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指"计谋策略"。谋略依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六种:小巧、用智、通幽、具体、坐照、入神。
每种品级谋略的特质和内涵并不完全一样。例如,"小巧"级的只是"点"状,影响层面有限,大约跟"点子"差不多。"用智"级和"通幽"级的谋略构造则可达"片"或"面"状的境界,不过还是局部的。
到"具体"级谋略才是全面性的,而且已经有谋略的形体构架。
到了"坐照"的境界,那已不只有形体的构架,而且已经出形入意,超越了形体的表象而进入"意"的世界。
至于"入神"级的谋略,比"坐照"又高一层,那是把"神"贯入谋略形体内,使谋略形体摆脱外造性,变成有独立生命、可产生内部自发性需求的机智层谋略。这层谋略已经进入最高境界,施展开来,所产生的威力往往超越谋略主体所能驾驭的能力范围。这与一般人所言的那种谋略是有极大差别的。
【谋略第一层:小巧】
巧是什么?巧是各方之会要,遇事用巧,最可使上力道,而且少而功多。
谋略上用巧,通常是在事情进行的转折点,事物的重心点,力量的均衡点,支力点或现象变化的临界点上。
它们是事情成败最关键的地方,从此下手可产生最大之力,做事效果最好,效率最高。《大公金匠》上就有段故事,可供作参考:
武王欲伐殷,都洛邑未成,天阴寒,积雪深丈余。
某天早晨,门外不知从哪儿来了五位大夫装扮的人,旁边还站着两位骑士,说是要晋见武王。
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是谁,武王原打算不见他们,但姜太公心感诧异,就说:"不行!雪下得这么久,突然有车骑来到门外,而且事先连一点迹象都没有,这事恐怕不简单,大王得见见他们!"武王觉得有理,但又不知如何接待:万一他们只是平常的地方诸侯,用了重礼岂不令人笑话?万一是世外高人,礼太轻岂不显得怠慢?
正在踌躇时,太公想出一条妙计。他派了一名使者,端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粥,打开门来到客跟前,对他们说:"大王有要紧公事,一时还不能出来见客。天气冷,先叫在下送热粥来让各位挡挡寒气--只是依长幼,不知道哪位先来?"两个骑士就站出来介绍说:"先给这位,南海君,其次送东海君、西海君、北海君、河伯,最后请给我们风伯和雨师。"使者随即把热粥一一分发完毕,转来回报太公。
太公便向武王说:"现在可以接见他们了。五君两骑,原来是四海的海神和河伯雨师风伯,南海海神叫祝融,东海海神叫句芒,北海海神叫玄其,西海海神叫原收,河伯名叫冯夷,雨师名叫咏,风伯名叫姨,大王可以叫礼宾官依着次序传呼名字召见他们。"
武王于是就在殿上召见来客,礼宾官依言传呼名字,引祝融、句芒等进殿。几个神人听见传呼都很惊异:"大王是这等英明,还未见面就预先知道了大家名号。"不由得赶紧下拜,武王忙还礼,并且问他们:"各位远道而来,有何见教?"诸神说:"上天要与周灭殷,我等谨来,各奉专职略效微劳。"武王和姜太公听了十分高兴,随即把他们各自安顿在营里候命。军士闻此,士气皆为之振奋。
"小巧"的谋略有一个特色,它单点突出,一点即中,有轻薄短小的味道,依案例中姜太公对应访客即很得各方之会要,不但准确而且精巧。
用巧特别适合短线操作,一般来说,机智灵活型的人比较擅长。
由于"小巧"往往只触及一点,不及其余,因而极似一把锋利的匕首,富有攻击力。
而且,正因为"小巧"涉及的范围非常有限,所以这一层谋略所需的成本很小,而杀伤力却很大,有时甚至能险中求胜,扭转敌我双方的对抗形势。所谓"四两拨千斤",就很贴切地说明了这一点。
