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49|回复: 0

記者訪荒山上種參人:養20年巨參自己消失(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65

回帖

3956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3956
发表于 2010-11-3 20: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來源:半島都市報




王學山從草棚下挖出兩棵他種植的人參。


  人參在我國被稱為“百草之王”,其藥用價值被全世界所公認。隨著人類對人參的認知和挖掘 ,野生人參的數量日益減少,現在所說的“人參”基本上是人工種植的。野生人參生活在氣候惡劣的長白山區,在人工種植方面,吉林擁有世界上最優質的人參資源,人參產量占全國的85% 、世界的70%。除了原產地外,我國其他地方鮮有種植人參成功的先例,日前記者卻獲悉,山東青島有人種植人參成功,記者走近這名種參人,揭秘了他種參生活的辛苦和執著。

  ■市民反映

  即墨村民荒山上種人參

  “田橫鎮有人在荒山上種起了人參!”10月30日下午,即墨市工商局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了這個消息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人參是一種很神奇的植物。而在田橫鎮山東頭村人的眼中,種參人更是不可思議。記者來到山東頭村,村民指著村子西南側的登高山說,這三年來,村民王學山經常待在山上,半夜才下山回家,誰也不知道他在山上搗鼓啥。

  登高山上遍布荊棘,供人上山的小路掩蓋在荒草中,荒草、山石和荊棘間,還摻雜著幾株20多釐米高的紅松。記者小心翼翼上山時,一名男子從山上下來攔住去路。他就是“神秘種參人”王學山。

  ■記者探訪

  20餘棵人參安家草棚下

  在記者的再三要求下,王學山帶著記者繼續沿著山路上山,去人參種植區看個新鮮。

  走到半山腰處,記者突然看到,一片荊棘叢中出現一個小棚子。小棚子上面鋪滿山草,支架也是就地取材,用刺槐樹搭建而成。草棚最高處只有半米高,面積足有3平方米大,棚子下的土和周邊的山體表層截然不同,土壤看上去十分松軟、平整。棚子外的碎石中間,栽著七八棵小紅松。王學山告訴記者,這個草棚就是人參的“家”,棚子下面“住著”20餘棵人參。

  為了證實棚子下確實有人參,王學山收胸運氣,朝著大山大喊了一聲“棒槌”後,神情肅穆地整理了一番衣服,虔誠地鑽進棚子里。由於棚子高度不夠,人高馬大的王學山趴在地上,用手仔細挖著身前的土層,很快他就挖開表層,不一會,一個淡黃色的嫩芽出現在面前。王學山神情更加嚴肅,屏住呼吸、放慢挖土速度、擴大挖土範圍,像繡花一樣仔細,一點點清理著土層,十多分鐘後,一棵長滿“胡須”、十分清瘦的人參,被他像捧著寶貝一樣從土里捧了出來。

  ■種參人說

  精心呵護,人參長大了

  經記者測量,這棵人參的軀乾長8釐米,根須最長的則有10釐米。隨後,王學山又在附近挖出一棵同樣大小的人參。

  王學山介紹說,別看這些人參瘦小,三年前自己從東北移植來時,它只有3釐米長,在自己的精心呵護下,它們才長到這麽大。王學山悄悄告訴記者,這個棚子下面還有兩棵人參王 ,自己移植時已在東北生活了15年。現在已18歲的人參差不多和胡蘿卜一樣粗細,今年每棵人參王還開了兩枝花,這在人參種植中十分罕見。

  為了向記者“炫耀”自己的人參王,王學山低聲念叨了幾句後,開始在棚子下再次開挖。這次他的速度更慢,神情也更加緊張。但令人意外的是,他挖了20多分鐘,也沒有發現人參王的蹤影,卻從土中挖出幾塊腐爛的皮。

  王學山閉上眼睛,痛惜而傷感地說 ,在東北居住時,自家曾種植過兩棵20餘年的人參,也是這樣莫名其妙不見了。

  ■講述

  從小就跟著大人挖人參

  今年53歲的王學山是一名地道的即墨人,老家就是與田橫島一灣(橫門灣)之隔的山東頭村,7歲那年因老家生活困難,他們一家搬到了長白山投靠親戚。從小,王學山就跟著大人到山上尋找人參。隨著人參種植技術推廣,青年時代的王學山也跟著他人學起人參種植。但由於自家沒有山林、沒有資金,他只能在家里種幾棵人參。

