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39|回复: 0

二、各具特色

[复制链接]

5

主题

16

回帖

12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5
发表于 2013-12-2 1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衣、食、住、行、用
說到衣、食、住、行、用,很多人覺得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沒什麼可說的。實則不然,在現代社會,這些你可以單純從技術角度去衡量,在古代可不是這樣,而且差異可謂差之天地。
先說住,為什麼先說住呢?因為不管吃也好,行也好,都要以住(家或工作場所)為依托而展開,而且住是一家最關鍵也是投資最多的地方。古人認為如果把家安頓好了,不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解決了,也決定了許多問題甚至一生能否走向美好的方向。
現代建築常常看重的是外觀、質量、功能,關注的是外在的生活質量,能否方便、舒服,對建築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少關注,僅僅是近些年才注意了一些問題,諸如漆料等是否有毒,石材等是否有輻射,僅此而已,極少去想更深的問題,比如建築的地理位置(古人稱風水),建築的結構(古人稱營造格局)等。這些在古建中卻是優先考慮的問題。
因為現代的建築是從西方學來的,叫建築學,他只對建築本身進行研究,而很少考慮其與人、環境和與此有關的其他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利弊。所以導致了許多所謂現代病“樓宇綜合症”“病態樓宇綜合症”等。他們把它歸結為化學污染;通風或空調系統出問題引起的細菌、霉菌等引起的感染、過敏等;樓宇內濕度變化引起的症狀等。總而言之,都是表面的原因,跟建築自身和相關的問題沒有關係。
這種認識問題的方式導致許多事情一直得不到解決,對那些產生更奇怪影響的建築更是談虎色變,退避三舍。其實這都是其對我們所存在世界的認識層次局限所致。比如說在建築上我們不能孤立的看問題,為什麼古人經營宮室、駕造舟車、設置器皿(還不只限於建築)講風水、占卜等等。實際上還不只,還有一家一國的因果循環、朝代更替等更高的。
不論是風水還是占卜,無非都是利用的我們眼所見和眼不見的各個方面互相影響的因素來得出最佳方案,而它們也是根據中華文明中典型的一類特點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剋、因果循環的理來推演算出。
這個世界有天地、男女、寒暑、陰晴..,還有正反、是非、善惡、里外..,哪一樣不是反映了我們這個世界的變化?哪一個又不在其中?小到我們的一思一行,大到星河的運行。大多現代的人不承認,不承認沒有關係,但是你不能不住房吧?不能不得病吧?不敢保證都是風調雨順、家室安寧吧?或者說人都要生老病死但是誰都想在這個過程中盡最大可能避掉不好、增加利處吧?如果這都與你有關,真的會給你帶來實質的變化,那你又會不會冷靜下來好好去想想呢?常言道:無利不起早。如果連這也打動不了,我建議就不要看這本書了。
雖然一切都在運動,但是風水、占卜等這些確是相對不動的,在一直起著作用。先說說天,以前沒有發現宇宙中那麼多種宇宙射線所帶來的輻射和物質時科學認為星空中沒有什麼、沒感覺出來有什麼變化,那時是極力否定星相、占卜的,認為是胡說,不認為它們有什麼關係,到了現代科學家發現了許多射線、宇宙中的物質、能量和解釋不了的現象,這時才羞羞答答承認宇宙中的變化會給人類帶來變化,但是也僅限於他們發現的和已經造成的影響,那些還沒有發現的、即使發現了但是還沒有顯現出所帶來的影響的一概不承認,又陷入它自己給自己下的套,現在來看它是走不出那個怪圈了,也就這種水平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他們現在發現的東西是在這種水平發現的,就像我前面說的,象物時期也好、象人時期也好,他們都理解不了象天時期的社會狀態和那時出現的現象,反過來說在象天時期看後面這些時期卻能知道為什麼是這樣的,就像大學生看小學生是一個道理。
用另一種方式說明,比如說星體和宇宙空間充滿各種射線,這個星體的射線對你來說是好的,另外一個星體的射線可能就是不好的,或者說某一星體在這一時刻它對你的影響可能是好的,這個星體在另一時刻對你的影響可能就是壞的,比如曬太陽是有好處的,曬多了就有可能皮膚發生病變,如果趕上太陽的強烈活動那一時刻甚至可能是致癌的。所以它是相對變化的,當然也都是有原因的,是上下對應的,不是無序的。
這是我們能知道的,我們不知道的呢?又會起什麼作用?天上是這樣,地上和地下呢?還有貫穿於這些的,可以說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但是在中華文明的史前時期遺留下來的河圖、洛書等等這些卻能應用和解決這些問題。
他為什麼能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在史前時期經過了久遠的積累,而且從發現的史前遺跡來看他們遺留下來的東西都遠高於現今的文明,中華文明他的發達成度不僅在於我們能理解的,也在於我們不能理解的,到今天沒有人公佈河圖、洛書、太極、八卦等等這些東西是怎樣用並且是如何起作用的(那些真明白的人根本就不說),可是這沒有阻擋了在史書的記載中無數次的應驗,任何懷疑和攻擊他的人都會被擊敗,因為無數的史實是無法否定、超越的。整個歷史史書中有相當大部分是在記述這些事實的,而且這些在我們現今的人中許許多多都曾經經歷過,怎麼去否定、去超越呢?
