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71|回复: 0

范蠡急流勇退,有舍有得

[复制链接]

8948

主题

1万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42827
发表于 2011-12-12 19: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倪健哲


在媒体版面上活跃的公众人物中,有不少政商名流。许多经商者富可敌国,紧抓着国家经济命脉,甚至还跨足政治圈,参与国家政策。这些企业富商在关键时刻能否舍弃自身利益,以国家人民利益为先、大局为重呢?

“因为金钱与权势太过诱人,没有人可以禁得起这样的诱惑,这是人的本性。”真是如此吗?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著名商人──范蠡,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聚财散财”的故事,就告诉我们爱国为民、急流勇退才是正道。

忠以为国,助越灭吴

范蠡为春秋时代楚国人,年幼时出身贫寒,但是天生聪敏睿智,年纪轻轻即学富五车,懂天文地理与兵法,满腹经纶,并且是一名优秀的经商者。虽然范蠡一身才能,又是经商天才,但由于行事低调,在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却不曾被重用。日后范蠡移居越国,并投入越王勾践麾下。

周景王二十四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一场“檇李之战”,吴王阖闾阵亡,从此吴越两国结下深怨。两年后,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在夫椒与越国决战,此战使越王勾践大败,仅剩五千兵卒逃入会稽山。

在勾践潦倒的这段时间里,范蠡时常告诉勾践:“人待期时,忍其辱,乘其败……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之后夫差因为胜仗而日渐骄佚,范蠡便断言“越必兴、吴必败”,建议勾践:“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便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这段时间勾践听取范蠡建言,忍辱负重、卧薪尝胆。

为奴三年后,夫差将勾践等人放回越国,范蠡与文种开始积极拟定兴越灭吴的计划。《左传‧哀西元年》记载:“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即是以十年积极生产、以十年强化国力的策略。期间,范蠡为了削弱夫差的意志并确保策略,献上西施、陈娟、郑旦等美女,长达二十年的计划与经营,越国不但力量强盛,也一举消灭了吴国,一雪前耻。

智以保身,急流勇退

范蠡在勾践落魄时即开始辅佐他,到最后兴越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封为上将军。这时的范蠡可说是名与利都达到了顶点,与文种同为复国之功臣,正是开始享受权势的时候;然而此时,范蠡却兴起了离去的念头。

这二十多年来的观察,他知道勾践“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享福。”因此决定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选择退隐。他写了一封信告诉文种,要他也早早离去,因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若是留在勾践身边,恐怕性命不保。

范蠡离去之后,文种如预料中遭到勾践杀害。而范蠡则是移居齐国,改名换姓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于海边定居,一边垦荒耕作,一边经营商业。由于他做生意讲求商道,又相当有才能,没多久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不贪图于利,将大笔财富用于造福乡里,为社会做事,在民间拥有良好名声。

商以致富,回馈社会

范蠡的才干与名声受到齐王的重视,被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做官到卿相之位,家业累积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普通人来说,已经到了极限。长久处于尊贵的身分,恐怕不是好事。”因此,这个官只当了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归还相印辞职,并散尽家财给予知交与老乡们,回归一身清白。

最后,范蠡迁徙至居于“天下之中”的“陶”,并自号“陶朱公”。陶位于各国交通汇集处,为最佳经商的地点,范蠡以特有的经营手法,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寻得商机,并且以高道德标准与各国做生意,没过几年,又成了巨富,后人尊为财神。

《史记》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范蠡经商重视道德,获得良好商誉,是历史上有名的儒商,与子贡齐名。他一生皆处于钱财与权利的高峰,却不贪恋分毫,因为他知道该做什么、该得什么;重要的是,他懂得急流勇退,并且忠君为国、回馈社会。

范蠡善于聚财致富又乐于施财济人,如此美德受到后代许多商人推崇,尊他为“商圣”。然而阅读范蠡的一生,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或许正是他以良心经商、不多偏取的生意之道,加以时机来到随即能够坦然放下名利权位不多恋栈的作为,才得以如此有道取财。

范蠡的知进退、道德经商,堪称古今中外跨足政商界者的典范。

--转载自《看杂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7 17: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