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26|回复: 0

福建永定县志中的1960年大饥荒(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308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893
发表于 2010-1-5 16: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勤俭的客家人为防御外敌所建的客家土楼

全文长,见「永定县情」官方网站

永定「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三年困难时期

摘录一部分:

由于层层贯彻以上决议,并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致使永定国民经济在1960年遭到极大的破坏,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1.耕地大量抛荒,粮食减产,牲畜数量急剧下降

1960年,全县抛荒耕地达4万亩,其中峰市公社抛荒8155亩;实收粮食40890吨,比1958年的62575吨减少21685吨,下降34.65%。生猪存栏1.46万头,仅为1958年7.86万头的18.6%。耕牛1.1万头,比1958年的1.9万头减少8000头。

2.人口外流,劳动力减少

部分群众迫于生计,独自或全家离县出走。1960年,全县外流人口5129人。其中劳动力4551人,占全县劳动力的5.8%。

3.引起人口非正常死亡

由于粮食减产,牲畜数量减少,加上粮食征购任务繁重,城乡副食品供应紧张等多种原因,1960年永定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开春后,黑市交易的猪肉每斤13元,大米每斤4元。食堂的口粮标准是:劳动力1天8小两(16两制,下同)大米,半劳力和无劳力(老人和小孩)6小两大米。政府号召「瓜菜代」,但是瓜菜是有生长期的,「代」一次后要20余天才能长出来,况且分给各家的菜地又很少,于是只好上山挖野葛、硬粄头,摘嫩山苍树叶等野生植物充饥,很多人因此得了营养不良性水肿病,并导致非正常死亡。1960年患水肿病的11727人,共死亡9116人,占全县总人口4.2%。其中1~7月死亡6941人,占全县总人口3.2%。最严重的合溪公社死亡人数占全社总人口7.8%,城关公社上下斜大队死亡人数占大队总人口23%,合溪、城关两个公社死亡绝户136户。当年全县总人口203756人,比上年214155人净减10399人。这些严重后果,造成群众思想混乱,人心惶惶,生产情绪低落,破坏了党同群众的关系,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受到了严重损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30 2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