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00|回复: 0

中国环境监测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脱轨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6466
发表于 2011-11-5 05: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媒体报道说大雾笼罩着半个中国。严格地说起来是不足半个,而是几乎整个的东部。能见度很低,飞机取消航班,高速公路封闭,人们都担心这是不是意味着空气污染很严重。

一般而言,雾的形成与污染关系不是很大,空气纯净的林区和海上也都起雾,但大家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是出自某种直觉,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因自然因素形成的雾消散得比较快,其时间大致是和湿度相关。干旱地区的雾一般是短雾,大约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消散了;潮湿地区往往下长雾,大约可以持续六小时左右。

那么让我们想像眼下这种笼罩小半个中国、持续几天几夜不消散的雾,算是什么呢?恐怕没有人敢说与污染无关了。于是乎呢,北京空气品质突然就成了热门话题。有媒体这样描述:

“最近北京环保局公布的每日空气质量报告中,严重时也仅为‘轻度污染’,如同‘轻度追尾’令人捉摸不透。官方和民间的感受一如既往地缺乏共鸣,环保NGO和不少市民自发拿起空气检测仪器,走上街头,开始自测PM2.5,通过网络发布民间信息。”

另一个消息提到就是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发布的空气监测数据,不少的市民在苹果手机上免费查看美国大使馆的数据。北京环保局说空气质量是“良”或“轻度污染”,大使馆的数据则是“有毒害”,这就实在是令人困惑了。

一位环保局领导的解释很技巧,说“北京的空气质量自己与自己比有进步,但需继续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整个句子是个勉励、一个对更加清洁环境的许诺和信仰,当然也没有完全否认存在污染,你还不能说人家在撒谎。话说到这个份上,滴水不漏,刀切豆腐、两面光,真可谓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这位负责同志的另一句话是:“空气质量不能看美使馆所监测数据,建立空气监测的站点需要在整个区域具有代表性,而且50米内不能有污染源,否则将严重影响监测结果。”这话说得也很对。美国大使馆从来也不敢说他们的数据代表北京的空气品质,相反他们不敢给伟大首都抹黑,不断声明这是给使馆工作人员参考的内部数据,因为美国人有知情权。

但是网友们不干了,有人挖苦道:“这好比说衡量国民的收入水平,一定范围内不能有下岗工人或低保户。这就要怪美国人不善于统计学中的“平均”了。要是从北京植物园装一袋空气,稀释进去,还会是这样的监测结果吗?”

美国大使馆是一个孤立的监测点,自然不能代表整个北京。另一个原因是人家是美国标准,测量的是PM2.5微粒,也就是直径为2.5微米或更小的微粒;而中国环保部门测量的是PM10。事实上PM2.5这种更为细微的悬浮物上附着着大量的有害物质,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与肺癌、哮喘等疾病密切相关。

据说环保部门正在制定新的标准,要把PM2.5纳入监测体系,与国际社会接轨。果真如此,应该说是一个福音,只是政府当局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了。原来在旧标准下还说得过去的空气品质,就变得不可接受了。

让我来说,上帝给我们造的感觉器官还是应该相信的。鼻子、气管、眼睛,还是比较可靠的。七月份一位被称为“中国环球飞行第一人”的华裔环球飞行家叫陈玮的,飞到北京,机翼下茫茫雾海,降到离地100米,才终于看见了跑道。他十分感叹地说北京上空是他飞行50天来遇到的最恶劣的降落天气,飞过火山喷发的冰岛都没有遇到这么大的雾。我想如果这几天陈先生再来,能不能找到中国,恐怕都还是难说了吧。

郑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8 09:3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