說到現在,我們要改變一個觀念:“有人就會說了,哦,看史書真是這樣的,原來這些也是科學呀。”我想許多人甚至包括我在內就會不由自覺的這麼想,這與其說是我們的慣性思維,不如說是被洗腦後的所謂自覺。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還沒明白哪裡出問題了。就是那個“科學”出問題了,無論中、外幾乎人人都被“科學”綁架、洗腦了,出現什麼現象都用所謂“科學”的那套標準去衡量,已經形成自然而不自知。是不是符合“科學”標準的就是對的,不符合就是錯的呢?“科學”本身能定義對錯嗎?如果有一天我們超越了那個所謂“科學”的範疇,那“科學”又是什麼呢?上古時期沒有“科學”,我們的先人那麼長壽,而有了“科學”的現代人卻需要吃大把的藥來維持;上古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沒有受到污染,而“科學”治理的現代社會兩種環境幾乎成了大規模毀滅人類的屠宰場。你說“科學”是對的還是錯的?騙子也能短暫的蒙蔽你的心智的,不能看眼前的這一點。當歷史無情的向前演進時,不能持久的一切都會表露出它真實的面目而不在於你願不願意承認。
所以我們現在不能用“科學”來衡量他,也衡量不了,那用什麼呢?我們要用更高的認識來衡量他,也就是中華文明的天人合一的層面來認識,這樣才能還原他本來的樣子,它蘊藏的精華。
生命的形態雖然無以計數,但他們都有共同感:就是一切都是相通相連的,一切都是被道德製約的。
天上的群星雖然我們感覺遙遠,但他的排列和運動對應著我們人間,或是射線、或是各種場(電、磁、力等等)、或是隕石、或是“火焰”(太陽磁暴)、或是我們還不知道的力量,作用於人、作用於花草樹木、作用於山川河流。地上與地下(地上與地下的水、脈、風、氣等等)的一切也同樣對其他部分起著作用。其實為了說明白才這樣說的,實際上一切是一個整體又各有特點、無限豐富,整體是不能割裂而存在的,就像一個完整的人不能把他的每個部分割裂而獨立存在一樣。
不僅是經營宮室,駕造舟車、設置器皿等等都是一樣的,營造一個適合每家、每戶以致縣、州、朝廷的極大環境。都在這個範圍內趨利避害,達成最大限度的與一切和諧共生。
舉例說,我有一個朋友以前是做韓國生產的保健品生意的,做的主要是各種墊子,他們的產品是韓國人按照中華古老的陰陽、五行、風水等理論研製成的,它可以測出地下水脈是否適合人居住選擇居室的營造位置,已有居室的如果室內水脈不適人居住可以用他的墊子避掉,使之變成對人體有利。他有一個像老式電視天線的儀器,能測水脈是否有利。經過長時間的測試,在許多居家確實得出了和他所宣傳的效果一致的結果。主要是原先居家總是出現一些病症的家庭用過後病症大為減輕或者消失了,這確確實實在我們的眼前發生了而且得到用戶的認可。因此後來有許多仿冒品牌流入市場(如果不是真的也不會有很多人仿冒)。
從這一點上說中華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陰陽、五行等文化你就不能說是瞎編亂造,而是真有其能,是真實的,是超越所謂現代科學的,實際上還遠遠不止這些。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看到現代科學也有這樣的認識和工具能夠達到如此的能力。而那些嚴格按照古代制式所成的宮室、車船、器皿等等它所具有的對生命的益處更是不可限量。在歷史上,我們沒有看到有所謂的現代病,到現代五花八門什麼問題都有,吃、穿、住、行、用幾乎沒有一樣是能夠持久的、安全的。內外因素都有而外部因素許多就是這些導致的。
現代的樓宇營建的時候,有多少人去考慮按中國的陰陽五行選址了(在中國有一些人是相信的,他們還是利用了這些,選址倒是用了一點,但制式是現代的,用現在的話說他不匹配,古語說叫四不像,當然它就起不到完全作用)?有誰想過建築、車船等使用時怎樣避掉這種不好的因素?在宅邸和居住的人有問題(包括病)時,又有幾個人想到有宅邸的因素?
