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军事
越南人为何不喜欢中国?
中国人了解越南吗?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的,估计寥寥无几。笔者在越南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现在国人对于越南的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1979年中越战争那个年代。30多年过去了,中越之间弥漫的仇恨远没有消除,随着两国间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突出,一些新的矛盾又在民间蔓延。
中越间民间的矛盾,除了那场战争外,其实更多的问题是中越恢复正常关系后,民间经济交流和丑化的宣传所形成的。民间交往带来的分歧其实比直接战争带来的伤害更能植入人心。中国人对越南人缺乏正面的评价是因为1979年得中越战争,而越南人对于中国人的负面评价和憎恨恰恰是来自于对中国人个体的了解所形成的,特别是中越恢复正常关系之后。
笔者提出“中国人了解越南”这个问题,想谈一谈自己在越南的亲身感受,希望籍此让国人明白,为什么大多数越南人对中国持有不友好的态度,有越南自身的因素,而中国人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人一旦有问题,总喜欢从外部找原因来掩盖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人等。在客观看待越南时,笔者提醒部分人要有自我反思的能力。中越人民之间,除了那场战争需要时间来修复两国人民之间的伤痕外,目前越南人对中国人不友好主要有如下方面应引起国人的警觉和反思。
首先,中国人对越南国情不了解,是越南人憎恨中国人的原因之一。中越虽是近邻,文化传统和习俗相近,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了解越南。中国人对于越南的了解,基本上没有正常的渠道,大多都是道听途说和缺乏深入的沟通。
中国人始终认为越南很穷,的确越南国家弱小,政府财力不足,甚至政府的运作每年还需要国际上的援助,但是,政府的贫困不代表民众的贫穷。国人的观念是,只要看到这个国家到处破破烂烂,基础设施不完善,街道不够宽阔华丽,就认为这个国家不行。其实,看到表象,不代表就看到了实质。越南一直奉行藏富于民,只要的去到越南百姓家中感受一下,你对越南的印象就会有所改观。
不可否认,在越南北部山区和中部高地地区,部分越南人还很贫穷,就如在中国西部山区地带一样,也有很多穷人。你如果到了越南的红河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越南人的生活水平不会比中国人生活水平差,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自己的法式小洋楼,各类家电和设施并不比中国民众少。越南民众家庭也许还算不上富裕,但也绝不贫穷。绝大多数去过越南的中国人,看到的大多是越南表象,而不是越南普通人的实质生活,造成对越南的误解,甚至歧视性的看待越南人。反之越南人也从骨子里看不起一部分中国人。
其次,中国人优越高傲的心态,造成了越南人对中国的不友好。国人自认为中国实力强于越南,大批的中国人去到越南后,对越南人缺乏应有的亲和态度和谦卑,处处表现出一种盲目的自大和自傲。
国内经常有朋友问我:越南是不是很穷呀,越南买东西是不是要扛一大堆钞票,越南女人是不是过剩,可以娶几个老婆等,让人苦笑不得的问题。
实际越南远非我们想象那样。越南政府是穷,甚至很腐败,但越南百姓并不穷。越南最大的钞票面值50万越盾,相当于中国200元人民币,上街买东西并不要扛很多钞票,甚至比中国上街带的钞票数量还少一半。越南的女人并不多,男女比例基本持平,自2009年后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不要去做在越南娶几个老婆的春秋大梦。
正是对越南的片面看法,造成很多国人兜里有点小钱就认为自己在越南是“富翁”,甚至一些低收入者想组团到越南去娶老婆,那你就等着上越南蛇头的当吧。越南人看不起中国人不是无缘无故的。
其三,中国投资者到越南,诚信问题颇受质疑。90年代中后期,大量的中国人去到越南投资,以为那里可以随便捡到钱,当发觉全世界投资都是一个原则,即“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赚钱都不是想象那么容易。于是中国人一窝蜂的去,又一窝蜂的哗啦啦大撤退,非法撤资逃走后,留下一大堆诸如欠薪、欠税、欠合作伙伴资金等疑难杂症,让越南政府尤为头疼。中国商人的诚信普遍遭到越南人质疑。
日本、韩国人去越南淘金,未去之前就把问题考虑得较为复杂,当面对越南社会存在的问题时,应付起来就显得比中国人更游刃有余。中国投资商的过度投机心理,遇到问题的抱怨态度,造成越南人对中国人的商业诚信度不高。中国向国外输出资本时,也把中国商业社会固有的顽疾带到了异国他乡,这不仅自己要反思,也要引起中国政府的警惕。
其四,中国商人对越南消费市场的误判,不仅让中国产品在越南失去市场,也严重损害中国人的形象和声誉。中国人由于对越南的消费习惯和国情的片面认知,认为越南人消费不起高档优质产品,把国内的淘汰落后生产线迁往越南,把劣质产品向越南倾销,其结果可想而知。
重庆摩托制造商在国内吹嘘占有了越南的多少市场份额,遗憾的是笔者在越南几乎没有发现一辆重庆摩托行驶在越南大地上。无论是较为贫困的山区,还是繁华的都市,都是清一色的日本摩托。中国的商品在越南消费者心中就是“劣质”的代名词。
日本、韩国,包括欧美人,显然对越南的消费观念比中国人判断要准确的多,一开始就把优质产品推向越南市场,赢得了越南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中国商品在越南大败于日韩的原因,也是越南人鄙视中国人的一大因素。
中越山水相连,有近三千年的往来交流,文化习俗同宗同源,但是我们对越南的了解还停留在过去的回忆中,缺乏冷静和审慎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近邻,导致两国人民之间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情感伤痕。
失去越南民众的信任同时,也逐渐把中国人固有的越南庞大市场利益拱手相让给日本、韩国。越南人对中国人不友好,绝不仅仅是30年前的那场战争,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所有中国人反思!
