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31|回复: 0

浮生行吟:“不抱怨”的修行

[复制链接]

8605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5137
发表于 2011-6-2 17: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浮生行吟:“不抱怨”的修行
作者﹕方静




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点,包括最亲密的人,这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负面的生活、工作态度中。

是同学的姻亲,也是工作场上的同事F,暑假即将离职退休了。相识时日不短,然而却没有深交,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好批评、常抱怨的她,我一向采取“敬而远之”礼貌性的尊重态度。不料,那天,我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忙着,她移驾前来,不由分说的坐在我面前,然后,开始絮絮叨叨的数落、抱怨起婆家的种种琐细杂事。无所遁逃,也无法回避,只好坦然以对,因为我明白──-这一门“不抱怨”的修行,不只是她的,也是我的功课。

据报导,2009年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不到一年的时间,全世界就有八十个国家、六百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甚至进而影响了他人,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戴尔.卡内基的三十条沟通人际关系原则中,第一条就是: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点,包括最亲密的人,这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负面的生活、工作态度中。可以肯定的是,不抱怨的人一定是最快乐的人,没有抱怨的世界一定最美好的世界。

扪心自问、反求诸己:耿耿于怀他人的抱怨,是否也是一种抱怨呢?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我该斟酌、调整了;所以,就暂且搁置手边的工作,静静的听她娓娓道来。当心念如此转换时,情况开始有了不一样的面貌,她的话语,听起来不再那么尖锐刺耳;她的表情,看起来也不再那么盛气凌人。当然,她还是她,不同的是我,态度的改变,让过程和结果都跳脱了以往的窠臼,因此,最关键之处是自己的想法。

在这一场意外的晤谈中,首先,我告诉自己要做到真诚的“倾听”。《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为“倾听”下了注解:“倾听,其实是我们‘未使用的潜能’,亟待开发。”此外,从字的结构上来分析“听”,也饶富意趣。它是由耳、目、心三者所组成的。而耳下的“壬”有挺立的意思。所以,古人很早就告诉我们,听别人讲话时要竖起耳朵,眼神注视,并用心听,才是真正的听。而当我抛弃成见,真诚的倾听时,我听到的不只是喃喃抱怨的话语,还有那微微委屈的情绪,诉说者是在寻求抒发与认同。

然后,是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亦即是“同理心”的应用,这一点在辅导谘商的理论与实际上,是一种很重要的技巧。而它的出发点是为了了解,而非为了反应,也就是透过言谈,了解一个人的观念、感受与内在世界。“in one’s shoes”,这是学英文的人都知道的一句片语,意思是:易地而处、站在某人的立场来看事情,也就是说设身处地。如同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常常提醒父母们要反过来,蹲到小孩子的高度,来看大人的世界,这样才能体会小孩子的感受。

下课的钟声响起,我们的闲聊也告一段落,同事带着轻轻浅浅的微笑,匆匆的离去,与先前的眉头深锁、郁郁寡欢判若两人。其实,在我们短暂相对的过程中,我只是做了三件事:真诚的倾听、肯定她的某些观点,和正向的加油鼓励罢了。“当局者迷”,果真不差,在冲突、矛盾中,如何保持镇定、理性,不涉入、也不陷溺其中,才能拥有“旁观者清”的聪颖与智慧。看来,“不抱怨”的修行,收获最多的是我自己。今后,更要警惕自己做到“不抱怨”,甚至是“不抱怨他人的抱怨”,为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带来一份单纯、清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9 09:0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