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47|回复: 3

母儀天下的賢後---—— 傳統女性的典範

[复制链接]

0

主题

5608

回帖

966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662
发表于 2011-11-26 09: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傳統女性的標準來源於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由之衍生出的傳統道德觀念。《易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屬於兩種不同的物質,自然有其不同的屬性。「乾」、「坤」兩卦則是陰陽的典型代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陰柔與陽剛是其特性的表現,對應於人,則男性屬於陽剛,女性屬於陰柔,剛柔相濟,相互依存,方能和諧相處,這是大道落實於人後形成的道德規範與禮儀要求。
古代對於女性的標準有比較詳細的描述,《禮記》、《周禮》、《詩經》、《烈女傳》等典籍中既有明確的標準要求,也有歷代婦女的榜樣和典範。傳統的女性標準應該是溫柔賢淑、善良含蓄,有因擁有美好的心靈而自然散發出來的由內及外的優雅。美好的德行才是女性的真正美麗之處。我們不妨從古代的母儀天下的賢後中選取三例作為典範。
一、東漢陰麗華皇后
陰麗華,南陽新野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后,為春秋時代著名的齊相管仲之後。
劉秀統一天下之後的第五年,陰麗華被冊封為皇后。史載:陰後性仁孝,多矜慈。七歲失父,雖已數十年,言及未曾不流涕。在位之時,端莊賢淑,有母儀之美。皇后內持恭儉,外抑宗族,為一代賢後。
東漢建立之初,有帝無後,郭聖通、陰麗華二女同封貴人。其時,郭已誕下皇長子劉疆,但劉秀以陰麗華有「母儀之美」,欲立陰氏為後。古之女子,未有不以登後位為人生至榮,可陰氏卻非常謙卑,堅辭不受,「自陳不足以當大位」,後劉秀封郭聖通為皇后。之後,劉秀要封陰麗華的所有兄弟為侯爵。陰麗華仍然婉言謝絕,說按自己的身份,她的兄弟們怎麼能夠越禮做侯爵呢?劉秀又賞賜珠寶給陰麗華,她依然拒絕,說如今國家剛剛穩定,百廢待興,自己要那麼多珠寶有甚麼用呢?
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因郭皇后「數懷怨懟」廢皇后郭氏,立貴人陰麗華為後。
已經是皇后的陰麗華依然謙恭,對多次中傷她的廢後郭聖通並沒有採取落井下石的態度,反而為她求情,讓劉秀本著寬厚仁慈的態度來處理郭聖通。不僅如此,陰麗華還對廢太子劉彊及郭氏的小兒子中山王劉焉極盡關愛與照顧。陰麗華常常叮囑她的兒孫們善待郭聖通的家族,而且要牢記她曾經做過他們十七年的嫡母、嫡祖母。因此必須將郭聖通視作母親、祖母來看待。 這一點,不但明帝劉莊做到了,連陰麗華的孫子漢章帝劉炟都牢記在心。後來的東漢皇族,確實再沒有發生過殺害廢太子和非己所出皇子的事情。這不能不說與劉秀和陰麗華的身體力行、傳為家訓分不開。
:big_smile: :bad_smile: :cry: :)

