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0|回复: 0

百善孝为先 谈“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242
发表于 2012-1-27 08: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方

2011年10月30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启动了“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据说,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 育,引领青少年从小养成孝亲敬老美德。这个工程采用百日培养、三年跟踪、长期帮助的模式,主要针对四到六岁的幼儿,计划通过五年时间,在中国培养出100万个小孝子来。

要说这个工程,那可不是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凭空想出来的。据介绍,从2008年起,这个委员会就开展了“青少年成长与孝道”的专题调研。通过对100个家庭作的调查,他们得出结论说,98%的家庭认为,孩子的孝心与学习和成长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委员会又对100个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做了跟踪调查,发现96%的学习好的孩子都有孝心;而对另外100名有网瘾和有犯罪行为的孩子进行调查,发现听父母话和有孝心的只有3个。

委员会还对100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作了调查,说是91%的受访者认为四到六岁是培养孩子孝心的最佳时机。于是,基于对这100个家庭、100个好孩子、100个差孩子、和100个家长、 教师的调查研究,有人灵机一动、举一反三,就推出了这“百日培养百万孝子”的工程。

其实,近年来在中国,“孝”这个概念早已多有演绎。就说2011年吧,就出台过不少相关举措。有实际操作型的,比如去年10月1日国庆节重庆江津五中的操场上,就上演了一场300多个初中二年级学生给家长洗脚的喜剧。绿茵场上、大太阳地里,横平竖 直摆好的300多个洗脚盆,学生们在专业洗脚老师的指导下,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洗脚;一眼望上去,团体操一般,气势磅礴。

也有制定规则型的,比如去年北大颁布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招生细则”中,就有一条“不得推荐不孝敬父母的学生来北大上学”。还有道德评判型的,比如北大工商管理硕士廖天野殴打父母、姐姐的行为,就受到了全社会的谴责,以至当事人要在父母面前,跪在地下、痛哭流涕。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百万孝子”工程出来,似乎是个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消息一传开,立刻就遭到大众的质疑、甚至有网友称之为“荒诞”呢?要我看来,这个工程有几个软肋确实不能不让人捏一下。

先说这个工程的奠基的依据吧。一个全加在一起充其量也不过400个访谈对象的取样,是不是随机、有没有代表性先不说,就是从数量上讲,也无法为一个如此劳民伤财的工程,提供足够的论据。

再者说,什么是“孝”?“孝子”又该如何定意和评估?大家从哪里都找不到相关的信息。据说,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是一个非营利的慈善组织,其经费全靠捐款人支持。那么,无端启动这样一个无根无据的工程,5年以后他们又该如何向捐款人汇报工程的效绩和成果呢?
最要紧的是,不知道这个委员会是根据什么数据研算、得出了“五年里培养出100万个孝子”这个目标的。要知道,根据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现有2亿2千7百50万年龄在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假定这个“孝子工程”的前提是“如果不培养,孩子们就不会孝亲”,那么除了有幸获得培养的那100万个准孝子,剩下的这些2亿2千6百50万孩子们,又该怎么办呢?他们是不是都会成为“逆子”呢?

如果是,那么这个工程无异于杯水车薪,那是个道德上的豆腐渣工程,说不定会给中华民族带来灭顶之灾。如果不是,那这个“孝子工程”岂不是纯属于画蛇添足吗?委员会里的工程大师们,花着纳税人的捐款、干着赚取眼球效益的事,结果暴露的却是他们自己的无知。

网友说这个工程“荒诞”,我觉得说得还真是不错。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过去没有什么“百万工程”,照样传扬了几千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善行都是通过耳濡目染、身体力行,经感化而非训练而来的。社会的道德底线是“孝”扎根的土壤,社会的风气是“孝”成长的雨露,父母亲的榜样是“孝”形成的模板。发自内心的孝心、孝行,才是能够使孝子倍出的先决条件。

中国不缺工程,更不缺豆腐渣工程,还是别折腾孩子们了。不如多给孩子们一些关爱和尊重,多让孩子们体验一些人际关系的温暖,多给孩子们一些童年的快乐,等他们长大以后,他们自然会给社会和家人以善意的回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7 02: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