【谋略第二层:用智】
"智"跟"巧"主要的不同在于:"智"者,千虑之所臻也,"巧"则是偶现之一得也。前者盘根错节,步步为营;后者则须灵机跃动,一点通明。
达到"用智"境界的谋略者,往往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清晰的把握,对问题在解决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适当的应对措施。
与"小巧"相比,"用智"更注重谋略的整体性,讲究稳扎稳打,以全面策划取胜。
中国古代历史上,虽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但中国的谋略家们还是更注重退路千条的稳妥之术。
春秋战国时期,最善于为主人谋划退路的人,莫过于孟尝君的门客冯谖。
齐相国孟尝君,号称门下有"食客三千",他视门客如兄弟,门客们也都忠诚于他。有个叫冯谖的门客会算账,孟尝君就让他去收薛地的债。冯谖问他需要买点什么,孟尝君不耐烦地说:"你看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孟尝君养食客就是靠薛地的赋税,所以老百姓负担很重。冯谖去了之后,一把火烧了债券。薛地百姓感激涕零,表明将一心一意拥戴孟尝君。
冯谖两手空空地回复孟尝君,孟尝君冷笑了一声,问:"先生买的东西在哪里?"冯谖沉着地说:"您不是说缺什么买什么吗?我看家里不缺少什么,只缺少'义',所以我就给您买了'义'。"孟尝君面露不悦之色。
秦王一直想拉拢孟尝君,但孟尝君置之不理。后来秦王就派人散布谣言,说孟尝君想称王,结果齐王罢免了孟尝君。一旦失势,很多门客都投奔他人去了,只有冯谖形影不离地跟随在孟尝君左右。到了薛地,百姓们都端茶送水,摆酒设宴,夹道欢迎,孟尝君感慨不已,对冯谖说:"我终于明白先生的良苦用心了,总算有了一个安身的地方。"
冯谖则说:"这还远远不够,如果您给我一辆马车,我到秦国走一趟,让秦王也重用您,您应该有几个地方可以安身立命。"
冯谖到了咸阳,对秦王说:"如今天下奇才非齐即秦,齐秦争雄,共谋天下,关键是看人才储备。齐国全靠孟尝君尽心竭力,才有如今的局面,但齐王竟听信谗言,罢免了孟尝君,您如果能抓住时机,在孟尝君不得志之时,把他请到秦国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会为秦国效命,到那时大王您就是如虎添翼呀,您如果误了,齐王一旦反悔,重新起用孟尝君,您再后悔都迟了。"
秦王听了,非常高兴,立刻派了使者,十辆车马,一百斤黄金去迎接孟尝君。而冯谖则立即返回齐国,直接去找齐王,对他说;"齐秦争雄,关键在于人才,我听说秦王已派出使臣,携带重礼来请孟尝君去当远相,大王快想想清楚吧!齐国危险了。"齐王果然急了,问冯谖该怎么办,冯谖说:"大王如果能恢复孟尝君的相国职位,再多加赏赐,孟尝君应该会回心转意,然后秦国就无计可施了!希望您早做决断!"
齐王还是有些半信半疑,派人去打听,发现秦国车马已入齐境。齐王慌了,马上下令恢复孟尝君的相国职务,再赏一千户土地,并接来都城居住。齐王的命令比秦国车马早一步赶到薛城,秦王只得叹息"晚了"。
冯谖的这一计,奠定了孟尝君在齐国的稳固地位。
【谋略第三层:通幽】
"幽"是一种曲折而深远的状态,有转折回绕之奥妙,也有隐忽速蕴之意味。
"通"则是开阔,有空旷的意味,用策"通幽",就表示在谋略的实质设计上已达到了这种境界。
"通幽"与"用智"主要的不同在于:"通幽"必须透境,因此谋略构成通常都要有相当的纵深,而"用智"尚不需要有这样的安排。
策略的幽境是如何构筑出来的呢?