0

主题

5608

回帖

966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6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09: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東漢馬明德皇后
馬明德皇后的父親是東漢著名的伏波將軍馬援。因輔助漢光武帝劉秀平定天下戰功卓著,但因為得罪了權貴光武帝劉秀的女婿梁松,遭其陷害。馬援年僅十歲的三女兒(即馬明德皇后)擔負起治理家務的重任,她不僅能獨立處理家中大小事務,而且在與其它家族交往時也能如成年人一樣從容應對。
公元52年,十三歲的馬明德選入太子劉莊的宮中。她入宮後悉心侍奉陰皇后,對其他的人也是禮儀周備,57年漢明帝劉莊即位,因馬氏德冠後宮,遂立為後,史稱明德皇后。馬皇后不僅品德出眾,也很有才華,能背誦《易經》,熟讀《春秋》、《楚辭》、《周禮》等傳統的儒家經典。
馬皇后生性寬仁,謙恭節儉,不喜好遊樂,平易近人。平時都穿粗布衣服,除了國家大典場合,從不穿貴重的絲綢織繡之衣。後宮的嬪妃對她非常欽佩。
馬皇后雖不干預朝政,但對世事卻明斷有理。公元70年,明帝的異母兄弟楚王劉英企圖謀反,事情敗露後,明帝不忍處死劉英,只是廢黜了劉英的爵位,徙往丹陽郡(今屬安徽)。劉英到丹陽後自殺,明帝認為是有人鼓動楚王謀反,下令徹查其黨羽,一時受株連的人不計其數,許多大臣紛紛勸諫,但明帝根本不聽。馬皇后知道被抓的人大部份都是冤枉的,十分憂慮。一天明帝回宮,她趁機向明帝進言,請求明帝不要把案件擴大,神情悲楚,明帝深為感動,以至於在明帝十五年二月,劉莊頒令大赦天下,將從前不算在大赦範圍內的謀反之罪也算在寬大處理之列。此案能夠從寬而不至於多傷人命,馬明德皇后功不可沒。
從此明帝才發覺皇后對政事有獨到的見解,在遇到公卿大臣難以裁決的問題時,常常會讓馬皇后幫著分析。馬皇后為他深入分析事情原委,明帝都會鄭重看待,彌補了許多朝政上的缺陷。但她從未提及自己家的事,包括父親的冤屈,雖心中酸苦,從不在明帝面前表露,因此更加得到明帝的敬重。
馬皇后沒有子女,明帝就讓她撫養宮中賈氏的兒子劉炟。
馬皇后盡心撫養和培育,對劉炟的關懷無微不至,事事親力親為,以至於勞累憔悴,母子關係勝似親生。
公元75年明帝去世,太子劉炟即位,是為章帝。馬皇后被尊為皇太后。章帝即位後第二年,天下大旱,一些溜鬚拍馬的大臣趁機上書朝廷,認為天旱的原因是沒有封賞外戚,請求皇帝將皇太后的兩個弟弟加封侯爵。但是馬皇后沒有答應,她專門為此發下了一道措辭嚴厲的詔書,再一次拒絕了為馬氏家族封侯的可能。章帝讀了母親這道詔書,不禁悲嘆不已,再次向母親求情:「漢朝興盛,舅氏被封侯,就像皇子被封王一樣,是應該的。母親誠存謙虛,難道要讓我做不孝順舅父的皇帝?何況舅舅中,一位年老,兩位患病,如未加封之前有個三長兩短,我只好抱刻骨之恨了。」
馬明德答道:「我思慮再三,我並不是想得謙讓的好名聲而讓兒子的名聲受損,而是馬家無功於國。如今又逢大旱,百姓生活困苦,這時要是封賞外戚,有違我的心意,並不是孝順我。如果一定要封賞,必須等到陰陽調和,邊境清靜的時候。」
章帝即位四年後,果然其年旱澇之災俱無,五穀豐登,邊境也平安無事。高興的章帝立即決定晉封三個舅舅為列侯。
馬皇后知道後,認為為人應當知進退,不能有奢念,希望他們能夠明白自己的苦心。三兄弟遂只接受了封爵,辭去職位,不再參政議事。 東漢一代,皇帝大都年幼無知,年輕的皇太后往往要依靠外戚來把持朝政,只有馬皇后一人,以史為戒,禁止外戚參政。馬皇后一生勤儉,謙遜,知書識禮,明理達義。公元79年馬皇后因病去世,謚號「明德」,享年41歲。明帝、章帝兩朝的政治能夠比較清明,史稱明章之治,她的所作所為無疑是有著積極影響的。故《續烈女傳》稱讚她「在家則可為眾女師範,在國則可為母后表儀」。
:big_smile: :bad_smile: :cry: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08