當然,內外部的因素是一體的、互相影響的,事情也並非一成不變。太上曰:“禍福無門 惟人自召 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在這些方面也是這樣。
雖然外部的因素是相對穩定(不是固定)的,但古人還講因果循環、因果變化,還講善惡有報。我們做題,條件變化了,結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條件如何變化,怎樣解題,能否解題,又關係是否及格、是否升學、是否如意...;我們處事,遞給你把利刃,切菜削瓜當為益器,殺人取命當為凶器,其器未變,其果不同;我們行路,走錯在所難免,怨天尤人者,或許氣由心生,方寸皆亂,錯上加錯,心力皆傷。笑己自嘲者,或許沿途隨性,觀風歷景,得遇佳人,心曠神怡。三者皆證,其變無刻不生。
宮室、舟車、器皿也一樣。以前有一個五虎護羊的故事,有一個楊姓員外,心底慈善,為葬同樣是善人的父母請風水先生擇地,因在福地不願害到鄉鄰,自選一塊五虎擒羊兇地而不知,風水先生因不耐煩明知不可卻胡亂應承,但終因良心不安三年後到楊宅勸其改地移葬,可不想看到的是家業興旺的大宅,大惑不解從觀兇地,此地已在各種作用之下由五虎擒羊變成五虎護羊,成為旺風旺水的福地,反觀楊員外根本就不知這裡的玄機,只是慈照常、善過往,可周圍的一切都變化了,成為有利的格局。
從這點可以看出“天道無親 常(恆?)與善人”,怨也好,利也罷,知與不知,天與之。這就是為什麼上古之人衣、食、住、行、用不繁就簡、應天福成、不強調外物而自豐的原因。現在的人說是那時不發達,不知或不會用風水,其實不是,是根本用不著,其心在道,天必佑之,其他的就顯得多餘,就像醫藥沒有用就不用,也不讓他出現,用時自現。
住是如此,其他的呢?
衣(服)隨禮樂,禮樂束形,反作於心,校心歸善;食取五穀,穀類五行,順於陰陽,其滋近道;行必逢時,時辯凶吉,凶吉在律,律在理中;器(用)有度量,不可僭越,持守遏欲,災消德存。
衣冠彰天--禮樂之興
大道偏廢,禮樂興。老子曰:“故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 忠信之薄 而亂之首 前識者 道之華 而愚之始。 《易》曰:“黄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蓋取諸乾坤(上衣下裳 乾坤之象)。” 傅玄《裳铭》曰:“上衣下裳 天地则也 服从其宜 君子德也。” 《尚书·益稷》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 日 月 星辰 山 龙 华虫 作会 宗彝 藻 火 粉米 黼黻 絺绣 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作服 汝明。”太史公曰:“餘至大行禮官 觀三代損益 乃知緣人情而制禮 依人性而作儀 其所由来尚矣。”《易》曰:“雷出地奮豫 先王以作樂崇德 殷薦上帝。” 《禮記》曰:“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動 物使之然 感於物而動 故形於聲 聲相應 故生變 變成方 謂之音 比音而樂之 及干戚羽旄 謂之樂。”太史公曰:“故雲雅頌之音理而民正 嘄噭之聲興而士奮 鄭韂之曲動而心淫 及其調和諧合 鳥獸盡感 而況懷五常 含好惡 自然之勢也”《禮記》曰:“大樂必易 大禮必簡 锺鼓管磬 羽籥干戚 樂之器也 屈伸俯仰 綴兆疾舒 樂之文也 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 識禮樂之文者能述 作者之謂聖 述者之謂明 明聖者 述作之謂也 五帝殊時 不相沿樂 三王异世 不相襲禮。”無論祭祀、巡守、籍田、朝會、冠、婚、溢、吊還是歌以樂府、蹈以六舞其冠、衣、裳、所執各不相同,其態顯禮之德行,示樂之明聖。可見禮樂為表,衣冠為形,形表相約,以正其心,趨於正道。 先王作衣、裳、禮、樂實為由外及內修德重道使天下歸於天道,但禮崩樂壞之時,王道乘機取而代之,兩千多年來,王道之威多大於天道,由順天之樸至皇天之華,衣裳之職也隨之變化,成了上、下九流的標識。現今的社會皇天之華也蕩然無存,尚黑、尚性、尚惡、尚怪異無處不在,已到了不知怎樣胡來的地步。心有所感,象由所生,這面鏡子足以照射出魔變的心理,也是日暮途窮的反襯。 食味陰陽通於自然