一、手段宜阴隐不宜太白,最好能看似迂回流长;
二、各手段要有前后、远近之分,反中间暗含气脉,让前后、远近蜿蜒起伏,脉络牵连;
三、立基要空旷,四旁疏通,不可过于狭隘。
其实在我国古代诸多的兵家奇书中,都有此方面的精彩论述。比如《三十六计》中,"指桑骂槐"一计,便与"通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战国时,齐国大臣春居就以此法巧劝过齐宣王。
齐宣王修建大宫室,修了3年还未完成,规模很大,光堂上的门就设计300座,臣子们无人敢劝阻齐王。
臣子春居向宣王说:"楚王抛弃了先王的礼乐,音乐因此变得轻浮了,请问楚国算是有贤明的君主吗?"宣王说:"没有。"
春居说:"所谓的贤臣数以千计,都没有人敢劝谏,请问楚国算有贤臣吗?"宣王说:"没有贤臣。"
春居说:"如今您修建大宫室,宫室之大超过100亩,堂上设置300座门。凭着齐国这样的大国,修建了3年仍不能够建成,臣子们没有敢劝阻的,请问您算是有贤臣吗?"宣王说:"没有贤臣。"
春居说:"我请您允许我离开吧。"说完就快步走出去。宣王说:"春居,春居!回来!为什么这么晚才劝阻我呢?"
齐宣王赶紧召来记事的官员说:"修建大宫殿,春居阻止了我。"然后又对这位官员说:"早听说你为人正直,有这样的事吗?"这位官员回答说:"我哪里能做到正直?我听说不正直的人士,家都住在政治混乱的国家。如今我家在齐国,我哪里能算得上正直?"宣王生气地说:"你真是个卑劣的家伙!"打算治他的罪。这位官员却机智地回答说:"我年轻时喜好直言争辩,成年以后也一直这样做,您为什么不能听取卑劣之士的言论,来表彰他们的爱好呢?"宣王恍然大悟,于是赦免了他。
【谋略第四层:具体】
"具体"在这里是指呈现出像物体一样有形貌体式的意思。
谋略只有到了这种有形貌体式的境界才算开始进入高层谋略的世界。
这种层级的谋略通常是组群式,一个大谋略之内还包括着许许多多的子谋略。各个子谋略间结构紧密,上下左右联成一体,展现出特殊的形态体貌。
如我国古代历史上楚汉相争时刘邦动用的"攻图取势"大战略,也可算已达"具体"境界的谋略,这个战略是由一个辕生向刘邦提出的。
故事是这样的:刘邦被困,不得已采用陈平密计,放妇女出东城,自己西出洛迷。
他逃抵成皋,在关中招集兵马。
正准备回攻莱阳时,有一辕生来向他献策说:"大王不必再往莱阳,但叫出兵武关,南向宛洛,项王必虑大王复袭彭城,移兵拦截,莱阳自可解围,成皋亦不致吃紧。
大王遇着楚兵,勿战,与他相峙数月,一可使莱阳成皋暂时休息,二可待韩信张耳平定东北后联合赵、燕、齐兵力前来会师,然后大王再还莱阳,合军与战。
我逸彼劳,我盈彼竭,还怕不能破楚吗?"
换言之,辕生建议刘邦的战略是"借一面攻击、一面牵制","一面牵制、一面占地"取势,然后逐步完成全面大包围的连锁战略。这个战略后来使刘邦大获全胜。
首先我们来看"一面攻击、一面牵制"。它有两个方面:一面是刘邦向南攻,作势逼近彭城,系借攻其必救之计,引项羽移兵南下拦阻,其目的在一面牵制莱阳成皋占优势的项羽,疏解莱阳的压力;另一面则帮助韩信乘虚在东北一带攻城掠地。
再说"一面牵制、一面占地"。刘邦一面在莱阳成皋一带缠住项羽,一面派韩信攻取韩、赵、齐等地,系一面占地取势,一面也在分散项羽的主力,这样回过来也可缓和刘邦在莱阳被项羽围困的危险。
像这样"一面攻击、一面牵制",又"一面牵制、一面攻击"取势,等到在外围之势坐实之后,再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交互使用侵削和打入,不断压缩项羽的势力范围,削弱其战力,进而彻底将其击溃的战略,就是所谓"攻图取势"的战略。它是有时间、有空间的战略联合,就有"具体"的意味。
【谋略第五层:坐照】
"坐照"比"具体"更高一层,谋略到达"坐照"的境界,已开始从具体转入不求形似,甚至进入本体无形的境界。
这里所谓"不求形似",即是指不刻意去求谋略形体是什么,而是将形体没于胸中?穴担任意出之则又皆能与形体契合?雪,这是神情超脱在形体之外,又寄于形体之中的境界。
谋略要入"坐照",有一个基本要领,就是要设法尽量拔高谋略的高度。
