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50|回复: 0

大陆粮库黑幕 假丰收 低库存 难调控

[复制链接]

8959

主题

1万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42951
发表于 2011-6-13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陆粮库黑幕 假丰收 低库存 难调控


尽管连续数月中国大陆遭严重旱灾后又转遇洪灾,中共官方媒体仍又开始大量报导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但粮食库存降低、粮食进口增加、粮价持续上涨等事实不但突显中国粮食统计数据虚假,而且引发中国或丧失粮食调控能力的担忧。有专家警告,中国粮食危机将动摇国民经济的基础。

中国粮食库存下降 或丧失调控能力

近日,《了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作为中国粮食市场最重要“蓄水池”的东北“粮仓”,粮食库存下降,且不能进行有效补库,将丧失粮价调控能力。

2010 年以来,在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部份国有地方粮库难以完成国家临时储备粮收购指标和任务,不能进行有效补库,一些粮库因无可供调拨的国家临时储备粮而出现库存下降现象。

据黑龙江省鸡西市一家粮库负责人介绍,该粮库的存储能力在20万吨左右,2010年国家虽然下达了临储粮收购政策,但由于临储粮的收购价格已经远低于市场价格,无法和市场进行有效对接,没有收购临储粮,仅仅为其他企业代收了1.2万吨。位于黑龙江省南部粮食主产区的民主粮库仓容在2万吨左右,加上露天的圆筒仓等储存方式,一共可储存5万吨粮食,但现已基本空仓。

吉林省大部份粮库已经转制,粮食存储能力下降,中储粮部份直属库也面临补仓困难的情况。在吉林省的榆树市、公主岭、梨树、农安等产粮大县,当地部份粮库库存较往年减少很多,有的直属库甚至几乎是“零库存”。

在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家粮库,尽管经过几个月的补库工作,目前仍然是低库存现象。其负责人解释说,在1月份开仓收粮的时候,就遇到收购难的问题:一方面价格上涨快,国家制定的价格吸引不来售粮农民;另一方面,四平市周边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比较多,收购政策灵活,大批粮源都吸引到深加工企业去了。据介绍,这家粮库2008年~2009年收购临储粮160多万吨,但是到2010年10月份,经过跨省移库、竞拍等手段,这个直属库变成了零库存。

中储粮的相关数据表明,玉米供需关系偏紧,出现了玉米库存严重不足。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经理李长轩说,不到一年时间几乎用掉了此前的储备。最近国家又下达了1,200万吨的玉米补库任务,但是到2月底,只收购了100万吨左右。

国有粮库库存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调节手段。黑龙江、吉林两省是全国最大商品粮产区,如果这个区域的国有地方粮库库存持续偏少,必将影响中国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粮食企业、粮食行业管理者担心,“今后万一出现区域性粮食紧张问题,很难及时调运、调控粮食市场。”



大陆粮库管理的混乱,已成为民众一大共识。(网络图片)
粮食统计数据虚假

关于近两年来的中国粮食产量,现存在着较多争议。中共官方媒体宣称中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产量和进出口量与各有关机构测算的消费量,近两年来中国粮食库存数量应有较大增加,但实际上却出现了粮食供给趋紧的问题。吉林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认为,粮食产量或消费量统计可能出现了误差,否则就应有较大的社会粮食库存。刘笑然说,“准确数都没有,容易把自己搞糊涂了。”

今年,随着中国大陆夏收季节的到来,官方媒体开始大量报导“又是一个大丰收”,报导说“山东主要小麦产区的亩产1,400斤”,“创新高”。然而民间的调查结果与这一结论则完全相反。综合各地方媒体调查报导发现,由于全国性的大旱,全国主要产地的小麦亩产多在300~700斤之间,亩产不足去年的一半;部份灌溉区的小麦最高亩产也仅在800~1,100斤,绝对不可能达到亩产1,400斤。

关于国营粮库的管理混乱,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到处听闻粮库主任捐款外逃的报导。如2008年8月,黑龙江五常市粮食局副局长兼光辉粮库主任王青林,秘密失踪后,留下一个亏空万吨的粮库。这还只是一个乡镇级别的国有粮库,类似硕鼠比比皆是。



2008年,黑龙江五常光辉粮库万吨粮食消失一空。(网络图片)
旱涝灾情加重粮食危机

今年持续数月的罕见的长江流域大旱,致使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国四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水位严重偏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6省持续干旱出现供水不足,农作物生长受严重影响。

据《经济参考报》报导,湖南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陆福兴称,今年干旱比较严重,早稻减产已成定局。往年早稻耕种后才出现干旱,今年干旱提前到来,很多地方无法耕种,“插秧都插不下去”。中粮期货农产品分析师佟远明说,湖南和江西是早籼稻主产区,产量占全国一半,市场对干旱造成粮食减产的担心尤其明显。

六月份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又旱转涝,从闹旱灾变成闹洪灾。据新华网报导,6月11日,中国大陆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介绍,全国累计有13个省份发生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达465千公顷。

粮价持续上涨

《经济参考报》分析认为,中国粮食价格上涨压力持续。一方面,人工、化肥、农药、种子等综合种植成本逐年上升,推动粮价刚性上涨。另一方面,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加速增长,同时,国家托市收购价格提升,一些种粮大户看涨惜售,部份企业抢粮,客观上减少了供应量,推动了价格上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表示,今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粮食供需紧平衡格局将不可逆转,今后粮食供求将更加紧张,矛盾将更加突出。在种粮成本持续上升,政策支持逐步加强,国际粮价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国内粮食价格将进入到一个上升通道,呈持续上涨、周期波动趋势。

中国或成为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预测指出,中国粮食净进口量由1997年的416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976万吨和2020年的2,224万吨,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2010年以来,中国三大主粮品种,基本上都需要进口。2010年中国进口玉米157万吨,为2009年的19倍;小麦进口量120万吨,较前一年增长36%;大米尽管不是很明显,但也表现出了进口趋势。

美国农业部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进口了17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占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5.1%,首次成为全球进口美国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目前大陆粮价不断上涨,国际上粮价也呈现大幅上升,如何保证粮食的稳定供应,已成为各国安全的首要问题。(Staff: TEH ENG KOON / 2007 AFP)
去年以来,受全球恶劣气候、投机资金炒作、生物燃料争夺粮食资源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呈现不断攀升态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今年1月,全球粮食价格指数达到1990年以来最高水准。4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232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6%,其中谷物价格指数同比增加了71%,创历史新高。国际慈善组织乐施会警告,除非进行根本性的制度变革,粮食价格二十年内可能会涨超过一倍。

中国在国际市场的任何动作都很可能会引来一连串的反应。全球粮食价格也会因此而迅速高企。中国粮食一旦出现缺口,想从国际市场购进,势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朱信凯说:“我们不能奢想13亿人的嘴巴系在粮食进口上。”他警告:“粮食一旦吃紧,国民经济的基础就会动摇。”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更以“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形容今天中国粮食安全的严重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5 10: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