏不仅人口增长,郡望出现,而且名人辈出。可见,吴氏与刘氏相随着舜的后裔(陈氏孙氏),有相生相随的关系。陈胜吴广起义促生了汉朝,而孙权的吴国帮助蜀汉刘备延存了下来。吴氏陈氏刘氏的这种关系,其原因可能是这三者的祖先有出现过逃奔事件,因而其后裔也同气相求(陈氏扬名始祖陈完即从陈国逃到齐国,之后开始发迹),毕竟,人在天地之间茫茫原野之中逃亡之时的感受是刻心铭骨的,会留在家族的精神血液中。
张氏与吴氏也有部分联系点,在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后,陈胜称王立国时,国号为张楚,而此时吴广被封为假王(代理国王),即吴广是张楚国的首任也是末任代理国王,这是吴氏与“张”字的联系。另一个,元末时期,张士诚起义,张士诚在吴地(苏州一带)建立吴国,并自称吴王。这是张氏与吴地的联系,而与此同时,朱元璋也在吴地(南京一带)建立吴国,也自称吴王,民间面对这两个吴王,便称张士诚为东吴王,称朱元璋为西吴王,因为张士诚的吴国在东边,朱元璋的吴国在西边。后来,朱元璋顶着吴王的头衔,消灭了陈友谅与张士诚,朱元璋又举着吴国的大旗,将蒙古人赶回草原,而后摘下吴王的头衔,建立明朝,成为明朝皇帝。还有一点,历史上,吴氏族人中两个显赫的人物,吴三桂与吴佩孚,他们的夫人都是张氏。吴三桂的原配是张氏,后纳陈圆圆,吴佩孚的原配是李氏,后与张氏夫人相伴到老。(有意思的是,据考证,吴三桂与吴佩孚的先祖,都出自浙江绍兴--古越国越王勾践的都城,山阴吴氏)。最后一点,现在的张氏在吴地的人口比例很高,中国上海张姓人口数量排第一。
顺便提一下,孙权是孙武的后裔,孙武是从陈国逃到齐国的陈完的四世孙。可见,陈完后裔孙武子辅助吴王阖闾克楚成功,陈胜与吴广发动起义成功,导致刘氏汉朝的建立,吴国太之子孙权赤壁之战,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刘备的蜀汉,这些表明吴氏与陈氏的合作不仅对刘氏的影响不同凡响,而且对陈氏吴氏的共同成功也很重要,所以陈完后裔孙权,虽然占据了古代吴楚越的地盘,但在建立国家自立为王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将国名选称为吴国,而不是楚国越国,孙权自己也称为吴大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