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18|回复: 0

【人生感悟】包容的智慧 文/智真

[复制链接]

0

主题

2792

回帖

4120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120
发表于 2010-10-2 11: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1]【人生感悟】包容的智慧

【新唐人2010年9月24日訊】包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无私的气度和博大的胸怀,是一种智慧和境界,这种境界源自于人的道德修养,来自于人的内心“善良、慈悲、仁爱”的自然流露。

包 容的精神为历代圣贤所推崇,在传统的道、儒、佛家文化中多有论述。如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是指有淳厚的品德才能包容万物,并能与大道相应,而 大德的范式就是道;老子还说:“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意思是大江大海之所以浩渺深渊,是因为它们善于居下位,以接纳涓涓 细流,而成为水中之王者。孔子说:“宽则得众”;《尚书》中说 “有容乃大”,认为有容量的才能称为“大”,所以,大地、大山、大川、大海等都带个“大”字,表明它们有无比深厚的兼容品质。佛家讲“ 一念境转”、心中常存“ 感恩”、“ 善解”和“包容”,慈悲心怀,才能包容万有,心怀有多大,包容的世界就有多大。

包容是谦逊、虚怀若 谷的品德。世上的人们性格不同,个性各异,对事物的见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之圣贤充份尊重他人的见解,遇事为他人着想,从善如流,为后人做出了楷 模。如西周时,周公辅佐成王,励精图治,思贤若渴,前来投奔的人非常多。他有时候洗一次头,几次握着散开的头发去见客;吃一顿饭,也数次吐出含在嘴里的食 物去接待客人。即使这样,犹恐怠慢、埋没了来投奔的贤士。周公以“握发吐哺”的精神使天下人心所向,四夷宾服。周公告诫自己的儿子伯禽说:“圣上让你治理 鲁国,你一定要谨守谦恭啊!要知道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也 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则要使他滋润不枯,就象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了他的缺陷;而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 虚的人啊!”再如唐太宗不仅虚心纳谏,而且勇于求谏,真正做到了闻过则喜。他包容了魏征等人的犯颜直谏,宣扬别人的善言,目光高远,集聚全天下人的智慧, 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和盛唐文化的繁荣。

包容是宽恕待人。包容他人曾经的过失,是允许别人有过错,但并非不辨是非,而是“知常明”和 “上善若水”,是促其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如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廉颇恃功对于封爵在自己之上的蔺相如很不服气,而蔺 相如对廉颇的羞辱退让再三,是因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不计较个人得失。蔺相如对自己左右的人说:“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这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危。”廉颇知道后很惭愧,便负荆向蔺相如赔罪说:“我是个粗人,气量狭 窄,不料您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蔺相如连忙扶起他说:“不敢当啊!咱们两人都是国家重臣,一起为国家出力,老将军能体谅我就足够了, 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两个人从此成为莫逆之交,秦国因此不敢窥视赵国。

包容是以德感化他人,体现出一种关怀体谅,是以严律己和以宽待 人。如明朝时的杨翥,平日持身谨慎,有一天晚上做梦,梦到自己在一个园林之中游览,顺手就摘下了树上的两颗李子来吃。醒了之后,他就痛责自己说:“这是因 为我平时对于义和利认识不够清楚的缘故,才会在梦中梦到了偷吃人家园子里种的李子啊!”他从此更加严格修身。他的一位邻居,每逢雨天,便将自家院子里的积 水排放到杨翥院中,家人告知杨翥,他却劝解家人说:“ 总是晴天的日子多,落雨的日子少。”邻居知道后被杨翥的忍让所感动。杨翥任礼部尚书时,有一次他家宅院的地基被一位邻居占去三尺,家人为此与对方发生争 执,并希望杨翥出面干预,而杨翥一笑了之,并提笔写诗作答:“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成两家墙,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让三尺又何妨。”杨翥的礼让、谦和的气 度,感化了邻居,非但不再争执,反而主动多让三尺,形成一条六尺宽的胡同,“六尺巷”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包容是善的力量,它能拉近人 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善彼此间的关系。古语说“厚德载物”,因德是无私的、最可信赖的,是万物皆可亲可近的媒介,这种德越淳厚,就越有承载性和包容性。因此 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不为利欲所动,同情、爱护和帮助他人,心里总是装着别人的安危,唤醒、偕同他人一道行善、实践道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9 03: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