延伸阅读:
越南对中国“爱、恨、怕、要”
2006年5月5日,越南教育部签发的《普及中学汉语课程的决定》称:“汉语和中国文化与越南语和越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关系。正因如此,早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初期,教育系统就普及教学汉语,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汉语基本知识和中国文化。”
中越两国文化、传统、制度上的高度接近,以及随处可见的汉字,令来到越南的中国人颇有亲近之感。这也令两国民间交往非常顺畅。阮英俊向本刊记者介绍,他的父母学生时代的外语是汉语,但在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后,全国禁止再学习汉语。
等到他读中学时代,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已经恢复:历史课上会介绍中国文化传统,而越南语文课则有李白等人的中国古代诗歌。这些诗歌被用越南文逐字翻译并保持句子长短的对称。不过对于学生来说,翻译后的诗歌很难理解。每篇诗歌后面必须加以注释,解释诗歌的含意。
此前的2004年9月初,以越南着名法学家、河内国家大学法律系教授范维义为首的十多位学者联名向越南教育部上书,建议从2005年起在全国小学和中学实行必修汉语的制度,并建议教育部制定教育大纲,规定学生于小学中学毕业时必须达到的汉语程度标准。
但中国人对两国文化上接近性的过度强调,却容易引起越南人的反感和警惕。“我知道历史上或许两国真的有可能变成了一个国家。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们有自己的制度、文化、朝代,中国人却常常非要强调过去如何帮助过我们。”阮英俊称。
阮辉贵声明中的重要一点就是,对《环球时报》“越南文化和中国文化同源”提法的反驳。“‘同源’的意思是从根源相同。由此可以推理出越南文化是从中国文化中出来的……这是对历史的歪曲和对民族的冒犯。我和各越南学者从来没在中越文化关系中用过‘同源’一词。”
易文则认为,中越多年来的爱恨情仇交织,现在越南人对中国“爱、恨、怕、要(需要)”,他们承认中国帮助过越南,但更认为中国帮助越南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何况,在“小兄弟”心目中,来自一贯帮助自己的“大哥”的“伤害”(特别从日内瓦会议开始)要比来自本来就敌对的国家的要大得多,在心理上更加不能接受。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劝说刚刚在奠边府击溃法国军队、士气正旺、准备一举统一全国的北越政权,暂时放弃南北统一,接受两个越南的划分。这一分裂局面随后导致长达十多年的越南战争等一系列战争的爆发。1979年爆发的中越战争令不信任再一次加剧。战争爆发30年之后,《凤凰周刊》记者赴越南采访期间所雇请翻译曾被提醒,小心记者是“特务”。
不过,民间的交往还是令历史上的不信任被大大地稀释。如今担任中资企业越南销售经理的阮英俊称,南海争端等政治上的问题对生意几乎没有影响,民间也没有针对中国的明显情绪或是抵制。
永孚曾在文章中分析,越南民众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态度最激烈的是海外越南人,不但要“两沙”的主权,更要整个南海的主权,此外他们还希望推翻越南现政权。态度最容易被调动和激化的是一些越南青年。
态度最敏感的是越南中北部的渔民,两国海洋主权的争端对他们影响最直接。态度相对深沉和温和的是越南北方的一些民众,他们是两国关系正常化和经贸日益频繁的直接得益者。他们最不希望两国争端朝恶化的方向发展,很希望两国政府能坐下来早日谈出个结果。
对于阮英俊来说,他遇到最头疼的问题并非领土争端,而是越南人对中国商品的普遍不信任。中国货曾经在越南广受欢迎,但越南人很快发现中国货外形好看却不耐用。日韩产品质量更加可靠。中国商品的口碑也一度持续下滑。
众多中国企业蜂拥而入之后,激烈的内部竞争,以及在行贿方面与越南的高度契合,也令其形象和市场占有率受损。除此之外,对中国假货的恐惧也有蔓延迹象。2011年3月底,阮英俊在越南人中听说了关于中国造假的最新传闻:假大米和假鸡蛋。
据介绍,食品行业中国人很难立足。越南人不但不敢给孩子们喝中国牛奶,就连印着汉字的糖果,许多家长都不敢给孩子吃。这对喜欢在商品上印刷汉字的胡志明市华侨生产的糖果也产生了影响。
阮英俊的公司销售中国的药品,这在越南同样不被信任。整个春节前后,阮英俊都在越南周边国家穿梭飞行,中国公司不得不试图开发周边其他国家市场作为后备。
好在中国商品的质量总算是越来越好了,在越南的口碑也已经从最低点往上反弹。不过,在阮英俊看来,要想真正重新被越南人信任,至少还需要5-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