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卫金桂 大学教授、作家
我没有赶上大饥荒时期,刚记事起,村里有几个歪瓜裂枣的男人的老婆都很精干漂亮,问长辈原因,他们说是大饥荒时期逃来的,刚开始男方家用一两碗面做个仪式算是下聘礼,后来连这都免了,只要谁家接纳有活命的希望,便赶紧把女儿送过去。到了后来,我们村里也快死人了,据我妈说她还险些成了饥民的食物。其实,我们村的饥荒与天灾几乎无干。
其一,村子小,位于祁连山深处,即便颗粒无收,原始森林里有的是野果子和小野兽。到了七十年代,狐狸野兔之类尚在田野里看得到,秋天到处是松籽草籽。更不可能干旱,树林里点上火都烧不起来。依赖大自然就不可能饿死人。
其二,五九年是丰收年,满地的土豆萝卜,孩子们用来当石头扔,我家邻居老奶奶看着成堆的土豆坏了,说这样浪费老天要报应,站一边哭。我问过我高中时的老师,他说59年他上了大学,食堂里分派食物,因为数量多吃不掉,他们只咬掉肉包子有馅的部分,别的扔了。同学们中间流行的话是吃完苏联老大哥会给。有人疑问说那老大哥的要是吃完了呢?大家哄堂大笑:老大哥的怎么可能吃得完?
既然如此,我们那儿为什么依然饥荒严重?有如下原因:
其一,食堂的建立摧毁了家庭抵抗饥饿的功能。
西北农民的节俭是出了名的。直到现在,也是先吃旧粮留着新粮。绝大多数人家稍微紧巴一些抵挡两三年灾荒绝对不成问题。组建食堂后把粮食都收到队里,浪费和后来的干部贪污,最终将村民抛向了饥饿。
其二,阻止大家上山自救。
到饥荒已经很严重的时期,如果允许村民自谋生路,山里的各种野味救命还是不成问题。可干部们规定采来的草籽也要交队里,下工后还要翻口袋和倒鞋子,有所谓偷的严加批斗,有的人上山只好撑着吃,因为没有回来后的再加工环节,大便不出来。后来身体越来越弱,连山都上不动了,而近处的草根早已被挖光,只好呆着等死。
其三,外地饥民的挤兑。
食堂毁掉了家庭这一基本抵抗饥荒的单位后,外地饥民、主要是河西走廊张掖等地的饥民大批涌进山里讨生活,他们积聚在石崖底下,活得吃死的,并伺机哄骗村里出去找吃的的人为食,共同烘托了人吃人的恐怖局面。
以后我们那个小村庄各种口音的人都有,民族就有五六个,据说基本是那时逃荒到村里的。而1949年以前,那里只有一家地主两家长工。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逼债,对别处或许有影响,我们那里就是无天灾而害,以人祸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