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21|回复: 0

原飞虎队员秘密旧照:记录抗战时期重庆真实生活场景

[复制链接]

21

主题

414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坐看雲起

积分
11709
发表于 2010-6-29 14: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重庆晚报

[color="Navy"]65年前的重庆色彩是个什么样子?近日,豆瓣网、天涯网站论坛等上面的一组彩色的老重庆照片,引起众多网民注意。32张彩色老照片,展示了重庆抗战时期重庆街景、市民生活等方面。

  记者辗转找到这组照片拍摄者、原飞虎队员——美国人艾伦·拉森的朋友,揭秘照片背后故事。

  真实记录重庆街景

  短短几天,天涯重庆论坛这组老照片跟帖达4页,评说几乎都是“珍贵”。

  摄影家易行说,陪都时期老照片几乎都是黑白色,彩色照片凤毛麟角。这组老照片还原了一个五彩的陪都。

  照片记录着一个个历史镜头:抗战后重庆“庆祝胜利”,白市驿机场的P-51战斗机,洗衣打水的美国士兵,以及重庆街景和市民生活场景。

  这组照片再现了陪都时期重庆瓦房、泥地,生活气息浓厚。比如,在街上,一个年轻的美国士兵正在看一个饭店的招牌,有米粉、煎包、卤菜等;一个妇人从朝天门码头下船,坐在滑竿上爬陡峭的梯坎;一条商业街两旁的店招,分别挂出“空前贱卖”、“八折拍卖”等大幅广告语。

  照片除了记录化龙桥、临江门、解放碑等繁华闹市外,还有大量美军士兵生活及白市驿空军基地的情景。

  三峡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石丽敏称,重庆图库没有这批照片,也没有类似照片。这组照片十分珍贵,对研究飞虎队、研究抗战胜利都有重要价值。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说,二战爆发,重庆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指挥中心,云集大批外国人,西方最先进照相技术传入,重庆是世界上最先有彩色照片的城市之一。

  


  
这组照片署名作者是艾伦·拉森和威廉·迪柏。



  记者辗转查找,发现这组照片来自一本刚刚出版的书《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属首次披露。所有照片是艾伦·拉森两人用柯达相机拍摄,时间是1945年8月6日~10月5日。

  通过出版该书的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编辑金嵘,记者联系上这本书的作者——艾伦·拉森在中国的一位朋友。据悉,艾伦·拉森居住美国,现在快90岁了。照片的另一拍摄者、他的战友威廉·迪柏已于2004年1月31日去世。

  1944年,艾伦·拉森进入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来到中国,后被调遣到照相勘测中队,负责照相勘测绘制地图。抗战胜利时,他正在重庆,得知胜利的消息,他和战友威廉·迪柏放声大笑,大家疯狂庆祝,甚至有人朝天鸣枪庆祝。

  艾伦·拉森还拍摄了在白市驿修机场的劳动者,他赤着脚,挑着泥土。他说,此前自己认为中国劳工都是贫弱无力的人。但和他们接触了,才认识到他们强大、能干,为了国家,他们在艰难的条件下,长时间工作,还冒着生命危险——因为飞机降落时不时会滑出跑道,会撞到在一旁工作的他们

  


  
    在这组照片中,3张人物特写照片特别引人注目:一位路边休息的力夫、一个抱洋娃娃的小女孩和一个背着背篼的小男孩。艾伦·拉森老人至今还挂念着他们。


  路边休息的力夫看上去十四五岁,穿着草鞋,坐在石梯上,皱着眉头,对着镜头憨笑。背着背篼的小男孩年龄稍小,赤脚,在一堆废木料中,同样冲着镜头笑。抱洋娃娃的小女孩约四五岁,扎小辫,着白裙,脚穿皮鞋,一脸欢欣。

  艾伦·拉森曾数次飞越驼峰,辗转在昆明、成都、重庆等地。他介绍,那个洋娃娃是从国外寄来的,他本打算送给昆明的一个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时,他已到了重庆。当时他听说空军总部附属医院一个护士有个可爱的女儿。于是,他和战友联系到那个护士,将这个洋娃娃送给了她的女儿。

  艾伦·拉森曾表示,照片中的力夫、背背篼的男孩和那个小女孩,如果健在,估计也是七八十岁的人了。他希望有生之年还能与他们见见面。2007年,艾伦·拉森曾到过中国上海。因为年岁已高,他没能来到重庆这个当年他深爱过、战斗过的地方。(本组图片来自豆瓣网,威廉·迪柏、艾伦·拉森 摄)

  


  
白市驿机场上的战斗机。



  


  
威廉·迪柏坐在机场工地的碾子上。



  


  
在路边休息的小力夫。


  


  
背背篼的男孩。



  


  
1945年8月庆祝抗战胜利的重庆街道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8 09: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