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書始於漢初。《說文解字》所謂“漢興有草書”。這種字體為書寫便捷而產生,初為草隸,即草率快寫的隸書。後漸發展為章草。章草是早期草書和漢隸相融的雅化草體,波挑鮮明,筆劃鉤連,字字獨立,字形扁方,筆帶橫勢。
到了漢末,相傳張芝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形跡,除盡波挑,上下字之間的筆勢往往牽連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為今草。唐朝張旭懷素草書放縱不羈,揮灑恣肆,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繁多,遂有狂草(或稱大草)。
草書的缺點是潦草難辨。今天,草書的審美價值遠超其實用價值,成為中華傳統書法藝術中一種極具個性的形式。
平復帖 (晉 陸機)
月儀帖 (晉 索靖)
寒切帖 (東晉 王羲之)
十七帖 (东晋 王羲之)
廿九日帖 (东晋 王献之)
十二月帖 (东晋 王献之)
鸭头丸 (东晋 王献之)
一日无申帖 (南齐 王志)
孝经 (唐 贺知章)
苦荀帖 (唐 怀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