  16年前,王學山搬回了即墨。13年前,他從東北的朋友那里弄到了一些人參種子,開始在自家院子里種植人參,但播下的幾百粒種子無一發芽 。當時由於家里的經濟負擔很重,王學山只好暫時藏起自己的人參夢,出海打漁、擺攤賣水果、下地乾活。2008年春天,王學山再次打起了種人參的念頭 ,並到東北認真學習了人參的生活習性:不能見陽光,不能澇旱 ,既不能讓雨任意淋,還需要一定水分,喜歡生長在陰冷的環境里。另外,人參在生長中,必須有紅松或白松的陪伴,否則環境和溫度再適合生長,人參也不會生存。

  這次去東北,王學山購回了千餘棵人參苗,朋友還送給他兩棵“人參王”。回到即墨後,他在登高山的後坡上開闢了種植場,由於山上的樹不高林不密,無法給人參擋住陽光,他用樹乾和茅草,給人參搭了多個“草廬”。擔心棚子太高照進陽光,他特地把棚子的高度降到不到半米,自己進出棚子需要“匍匐前進”。把草廬地下的碎石清理走,只剩下松軟的泥土後,他栽上了人參。為了讓人參不缺少水分,高處流來的雨水還能及時排走,他特地把這些泥土堆積的高於旁邊的地面。

  擔心人參在山坡上“寂寞”,王學山又在草廬周圍等地清理碎石,挖出一個個小坑,栽上從東北移植而來的紅松樹。人參在新家落戶後,為了嚴密監控人參的長勢,加上山上野鳥多,還有村民上山放牧等,王學山一天到晚上山看護,有時每天只抽時間回山下300米遠的家一趟拿飯,晚上披件大衣,蹲在石坑里看護人參。直到深秋人參葉子墜落,軀乾深深藏進地下,他才能減少看護時間。

  ■傳說

  人參有靈氣見人會逃跑

  王學山從小就跟著大人到山上尋找人參,也聽到了許多關於人參的神奇傳說。他說,小時候跟著家人一起找人參時,每當發現一棵人參,大家就會十分虔誠地給人參系上紅頭繩,並禱告一番。隨後,用木頭削成工具把人參從土下挖出來,任何細微的根須也不能弄斷、殘缺。當時紅頭繩可是稀罕物,王學山對大人們的這種鋪張浪費行為很不理解。大人們告訴他說,傳說中人參是很有靈氣的寶貝,一旦人類靠近它,它就會察覺,並很快逃跑。但只要用紅頭繩拴住它們的枝葉,人參娃娃就不會再離開家。

  就在16年前他準備搬回即墨前,他在院子里種的兩棵人參竟不見了。有養參人用傳說安慰他說,人工種植的人參仍有靈氣,也會逃離險境保護自己。而這次,讓王學山沒有想到的是,與他朝夕相處的人參又一次“逃跑”了。

  ■揭秘

  種植移山參成功的不多

  “這是移山參!”10月31日下午,記者帶著王學山在登高山上挖的兩棵人參,來到即墨市的亞泰國醫堂,找到正在這里坐診的執業中醫師、執業中藥師王巢聖進行鑒定。王巢聖介紹說,人參主要分為野山參、移山參和園參,野山參是在山林中自然生長而成,移山參則是在山林中育苗種植而成,或從山林中移植到別處的山林中,園參是在山下的土地里種植。

  他還介紹說,自古以來人參就是“聖藥”,多少年來,人類一直在不懈探索人參種植的路子,並流傳著許多神奇的傳說,例如王學山的兩棵人參王消失,其實是在死亡腐爛,並不是什麽人參娃娃逃跑。自從園參種植技術成功並進行有效養殖後,這一大自然孕育的瑰寶才被普通居民享用 。移山參因對環境要求太嚴,就是在原產地也很少有人能移植成功。不但在青島,就是在全國,除了原產地目前還沒有種植移山參成功的消息。
4心包經.jpg
xin_32311070308499064368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1 05:3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