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307|回复: 0

震惊 “小说”古代时是讲述事实 搜神记其实是记事

[复制链接]

6683

主题

786

回帖

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74194
发表于 2014-1-6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震惊 “小说”古代时是讲述事实 搜神记其实是记事
——从“小说”一词的变化看人们观念的变异
【阿波罗新闻网 2014-01-05 讯】
作者:于阳



“小说”尽管是浅薄琐屑,但内容却是讲述事实 “小说”尽管是浅薄琐屑,但内容却是讲述事实 两晋时期干宝的《搜神记》记载了鬼神灵异、人物变化、民间传说等事由,今人认为是最早的小说,称为志怪小说,其实是记事。干宝是史学家,也是史官,又亲历过许多奇异之事,相信自己所写的是真实的。其实志怪小说一词,语法上也不通,志是纪实,怪指妖魔鬼怪、狐黄白灰柳等神奇之物,而小说是虚构的,那么,纪实的神奇的虚构的作品,什么意思?


小说是四种主要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一种,小说的人物是塑造的,内容是杜撰的,情节是虚构的、是一种创作,这是人们的普遍认识。其实当今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小说一词转译自日文,古代的“小说”一词不是这个概念。
一、小说的初始义
古代文献中“小说”一词的本意是指浅薄琐屑的言论,小:这里是指稍微、略、不足。如“其为人也小有才”(《孟子•尽心下》);说:是指言论、主张。如“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孟子•滕文公下》)。说,还有一义是:解释,“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卫风•氓》)。所以《诗经》有《鲁说》、《韩说》等。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以浅薄的语言做装饰去求取高深问题的解答,就与大道离的太远了”)。《汉书•艺文志》评价“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稗官:小官)。这里可以看出,“小说”尽管是浅薄琐屑,但内容却是讲述事实。不过《庄子》的小说的概念与《艺文志》的小说的概念还是有不同的地方,这里就不再细述。
诸子百家中有小说家,是十家之一,但又不入流,所以有九流十家之说。当时的小说家没有文字流传下来,有学者认为最早的小说是汉武帝时期的方士侍郎虞初所作的《虞初周说》文集,有七百多篇采自民间的杂说、琐言,但现已失传。也有学者认为,《太平御览》中的《周书》是《虞初周书》的佚文。
大家知道,古代文字是刻在竹简、木牍上的,有了毛笔后,写在竹简木牍上,重要的、需要传递的,为了方便写在缣帛上。但是缣贵木重,不是什么都可以往上写的,作为文字的载体,写在上面的都是重要的、关键的,必须的,所以不会有什么虚构的、杜撰的、编造的东西存在。官方负责记载重要史实,地方上、或者私人认为有些需要记载下来的事物,但又难登大雅之堂的轶事杂文,民风,掌故,就称为“小说”了,也就由地方小官(稗官)记述,以区别于史官所著之正史。
两晋时期干宝的《搜神记》记载了鬼神灵异、人物变化、民间传说等事由,今人认为是最早的小说,称为志怪小说,其实是记事。《搜神记•序》中说;“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亦安敢谓无失实者哉!”是说自己本着纪实的原则,但不敢保证所记述的都是事实而没有失误。又说,“会聚散佚”,“访行事于故老”,“采访近世之事”,“博访知之者”,“明鬼神之不诬”。干宝是史学家,也是史官,又亲历过许多奇异之事,相信自己所写的是真实的。
其实志怪小说一词,语法上也不通,志是纪实,怪指妖魔鬼怪、狐黄白灰柳等神奇之物,而小说是虚构的,那么,纪实的神奇的虚构的作品,什么意思?
凡是看过老地方志的人都会发现,所有方志中都有当地的灵异现象、神奇事物,鬼怪狐妖的记述。志就是纪实,是记述、记事,是记录本地发生过的事情,是实事求是的记载,一个志字就表明了它的内涵。史、志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实事求是。而不是编神话、瞎话、虚构,方志是记述史实给后人看的,也是有人审核的,在上面胡说八道是不可能的。简化字的推行,志简化为志,混淆了人们的观念。大家都知道“崔杼弑君”的典故,崔杼连杀了三个太史,第四个史官还要按事实记录,崔杼无奈,也就由他去了,但紧接着第五个史官抱着刀笔竹简又跑来,可见古人讲真话的坚决。而且崔杼也是有底线的,没有坚持造假。这个典故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古代的史书都是真实的记录。当今的中国大陆,电视报纸,说谎话比说真话还理直气壮,共产党有本事让所有的人不讲真话。
