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58|回复: 0

周晓辉:鲁迅的文章该不该被剔除?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51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16
发表于 2010-10-9 11: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网上的一则新闻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少。原来,继2006年北京更改中学语文课本后,今年新学期伊始,一些名家的作品亦从江苏出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消失,其中便包括鲁迅的《药》、《阿Q正传》和《纪念刘和珍君》。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上述三篇文章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因为只要在大陆上过中学,就必然要学习这三篇。鲁迅所描绘的那个“吃人”的社会和麻木的国民想必很多人还记忆犹新,想必很多人亦记得当年自己的老师是如何进行“新旧”社会的对比的,如何“吹捧”鲁迅是“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是“民族魂”,是“反封建反迷信反独裁”革命中“骨头最硬的”的人,也是“最了解中国的两个半人中的一个”。

自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鲁迅是现代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大家”。曾经的我亦不例外。记得当年自己上大学后,为了研究鲁迅,还将其所有作品找来研读。但不知为什么,内心就是不喜欢。因为其尖刻?其晦涩?其阴郁之气?或许是让他一生痛苦不堪的“驱赶不散的鬼气和毒气”?

后来读了散文大家、并曾与鲁迅发生过笔战的梁实秋先生的《关于鲁迅》,才多少明白了自己不喜欢鲁迅的原因。梁先生是如此评价鲁迅的:“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地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曾经收入中学课本的上述三篇文章就是如此。而且因为“他没有健全的思想基础,以至于被共产党的潮流卷去,失去了文艺的立场。”

梁先生还认为鲁迅的文字“简练而刻毒”,但作为一个文学家,不应只是谩骂,而应有积极的思想。然而,鲁迅除了消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而且个人攻讦的成分太多,宅心缺乏仁厚,缺少文学家所应有的胸襟。对于《阿Q正传》,梁先生认为这是其最好的短篇小说,但不认为阿Q是典型的中国人的代表。

对于梁先生的看法,我是赞同的。事实上,阿Q的劣根性、《药》中华老栓的愚昧,虽然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在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中并没有典型意义。然而,鲁迅却将这五千年的文明史总结为两个字:吃人。于是,“反封建反迷信反独裁的先锋”、“新文化的旗手”就这样在仇恨心理的土壤中成长起来了。中华文化吃人?这岂非贻笑大方?中华传统文化一向教导人要遵照“仁义礼智信”行事,万不可放纵人的劣性,但到了鲁迅生活的时代,人心变坏,不再听从先贤的教诲,导致道德下滑,所以才出现了许多丑恶之事。罪在世人,又怎能将罪责推在中华文化身上?而全盘否定了中华文化的鲁迅又何以堪“民族魂”?

看一看十七世纪葡萄牙来华的传教士安文思笔下所载,就知道鲁迅笔下“吃人”的中华文化曾经如何让外国人羡慕。“中国的版图极其广大,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语言文字优美,中国的典籍丰富,中国人有礼貌也有教养,中国水运便捷、公共工程完善,中国工艺制造精美,中国物产丰富,中国圣人孔子影响巨大,中国政治发达、君主伟大,北京之建筑相当宏伟。”

而作为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作家,在对国民性进行批判时,如果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正的方向,只是一味地批判、埋怨,那么就会造成消极的后果,即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人的“劣根性”,认为中国人低等、愚昧、自私、狭隘等。可以说,鲁迅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是比较缺乏的。在他讽刺嘲弄、谩骂攻击的同时,胡适、蔡元培、傅斯年等大家却在揭露黑暗的同时,勾画出了光明的方向,并身体力行。鲁迅给予读者的除了阴郁、抱怨外,还有什么呢?

再想一想,有多少人不是拜鲁迅所赐接受了“旧社会是黑暗的”?进而否定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又有多少人如阿Q般学会了精神自我麻痹?当人们带着鲁迅所赐的“有色眼镜”回望中国古代社会、评价自己的同胞时,看到的又怎能不是丑陋和黑暗?

虽然鲁迅死得早,但鲁迅的怨气和“鬼气”还是遇到了一个“知己”,那就是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的毛泽东。虽然二人从未见过面,但毛却说“我的心和鲁迅是相通的”。他们通在哪里?

毛所代表的共产党宣扬的是暴力革命,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声称中华文化是“吃人”的鲁迅则要与其彻底决裂,也就是彻底否定传统社会的人伦道德、行为规范、善恶标准等。两个具有仇恨心理的人怎能不心意相通?这也就难怪共产党要把鲁迅树为“思想文艺界旗手”,也就难怪文革时“革命小闯将们”将其视为精神教父。文革时除了毛语录就是鲁迅的教导,这不正是因为二者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有着共同的仇恨毒素吗?而那些在“斗私批修批林批孔”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今人,又怎能懂得什么是“仁义礼智信”?社会道德怎能不一日千里地下滑着?

所以,读鲁迅的文章,不仅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产生错误的认知,而且还会因为其消极的、充满暴力的语言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虚无感。就如同其《呐喊》中所描绘的那样,在“虚妄的鬼气”中,人只能在原地等死。

既如此,鲁迅的文章从中学课本中被剔除是件大好事,因为孩子们可以不再被迫感受那无端的仇恨和戾气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24 05: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