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06|回复: 0

中科院院士呼吁:警惕纳米材料毒性效应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7046
发表于 2010-9-24 05: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科院院士呼吁:警惕纳米材料毒性效应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9-23

纳米材料的尺寸接近单个原子或分子的大小,因而具有许多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如极高的化学反应活性、优良的导电性能、独特的光学性质、极强的机械韧度等,在材料、生命、信息、环境、能源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使用化妆品、体育用品:普通人群对纳米材料的暴露途径

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产生优越的材料性能的同时,其潜在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在考虑纳米材料的风险时,既要对它们的毒性有科学的判断,也需要对纳米材料的暴露途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是因为,只有在毒性和暴露共存时,才会有风险发生。纳米材料首先在原材料生产场地被制备生产。在这里,从事生产的工人长时间地暴露在高浓度的纳米材料氛围中,暴露的途径主要是呼吸和皮肤接触。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材料可能被排放进入环境。同样地,在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从而生产工业品和生活用品的过程中,工人们也会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等方式暴露于较高浓度的纳米材料。生产过程也涉及废弃材料的排放。作为终端使用者,普通人群对于纳米材料的暴露途径,主要是通过使用化妆品和体育用品等皮肤暴露。这些日常生活用品,最终也成为废弃物而进入环境。

进入空气、土壤、水体:纳米材料可发生环境转化

纳米材料进入空气、土壤、水体等环境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称为环境过程。由于纳米材料比常规大气颗粒物的体积小、质量轻,它们在大气中的沉降速度较慢,可在大气中悬浮几天至几个星期,因而扩散距离较远。基于同样的原因,纳米材料可以穿透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因而比常规颗粒物具有更大的迁移范围。由于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它们显示出强烈的吸附能力。在扩散、迁移过程中,能吸附大气、土壤中存在的一些常见化学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农药、重金属离子等。

另外,在光照或高温等条件下,纳米材料自身可能发生形貌、成分的变化,还可能在其界面催化化学反应,将表面吸附的化合物转化成其他物质。在土壤和水体中,都存在大量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纳米材料被这些生物体吸收后,有可能在体内富集浓缩,使体内的浓度远远高于环境暴露的浓度。纳米材料也可能经过生物体内代谢酶的催化,转变成一种新的物质。由此可见,经过一系列环境过程后,原始的纳米材料可能自身发生变化,也可能会导致与之接触的其他物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是风险评估中需要考虑的。

粒径越小越难清除:认清纳米材料的毒性

除了暴露途径和环境转化之外,还需要认清纳米材料的毒性。科研人员往往从职业病、动物模型、细胞试验和生物靶分子等层面研究纳米材料的毒性。职业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空气中的超细颗粒物(包括人工合成的和自然界存在的纳米颗粒物)与人体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和死亡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有研究直接证明,吸入的超细颗粒物比同一成分的微米级颗粒毒性更大。粒径在7―10纳米范围内的超细颗粒物在动物呼吸系统内有很高的沉积率,粒径越小越难以被清除。以富勒烯(纳米碳)为代表的一些纳米材料,吸入后会引起肺部的炎症反应,而且容易向肺组织以外的器官转移,甚至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在毒性机制研究中还发现,碳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和免疫毒性。另外,在许多水生动物中,也观察到了富勒烯和纳米银的毒性效应,表明纳米材料对水生态系统有潜在的风险。

总的来说,有关纳米材料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及其风险评估,在国内外都刚刚开始,是一个新诞生的交叉学科领域。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估涉及它们的环境过程、暴露途径、体内分布、毒性机制、剂量关系等因素,许多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0 00: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