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人生苦闷困窘处处受限之际,某且重新拿起昔日念书常常旷了课去玩味的古籍《易经》,逐页翻读研习起来,或为人生起浮世事洞明稍深缘故,对那精神道理也就稍有理解明悉,随记如下。 《易》被夫子冠以群经之首,从中国人类社会的系统角度,以太极笼统阴阳生克为核心,把天地万物类象集数,从而展开一个先祖圣人启蒙教化引导世人的体系,以“理、象、数”三事而教化世人,从“六宗”方向上的流传而起到具体方面的作用功效,然这些且皆为学术共同理论,只待学习啃食而已,但前前后后不时萌有个人思想见识,或可作为同仁彼此学习之相互心得参照。 首先是初始八卦类象的问题,“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初始八卦,经书《说卦》上予以具体的解释,乾为天为首为君为父为圆为马坤为地为母为牛为众等等语,然社会发展至今世事繁杂陈列不可胜数,如此类象的确艰难,据往昔圣人画卦之意及后来圣贤释义,若能从本核内里去类万事象或可更得其精髓。 所以某且认为乾卦三阳爻直通陈列,是为阳为刚,为笼统,为大道,为精,为施予,为主动,为通向路程,为方式方法,为参照之中一切寓于此意之物。 参照是什么意思呢?指的是不对一件单一物事而论,而是在一个系统中对两件或以上的物事共同存在情况下去研究其中之一,譬如单纯说人,是无谓阴阳乾坤的,而若说了男人女人小孩大人,则可理解男人小孩为阳为乾,女人大人为阴为坤。参照之意笼括着易学之中每一卦象,但参照之法有着不同,有对立参照,也有着质性差异并存上的参照,乾坤阴阳为对立统一,而震巽等则为质性差异并存。 坤卦三阴爻陈列,是为阴为柔,为具体万物实体,为大,为承载,为受体,为被动,为应验,为参照之中一切寓于此意之物。 震为运动,为声音,为分化,为过程初始,为参照之中一切寓于此意之物。 巽为生长,为生命,为发展之顺,为依从,为参照之中一切寓于此意之物。 坎为反叛,为阻梗,为关节,为重点难关,为参照之中一切寓于此意之物。 离为能量,为光明,为过程中段,为内驱,为参照之中一切寓于些意之物。 艮为终止,为结局,为同一合总,为籽实,为参照之中一切寓于此意之物。 兑为外表,为情,为意,为志趣,为虚幻境,为参照之中一切寓于此意之物。 以上的这些卦象是相互参照对比着的,直至衍生向六十四重卦,亦为此理,天地之中乾坤相陈,那自然乾为天,坤为地;天象之中光气变幻,若从笼统一体角度去看自然光为乾,气为坤,若从八卦大自然类象角度去看则光为离,气为坎,等等。 其次,恰当易学囊括万物之后,却又发现西方哲学辩证逻辑(这里主要指黑格尔学说而非马列拼凑抄挪邪说)却很难归于其中,这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易学探求的主要是“象”以及在“象”之中的“数”及“理”,也就是说不是在线性的方向上追求它的深度,这或是中西文化差异根本之一,这已不是易学的问题,而应是思维方式的问题,那就是系统性与单一逻辑性的差异,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同存于世,而不存在什么“谁比谁更优”的意义,系统性才有广度与全面性,单一与逻辑性才有深度与精度,二者必须要联系起来,人类社会才能获得正常地深度前进。事实上,单纯只考虑面而无深度,或只考虑点考虑某事某一方面而无广度的作法,都将会是鲜有成功的,人们基本上也不会如此而为,更不会强力如此而为,当然特殊材料的“拍拍决策”或当例外,譬如“强制计划生育”,譬如“政治洗脑教育”, 譬如“等级户口”,譬如“民族政策”,譬如“耗竭资源去拉鸡的屁”,等等一切,因为所有痛苦的结局无需他们承受,他们硬生生仿佛就只管享用便成了,所以一切所谓的“政策”他们只是考虑有益于他们自家一伙人的方面,而其它所有施行于人民百姓的负面作用及祸害也都不管不顾了。 那么,据于上理,在专业上向深度索进的自然科技也因其单一及专业性,它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样将应同社会系统全面的视界并存,而不应当如同中华先祖般所言,作为“形而下学”仿佛有些不重要了。要在人类世界完成这样兼优并蓄工作,可以在不同社会人群里的形成不同的知识偏重,以之通过分类合总而各方兼济,而不能等级化或唯“什么”至上。从这个角度我们蓦然可以发现:易学主要是一种适用于广义社会科学的哲学社会政治宗教人伦等的知识系统,所以哲学、社会学及政治工作研究者必当习易。 再次,《易》不单纯是一本系统性的社会哲学经书,它更是有着卜筮预测教谕功能,于此方面当是由于初创圣人之加持力量而致,那便是一种神灵的力量,再由后来继承发扬者之加持力及虔敬心更使之神性灵性增加,由是更加可以指谕世人。这样一种力量,是一种赐福,一种注定,一种冥冥安排,由是而达到神人相通境界,由此而共济善德,此或为中华及人类生灵世界最为关键的神灵通息与加持处之一。 又次作为神人生灵通性的加持力量当是人类及生灵之发展最为关键特征之一,所有善士关于此方面的修炼不可或缺,有如此进度方可以看透诸多虚妄而不迷失,不迷于纵多物欲情仇而沉沦,达至神灵境界而获超渡永生;同时,可以增加个体的灵性悟性与慧根,由是而增加诸多认识解决具体事件的智识。所以,如果您于此方面拥有足够,或可以自行画卦立派,衍生逻辑体系,让那由君开始的加持力量可以流传下去,这也是野外各类宗法流传同行的缘由。 最后要谈谈的是习易者的态度品性问题。的确,在书中注释各家各自理解差异,其为使卦爻说理合于卦辞而多牵强之处,所以研习者对于卦爻辞及彖辞之外的释义或不必盲从与机械,但是,应当敬重,对经书及其思想更加应当虔敬有加,那种“玩易”之说切莫擅行,因为这是加持通灵之始,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是也。 贵州铜仁黑松塘孟之飞公元二0一三年十二月廿五日晨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