过去的老百姓,不识字的人都有“敬惜字纸”的观念,因为他们知道落在纸上的字是经、史、圣人之言。当时的文学形式只有诗歌,如诗经,楚辞,汉代的赋,两晋的散文发展起来,这些才是编造、创作出来的。因此古人分类把小说归为“经史子集”的史部。即使是鲁迅先生当年也不明此理,奇怪古人为什么把小说这类作品归为史部。不知古人的小说是在纪实,纪实的东西当然就归史部了。
但后来的史学家又将《搜神记》从史部的杂传中移到子部的小说里,大概是认为《搜神记》过于离奇古怪,或者是对小说的概念有了不同的认识。这点笔者没有进一步考证。
当然,古人对待传闻也有审查的意识和方法,知道以讹传讹,会造成谬误,会产生如“夔一足”,“晋师三豕过河”,“丁氏穿井得一人”(见《吕氏春秋•察传》)等等被理解错误的说法,所以对传闻要慎重考察,这就叫“察传”。但这种错误是误传、混淆或理解不当,而不是刻意编造、虚构,这一点要区分清楚。比方说“夔一足”,夔是舜帝时管音乐的官,鲁哀公问孔子:“夔有一只脚,可信吗?”孔子说“舜的意思是说,管理音乐,有夔一人就足够了,而不是夔有一只脚”。
二、与小说有关系的“故事”
还有“故事”一词,故,是指“旧有的”,如故乡、故园。故事的本意是“过去的事”,就是指事实,司马迁说他写《史记》:“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明确说明自己是“述故事”而不是“作”,现在讲故事成了“编造,创作”的意思了,成了杜撰的。其实即使是在不远的三四十年前的农村,还有“讲古迹”的说法(这里的迹发轻声),当时的农村没有电,娱乐活动很少,闲暇时,年轻人都喜欢去听有点文化、有点经历的老人“讲古迹”。古迹一词或属地方俗语,但流传年代却已久远,大概源于“故记”一词,古与故通假。故记是指古书,“臣之兄尝读故记曰:‘杀随兕者不出三月’”(《吕氏春秋•至忠》)。这两个词从词义上看绝不是创作编造,而是实在的记事。
当代学者们,开始是民国时期有一批学者,以《古史辨》为代表,大都认为,古代史书巫史不分,怪力乱神的记述,是历史与神话混淆不清,“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尊古贱今,挽古自重”,加上道家佛家学说的影响,认为史官们是在“作意”、“幻设”,人们意识中“并无诚妄之别”,这是无神论的观点。用今人的观念、道德标准、认识事物的方式评价古人,对史学采用“怀疑、不轻信”的态度。当然疑古派历朝都有,但只是个别,形成思潮是在民国。这里不想具体分析古史辨派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其实有学者已经指出,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是矛盾的,二者不相容。唯物主义讲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那么也就是承认,先有神的存在,才会有神的概念和观念,人们不能凭空造出神来。其实人什么也不能凭空造出来。所以你如果自称是唯物主义者,就不是无神论者;如果你是无神论者,就不会是唯物主义者,这不过是个简单的逻辑关系问题。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违反逻辑关系的论述俯拾皆是,有兴趣的读者可上《大纪元》搜索有关文章,这里不叙述。
神话一词是现代汉语,古文没有,古人都信神,进化论的出现及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神话这一词组表述的概念并不明确,如果找出与它对应的词组,就应该是鬼话、人话,但它又不是这个意思,无神论者认为,它是有神论者对自然现象天真的解释和对社会生活的美好向往,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是迷信和无知的表现,信神的人都是傻子,他是进化过来的聪明人。但这些说法“神话”一词本身并不包含。现代汉语的许多词组其实是在混淆、搞乱了人们的思维。这个话题本人以后会专题论述。
当今人们所认为的古代神话,其实都是当时人们所见、所经历的事情,口传下来,记录下来。但为什么这些神奇现象现在看不到了?佛家有一说法:“人们信神信佛,就会看到、感受到神佛的存在和力量,越不信,越不会让你看到”。其实无神论者们看到也不信,二十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各地出现的优昙婆罗花,“中国共产党亡”的藏字石,UFO(UFO不是神造的,而是比人类高级的生命造的),都认为是“不明现象”。没有根据而非要找理由否定,说是什么“偶然现象”,“自然现象”,“迷信”,“神话”。实实在在的看到了都不敢触及、不敢承认。认为古人是在瞎编,今人也习惯于瞎说。用当今败坏的观念评价古人的思想,用当今败坏的思想评价古人的行为。