黄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萬物之綱紀也 變化之父母 生殺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又曰:“余聞上古聖人 論理人形列别臟腑 端絡經脈 會通六合 各從其經 氣穴所發 各有處名 溪谷屬骨 皆有所起 分部逆從 各有條理 四時陰陽 盡有經紀 外内之應 皆有表里 其信然乎。” 岐伯對曰:(摘)“北方生寒 寒生水 水生咸 咸生腎 腎生骨髓 髓生肝 腎主耳 其在天為寒 在地為水 在體為骨 在臟為腎 在色為黑 在音為羽 在聲为呻在變動為栗 在竅為耳 在味為咸 在志為恐 恐傷腎 思勝恐 寒傷血 燥勝寒 咸傷血 甘勝咸。” 岐伯又曰:“悉哉問也 天至廣 不可度 地至大 不可量大神靈問 請陳其方 草生五色 五色之變 不可勝視 草生五味 五味之美不可勝極 嗜欲不同 各有所通 天食人以五氣 地食人以五味 五氣入鼻 藏於心肺 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 五味入口 藏於腸胃 味有所藏 以養五氣 氣和而生 津液相成 神乃自生。”
食不唯穀,不唯進口。食在草、在雨露、在江河、在石土、在五行之中,以取所需;氣從於鼻,聲貫於耳,色通於眼,味(食)藏於腹,調和於陰陽,頤養天年。
在過去幾十年前說改善改善生活、補補身體大多就是吃點好的、喝點好的,可現在許多人尤其有錢的就不是這樣了,他們去山莊,去田園,去海濱,去風景優美、空氣清新、閒雅靜逸的地方,變化非常大。以前,生活條件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不知道如何養生。因為批判傳統文化(中華文化)造成了割裂、斷層,古老的精華現在才被所謂的批判式接受,還僅僅是一點,還不了解其中的精髓。
比如說養生,往往人認識的就是我上面說的那樣找個地方就算行了,其實不然,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怎麼能千篇一律呢?讓心肺不好的人上高山?讓體弱虛寒的人下大海?這都不行吧?也要各取所需的。這就是許多人走了一趟不僅沒有起到休養生息的作用,反而加重了負擔的原因。這就像醫藥,古來有方,藥、量無常,因人而異,一個道理。實際上這些理也無外在天道之中,各有取捨。至於現今萬類浸毒,生生相害,何路可解?將在後敘。
行在天下
古代出行也不是隨便的,要擇時而動,擇向而動,其如何動?不可妄動,否則生變。我的親友中有這麼一件事,成婚之日,擇吉日吉時,擇日之人告知,新人臨進門之時不可直進,應退後幾步,再行進入否則不吉招災。我的這位親戚沒聽那個,徑直進入,也沒當回事,結果不長時間背長惡疾,長年所累,後悔不已。
說明什麼?凡事必有因,世無無本之木,世無無源之水。不論星相還是卦象均依法天道而來,層層相應,絲絲入扣,必有其成因。聽與不聽也都是你的選擇,題錯一道也許名落孫山,聽人一勸也許雞犬升天,自古至今每人每天都面臨著選擇,甚至是艱難的選擇,有的人根本不信也不聽,有的人聽了也不信,有的人將信將疑,有的人信而不堅,有的人深信不疑陰晴圓缺各得其所,差之毫釐還謬以千里呢,不同的人不同的選擇,其一生、最後的結果怎麼會一樣呢?
