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18|回复: 0

【须弥山石窟】被人遗忘的文化瑰宝(组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6925
发表于 2011-3-9 15: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须弥山石窟】被人遗忘的文化瑰宝(组图)        

作者:水瓶座     

【新三才网讯】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西北寺口子河北麓的山峰上,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史上的一笔重要的遗产。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西北寺口子河(古称石门水)北麓的山峰上,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

须弥,是佛教典籍中的专用术语,通常认为是宝山的意思。须弥山是梵文的音译,也可称为须米楼、苏弥楼、须弥楼等,意译“妙高”、“安明”、“善积”等,指印度传说中的佛教名山。





须弥山所在地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由古长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经之地。此地原是古石门关所在地,在这里建石窟群有他的地理优势。“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堵塞,原州陷于吐蕃前后约80馀年。丝绸之路的衰落逐渐使这里与外界中断趋于闭塞,须弥山从此被人们遗忘。

石窟所在的这一带重峦叠嶂,松柏青翠,岩石嶙峋,流水环绕,景色秀丽。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古时,山下的寺口子河被称为石门水,水上曾设石门关,成为丝绸之路东段的重要孔道,也是中原汉王朝与西域各少数民族争战与修好的重要关防。如今,关址已当然无存,但分布在八座山崖上的石窟,仍然焕发着艺术的光辉。

关于须弥山大佛造像,还有十分精彩的民间传说。段宝林、江溶先生主编的《中国山水文化大观》里,记载了这些传说故事,精彩绝伦,的确让人们神往。



根据石窟的形制和造像的风格来判断,石窟大概始开凿于北魏晚期,经隋、唐陆续开凿而成。根据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的重修碑文记载说,唐代称为“景云寺”,明代改称“国光寺”。原有石窟130多窟,并有地面的建筑寺院,现保存较完整的有20 多窟,分布在当地群众称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的五个山峰之上,蜿蜒长达2公里。其中北周造像最为精美,在全国造像中是佼佼者。隋代的造像风格淳朴,唐代造像面形丰满,表情安详。最高大的一座释迦牟尼坐像是唐代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前雕凿的,高26米。此外还有宋、西夏、金、明等各个时代的多处题记、碑刻,是我国石窟艺术的重要遗址之一。

须弥山石窟不像敦煌、云岗与龙门石窟那样,石窟几乎都开在临川的一面峭壁上,使人一览无馀;而是随着山势的起伏变化,或临川而开,或雄立山巅,或蔽于山凹,东一点,西一片,上上下下、隐隐显显,富于变化,耐人寻味。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



须弥山最著名的造像,就是通常称为第5窟的大佛楼大佛造像。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大佛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仪态端庄而安详,气宇轩昂。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佛像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两人高,一只眼睛足有一人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温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冈第19窟大坐佛还高7米多,也比河南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高,是全国大型石窟造像之一。

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这完全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站在大佛的脚下,看佛的双眼,穿越千古,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眼前似有云雾缭绕,耳旁隐听山泉叮咚,山石雾松组成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山水画卷。这里地势开阔,视野辽远。站在大佛前凭栏相望,古战场上山川依旧,令人茫然生无限思古之情。

51窟那种群体造像气魄雄伟的氛围,也叫人惊羡不已。第51窟开凿于北周,素称“须弥之光”。石窟开凿在一座小山包上,将山包整个凿空,辟出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个部分,是须弥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窟中6米多高的佛像姿态优美,雕作手法纯熟,代表了北周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仰面环视,淡淡的白光从洞口撒进来,映出四壁雕像流畅的线条和高大的体量,使人有置身极乐世界的神秘感。



石窟艺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契而不舍的精神及灵光闪烁的创造智慧,是佛教文化留给我们后人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史上的一笔重要的遗产。
20100911-shikuu01.jpg
20100911-shikuu02.jpg
20100911-shikuu03.jpg
20100911-shikuu04.jpg
20100911-shikuu0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 09:3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