这种败坏的思想发展到今天,一切真的、善的都受到怀疑、质疑,不管是真像假象,一律从假象的角度去寻找本质。以至有人说“孔融让梨,可能当时他肚子不好,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司马光砸缸,证明他有毁物的观念,有‘恶’的潜意识,否则不会想到这种办法”。搀扶摔倒的老人,会被质疑“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去扶”?总是把人、把事件往最坏处去想。用逻辑学的观点分析,上述说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一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多了去了,评价一种行为非要穷尽一切可能再做结论,好像是追求最后的完美,其实是超出了道德规范的合理边界,超出了思维方式的合理边界,不过是在玩所谓辩证法中“可能性与现实性”的逻辑思维游戏而已,是党文化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邪恶语言思维,本质怎么能看到。这种思维方式也正是败坏的观念的表现。
三、平话和元曲
宋代出现平话,也叫评话,是民间讲历史故事的一种伎艺,因为用口语讲述,所以叫平话。平话有话本,为讲述依据,也为师徒相传。既然是伎艺,就是谋生手段了,就需要吸引人,即要有教化的功能,也要有娱乐的功能,内容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但事件的过程会有渲染、抑扬。
宋元时期的话本讲述历代兴亡,篇幅长,需分作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叫一回,每回都有题目,就出现了“章回”一说。最早的章回体小说(当时不叫章回体小说)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后人给的书名,它最初的名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话本《三国志平话》的丰富和发展。
这里分析一下《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一书名。大家知道《三国志》是史书,“演义”是什么意思呢?“水土通气为演,犹润也,演则生物,民得用也”(《国语•周上•注》)。义,就是道理,是适宜、合理的事,“义者,宜也”(《中庸•二十章》)。“演义”就是阐发经义,“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后汉书八三•周党传》)。“通俗”就是用俗话讲,因为史书都是文言文,百姓听不懂,所以要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用口语讲述。整个书名就是说“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三国志》这部史书的经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猾狡诈奸智伪勇顽,通过一个个人物、一组组事件表述的淋漓尽致,对中国传统观念从正反两面做了生动的叙述。
当然,《三国志通俗演义》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作了补充,虚实结合,有了复杂、丰富、细腻的描写,增加了杜撰的内容,如草船借箭、华容道等等,真假相杂,就有了当今小说的雏形。这里的雏形是从内容的虚实上评价,从艺术水平上说,当今的小说只能说是小学生作文。这里我总忍不住要多说几句,进化论者、唯物主义者认为现在比过去进步,今人比古人聪明,但是今人的诗不如唐诗、词不如宋词、曲不如元曲,更写不出《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这样水平的作品来。不知为什么中国人在这方面不进化、不进步、不发展。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出现了一批演义书籍,如《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晚明还出现了“三言二拍”等一大批作品。这些辑录旧本,增删润饰,内容上就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无法区分真伪了,而且有了悬念,有了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描写,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欣赏了。既然有了作者的改编,就有了作者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有的宣扬传统道德观念,有的与之相悖,对待情、欲、理、礼的观念评价有了不同。如《西厢记》,“三言二拍”中也有许多,不过大都宣传“奉劝世人行好事,到头原是自周全”。这里要强调的是,杜撰、虚构的东西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认识,历史的真假就难以区分了,讲述历史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其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使人们认为史书不全是真实的,历史有编造的内容。如《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书名简化成了《三国演义》,就起到了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作品可以归于当今意义上的小说了。