怎么拔呢?芽就是把"具体"抽象化,"具体"经抽象之后层次就会拉高;
层次拉高,就能往下关照到更多更广的"具体",然后掌握全局,所谓站得高,视野阔也。
诸葛亮胸有成竹,指点江山,真正达到了利用天下情势,处理天下纠纷,操纵天下的局势。
如果他不能周密细致地衡量天下权势的变化,不知道各派人马的强弱虚实,不清楚各人的真实想法,就不能了解隐蔽的真相和瞬息万变的世情。
【谋略第六层:入神】
"入神"是用谋的最高境界,这境界用围棋中的术语来说就是"局上无子","局前无人"的意思。
何谓"局前无人"呢?简单地说,就是在与人对弈时,心神融入对手的"思想流"中,能全程了解对手任一举动的目的与动向,好似自个在对弈一般,这就是"局前无人"。
用谋如果到了"局前无人"的境界,一来已经消解敌我对立的立场,把对手内造化;二来将双方棋局消融于更大的一个棋局中,使整个对弈产生合致的自发性需求,彼此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好似形成独立的有机体一样。
"入神"与"坐照"主要的不同也表现在此。"入神"是渗入对手,使对手自发地内化于大局之中,"坐照"则虽已超越形体之外,洞察全盘棋局,但敌我双方仍是对立的,只是屈服对手的手段已趋于无形而已,但始终尚未达到消融对手之力于同一大局之内的程度。
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谋略从外观上已经出巧入拙,一旦被施用,往往能使谋略本身从施用主体独立出来,变成一个超越原主体,而又有客体自动参与的自发性机制,持续不断地产生约制力,发挥长久控制对象的目的。
"入神"的实质是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谋略者将对方的一举一动了然于胸,对方的计谋犹如己方自问自答,如此之下,胜负早就可辨。
《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段话讲得非常精彩。所谓"知彼"包含许多内容,有对对方将领、士兵、武器装备及作战能力等等各方面的全面而又综合的了解;"知己"比"知彼"更难,正所谓"当局者迷"就是这个意思,人们对自己一般都很难有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如果真能做到知己知彼,对敌我双方都有深入了解,那就无往而不胜了。其中非常关键的是要抓住敌方主帅的特点,把握住对方主将就掌握了主动权,即使己方实力逊于对方,那也不会吃大亏。敌方主帅的性格、心态、谋略是需要了解的方面,这是首要任务。
三国时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峙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对于诸葛亮来说,司马懿是个劲敌,生平罕遇,但诸葛亮的才智谋略远在司马懿之上,因此诸葛亮并不畏惧,只是严加提防。
而司马懿深知自己不如诸葛亮,所以非常小心谨慎,虽然屡败于诸葛亮之手,但每次都还能重整旗鼓。
一次司马懿高挂免战牌,拒不出战,诸葛亮便派使者前去给司马懿送上一套女人的服饰,还有一封极尽嘲笑的信。
司马懿大怒,但脸上却微笑着说:"诸葛亮竟把我当成女人,可笑!"随后竟然吩咐重赏来使,同时他向来使了解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情况,使者老实地回答:"丞相鞠躬尽瘁,日夜操劳,非常辛苦,吃得又很少!"司马懿心中高兴,说道:"诸葛亮确实忠心耿耿,而且尽职尽责,但是支出的多,吃的又少,身体肯定会垮掉。"使者回复诸葛亮,诸葛亮长叹:"司马懿知我甚深。"结果,诸葛亮不久就因为劳累过度,病逝于五丈原。
这两人彼此都知根知底,所以旗鼓相当,诸葛亮虽占据很大优势,但司马懿胸有成竹,诸葛亮终于在消耗战之中耗尽了自己的体力与精力。这个胜负就是建立在充分的知己知彼的基础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