如果我們出行之前就沒有搞明白要怎樣出行,當我們跨出門時是不是茫然的、是不是無所適從的?我們又怎樣去對待我們所遇到的人和事呢?換句話說這個世界的天、地、人也是這樣,如果不知道要創造出什麼樣的天?不知道在人間要什麼樣的文明?不知要用什麼樣的理成就?不知道怎樣佈局山川河流、城鎮村落?不知道他最終的目的是什麼?不知道他為誰而來?如果是這樣又怎麼去成就這一切呢?一人出行尚且如此複雜,萬民萬國就不需而成嗎?
行路之人千奇百怪,有沉思,有急行,有觀望,有歌聲其實人生也是這樣,如果這一過程我們只當作來過一次,那我們的損失就太大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為什麼不去品味人生,琢磨人生,尋找人生中不得解的答案,探究生命更高的意義和歸宿?這一切並不難,中華文化都給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在華山之巔,在崑崙之頂,在喜馬拉雅的雪域高原(修道的形式);從歷朝的更替到儒釋道的貫穿;由璀璨之華衰竭至暗無天日的現今,再到曙光已露的從生……哪一樣不是在向謎中之人訴說著生命的玄機?哪一幕不是在向你展示著久遠夢想的從生之路?哪一個又不值得我們深思?包括我們所有人在內還有許許多多我們不知道的謎,又有什麼理由放棄思考、放棄探究生命應有之義呢?中華文明不僅僅是歷史,他更是引領世人歸航的圖標!世人一定要讀懂他,不能醉生夢死。
器物引進
有一次和朋友遊北京故宮參觀文物,是一些從石器時代到清末的各個時期的器皿,鐵、銅、瓷、陶、玉等等各樣都有,我的朋友和我說,你發現沒有每一個朝代的器皿從開始到最後它製作的工藝和複雜程度都是由簡到繁,越到一個朝代的最後越精美,我一看還真是,大體就是這樣。他又和我說,整個歷史時期的走向也是這樣,總體上來說後一個朝代的都比前一個朝代要複雜、精美,可是不管整體看還是分開看社會狀態都是越到最後越敗壞,與器皿的所謂繁榮剛好相反。
回來後,翻閱了一下相關的書籍,發現不止是器皿,其他的東西幾乎也是這樣,越在感官上給人帶來愉悅的,越在使用上人更加依賴的,凡是外物,幾乎都如此。這就說明人類的生活越來越依賴於外界,越來越物質化了,並且越來越豐富。而對精神上的渴求卻越來越弱了,到今天許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活著,只是向外面一味的索取。這是不能長久的,這只能讓你暫時舒服,造成的痛苦在未來一定會落到自己及子孫的身上。
器物在古代,大多就是能用就行,即使是祭器也是拿來用以顯示地位的高低,充其量就是表面弄得花哨一些,好看一些,種類很少相對也很簡單,這和古人偏重修為不太重外物有緊密的關係。且古人認為“玩人喪德玩物喪志”《書旅獒》。如果這樣就是意志消沉,開始墮落的表現,為人所摒棄的,連皇帝都不能倖免,都會被列入昏君一類。可是現在的人不是,完全相反,自“器物引進”以後,這類東西逐漸引起的奢靡之風就越刮越烈。到了今天,每天出現的新鮮玩意你拉個清單都看不完,有用的沒用的到處都是,人們還津津樂道的談論。這正應了古人所說的玩物喪志,多數人其實是不服的,他們會說我們怎麼沒有志向?我們不是在想發大財、住大別墅、當大官、買大飛機嗎?志向是不小,但和古人的志向大相徑庭,古人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志,如果與上古之人的志來相較那簡直就更是風馬牛不相及了。所以說器物引進帶來的是物慾橫流,世風日下,道德敗壞,象物的社會環境只有物而沒有活著(生命)的氣息了,沒有生命應具有的標準了(對物用不上對人或者哪怕是對動物的要求,連最低的惻隱之心都不需要了),是正在死亡的社會,這樣的社會能好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6 01: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