蒙古人立元朝,元曲发展起来,元曲就属于文学体裁了,就是创作了。元曲不单要有剧本,而且要有演员,就是文学和艺术的结合了。为什么元曲这种俗文化成为元代的辉煌呢?有学者分析过,蒙古人南侵,不像满清南下那样笼络知识份子,而是彻底破坏了传统文化,知识份子受到毁灭性打击。元朝的官员大都是蒙古人,又大都目不识丁,这些官员只能理解欣赏俗文化,于是流行于民间的戏曲业空前繁荣。读书人的诗词歌赋不被承认,只好将戏曲创作当作出路和饭碗。
四、笔记
当今人们认为,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出现在唐朝,叫笔记小说,其实当时叫“唐传奇”,所谓唐传奇也都是作者所闻所见而记录下来的故事,如奇闻异事,人间事态,轶事掌故,神灵鬼怪。内容都是纪实、记事。所用书名为传、记、录、志,就说明了这点,如《柳毅传》、《枕中记》、《玄怪录》、《博异志》等等。传,是文字记载或解释经义;记,是记录记载,是文体的一种;录,就是记载、抄写;志,前面说过,就是记、记述,或记事的书或文章。
笔记小说这一名称出自宋朝史绳祖的《学斋占毕》卷二,此书是考据辩证性的文字,主要记军国大事、朝政得失、典章文物、一代人物的思想言行等等,为的是填补正史之不足,因为不是官方辑录,所以叫小说。为什么叫笔记呢?古时称散文为笔,与韵文对称时散文称笔记,“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心雕龙•总术》)。“词赋极其精深,笔记尤尽典实”(《艺文类聚四九•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尽典实,这就是笔记小说的含义。可史绳祖并没有把“唐传奇”称作笔记小说。将笔记与当今文学体裁的小说组词,严格的说语法上是不通的,“散文小说”是什么意思?大概是要说的是“笔记形式的小说”,那么它就是形容词补语片语形式了。
人们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笔记”,是个个朝代的文学顶峰,明清时期的笔记小说兴盛,如《徐霞客游记》、《口技》等这些大家都熟悉的作品,都归为笔记,还有《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许多怪力乱神之事。大都“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但都是记录整理,不是有意编造和虚构。这一类应归于笔记,属于散文,而不是当今人们认为的小说。
清代评价明朝有十大才子书,“三好玉平水,西琵白捉驻”(《三国演义》、《好逑传》、《玉娇黎》、《平湖冷月》、《水浒》;《西游记》、《琵琶记》、《白圭记》、《捉鬼记》、《驻春园》),当然现在看起来某些书并不算精华。其内容是根据某些事实发挥,真假成分都有,可归为文学体裁的小说了。但不管是演义也好、记也好,传也好,当时对这种体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小说”这种称呼。
这里说一下《西游记》,这部书人们都认为是神话的小说,其实修炼的人明白,它讲述的是修炼的过程,也讲了宇宙天体的部份构造和生命存在形式,同时也讲述了天上、人间与地狱不同的理。作者同时也是修炼有成的人。既然书名叫“记”,就不能说是编造和虚构。我这话听起来神神道道的了,你尽可以不信。不过可以这么想:现在的人怎么写不出这么生动的作品来?这不又违反了进化论吗?
转译自日文的小说一词被当今的人用在了《搜神记》上,称之为志怪小说;用在了“唐传奇”上,称之为笔记小说;用在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上,称之为章回体小说。这是史学界、文学界的谬误。谬误的结果是变异了人们的观念,当人们认为它是小说的时候,就认为它是虚构的,也就是瞎说了。于是学术界就出现了疑古派,用今人扭曲的、变异的观念看古人思想,评价古人的行为,用当代史解释历史,历史也总被现实借用。这都是唯物主义和进化论思想造成了人们观念的败坏。
小说这一概念的混淆,也就造成了对小说评价的混乱,对小说起始年代也产生了的错误定位。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这部受人尊崇的书,我想也应该重写了。

晋朝时干宝撰《搜神记》(网络图片)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王笃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5 03: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