回帖

966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66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09: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唐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隋右驍衛將軍晟之女。八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十三歲嫁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十三天即冊封為皇后。在後位時,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後為皇帝誕下三子四女。貞觀十年薨。謚號文德皇后。李世民譽之為「嘉偶」、「良佐」並築層觀望陵懷念。
長孫皇后生長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統的教育,形成了知書達禮、賢淑溫柔、正直善良的品性。在她年幼時,一位卜卦先生為她測生辰八字時就說她「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履中居順,貴不可言。」
長孫氏十三歲時便嫁給了當時太原留守李淵的次子、年方十七歲的李世民為妻。她年齡雖小,但已能盡行婦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
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登基,長孫王妃成為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應驗了「坤載萬物」的預言。長孫氏並不因之而驕矜自傲,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賢良恭儉的美德。對於年老賦閒的太上皇李淵,她十分恭敬而細緻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請安,時時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宮女怎樣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像一個普通的兒媳那樣力盡著孝道。對後宮的妃嬪,長孫皇后也非常寬容和順,憑著自己的端莊品性,影響和感化了整個後宮的氣氛,使唐太宗不受後宮是非的干擾,能專心致志料理國家大事。雖然長孫皇后出身顯貴之家,如今又富擁天下,但她卻一直遵奉著節儉簡樸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講求豪奢華美,飲食宴慶也從不鋪張,因而也帶動了後宮之中的樸實風尚。
因為長孫皇后的所作所為端直有道,唐太宗對她十分器重,常與她談起一些國家大事及賞罰細節。長孫皇后雖然很有見地,但她不願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預國家大事。她認為男女有別,應各司其職,唐太宗卻堅持要聽她的看法。長孫皇后拗不過,說出了自己經過深思熟慮而得出的見解:「居安思危,任賢納諫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
大臣魏徵以敢於進諫聞名,常對太宗的不當行為和政策直接了當地指出,並力勸他改正,唐太宗對他頗為敬畏,常稱他是「忠諫之臣」。一次,唐太宗興致突發,帶了一大群護衛近臣,要到郊外狩獵。正待出宮門時,迎面遇上了魏徵,魏徵問明了情況,當即對唐太宗進言道:「眼下時值仲春,萬物萌生,禽獸哺幼,不宜狩獵,還請陛下返宮。」唐太宗堅持出遊,魏徵卻不肯妥協,站在路中堅決攔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馬氣沖沖地返回宮中。
唐太宗回宮見到了長孫皇后,猶自氣憤地說:「一定要殺掉魏徵這個老頑固,才能一洩我心頭之恨!」長孫皇后問明了原由,也不說甚麼,只悄悄地回到內室穿戴上禮服,然後面容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稱:「恭祝陛下!」她這一舉措弄得唐太宗滿頭霧水,吃驚地問:「何事如此慎重?」長孫皇后一本正經地回答:「妾聞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徵直,由此可見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聽了心中一怔,覺得皇后說的甚是在理,於是滿天陰雲隨之而消。
長孫皇后的長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為太子,當時宮中實行節儉開支的制度,太子宮中也不例外,費用十分緊湊。掌管宮中財物的人員屢次要求增加費用。但長孫皇后並不因為是自己的愛子就網開一面,她說:「身為儲君,來日方長,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揚,何患器物之短缺與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與明智,深得宮中各類人物的敬佩,誰都願意聽從她的安排。
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文武雙全,輔佐李世民贏取天下,立下了功勛,本應位居高官,但因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處處避嫌,以免給別人留下話柄。唐太宗原想讓長孫無忌擔任宰相,長孫皇后卻奏稱:「妾既然已托身皇宮,位極至尊,實在不願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像,漢代呂後之行可作前車之鑑。萬望聖明,不要以妾兄為宰相!」萬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讓他作開府儀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實際掌管政事,長孫無忌仍要推辭,理由是「臣為外戚,任臣為高官,恐天下人說陛下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為官擇人。唯才是用,如果無才,雖親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雖仇不避,魏徵是例子。今日之舉,並非私親也。」長孫無忌這才答應下來。
長樂公主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掌上明珠,將出嫁時,她向父母提出,所配嫁妝要比永嘉長公主加倍。魏徵聽說了此事,上朝時諫道:「長樂公主之禮若過於永嘉長公主,於情於理皆不合,長幼有序。規制有定,還望陛下不要授人話柄!」唐太宗本來對這番話不以為然,回宮後隨口把魏徵的話告訴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卻對此十分重視,她稱讚道:「常聞陛下禮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聞其諫言,實乃引禮義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婦,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顏色,不敢輕易冒犯;魏徵以人臣之疏遠,能抗言如此,實為難得,陛下不可不從啊。」於是,在長孫皇后的操持下,長樂公主帶著不甚豐厚的嫁妝出嫁了。
此後,長孫皇后還派中使賜給魏徵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傳口訊說:「聞公正直,如今見之,故以相賞;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轉移。」魏徵得到長孫皇后的支持和鼓勵,更加盡忠盡力為國。
貞觀八年,長孫皇后隨唐太宗巡幸九成宮,回來路上受了風寒,又引動了舊日痼疾,病情日漸加重。太子承乾請求以大赦囚徒並將他們送入道觀來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隨聲附和,就連耿直的魏徵也沒有提出異議,但長孫皇后自己堅決反對。她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壽,吾向來不做惡事;若行善無效,那麼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國家大事,道觀也是清靜之地,不必因為我而攪擾,何必因我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義,終生不為自己而影響國事,眾人聽了都落下了眼淚。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罷。
彌留之際長孫皇后仍殷殷囑咐唐太宗善待賢臣,不要讓外戚位居顯要;並請求死後薄葬,一切從簡。
悲痛不已的太宗在元宮外的棧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宮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他又在宮中建起了層觀,終日眺望昭陵,雖然在魏徵的規諫下毀棄了,但其之後對長孫皇后的思念之情溢於言表,令人唏噓。 本文所述這三位皇后都能夠嚴謹的遵循並實踐天地神明傳承於世人的道德規範,溫柔敦厚,善良賢淑,通情達理,相夫教子,不僅贏得了丈夫的尊重,更贏得了後世敬仰,她們因此被尊為千古賢后,更是傳統女性的典範。
:big_smile: :bad_smile: :cry: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80

回帖

496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4962
发表于 2011-12-2 04: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古人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如今”和谐社会“更是诈骗丛生,权色勾结,鲜廉寡耻;共产共妻男盗女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9 00:0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