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37|回复: 0

“吃豆腐”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0

主题

502

回帖

982

积分

高级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982
发表于 2012-1-30 20: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吃豆腐”一词的基本含义其实大家都清楚,就是法律规范用词“性骚扰”的口语形象说法。本文要探讨的是为什么叫“吃豆腐”而不是“吃牛奶”,究竟是那几个因素促成此语的流行。

通常能查到的资料讲,汉朝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在安徽寿县八公山炼丹,无意中炼出了“白如纯玉,细若凝脂”的豆腐,并且成为风靡全国的小吃。豆腐店的老板娘被人称为“豆腐西施”,许多男人去吃豆腐等等,好象历史很悠久了。

其实不然,有的文章讲汉朝就有“豆腐西施”之称呼是缺乏依据的,汉文化主要是黄河流域的北方文化,当年西、东汉的美女代表是昭君,貂蝉。把美人比作西施应该流行于现浙江绍兴一带,因为那里是西施的故乡,“豆腐西施”是靠了鲁迅先生《故乡》这篇文章而名扬全国的。举一旁证:现在台湾的“槟榔西施”这个称呼也是随国民党(俗称浙江党)到台湾后流行开来的,虽然日占期间已经有“槟榔女郎”了,所以“XX西施”是民国时期流行开来的称呼。

还有一说是:为招徕顾客“豆腐西施”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老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且动手动脚,比如趁付铜板时摸摸老板娘的纤手等。于是,醋海翻波的老婆们不满意了,经常以“你今天又去吃豆腐了?”来训斥丈夫。后来,“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此说也牵强,过去男人去的最多是“酒肆”,卓文君卖的是酒,酒能乱性,现在男人最常去的KTV一定是供应酒的,为什么没有“酒西施”这种称呼,所以“吃豆腐”这个俗语的含义既与卖豆腐的有关,但不是主要出处。

比较权威的说法见1935年出版的《上海俗语图说》一书,旧时丧俗有“吃豆腐”的习惯,此俗的形成是因为做法事的和尚不能吃荤,只能吃素,素席的当家菜如素鸡、素鸭、素肉等豆制品的老祖宗就是豆腐,所以去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饭”,缩脚叫“吃豆腐”。

由此可见“吃豆腐”第一出处是源于和尚,水浒中说“一个字:僧,二个字:和尚,三个字:饿色鬼”,饿色鬼到丧家去“吃豆腐==偷看的机会来了”,女要俏一身孝,谁叫男人都短寿呢。

“吃豆腐”第二出处是源于吃白食的人,为什么叫吃白食而不叫“吃红食”,这是因为喜事都是发请柬(红色罚款单)邀请的,没法混吃混喝,而办白事是不能发邀请的,只告知消息,是否吊唁靠“自觉的”。现在报纸上讣告天天有,结婚就不登“喜报”了,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办丧事吃的豆腐是白色的,所以吃豆腐也叫吃白食。因为丧家无法预估出席丧礼的宾客多少,故总是会多预备一些豆腐和饭,这就给一些真正吃白食的人留了机会,由于具体帮忙办白事的都是一些乞丐和下等人,他们的朋友的朋友就会假装忙帮,实际就是来蹭饭的,即使被主人发现,也不便撵走,饭菜剩下也是浪费,算是捧个人场。这就是“吃豆腐”的第二层含义:下三赖不付钱蹭饭,也叫“揩油”吃白食的人。

综上二种含义,不付钱而占女色小便宜的就叫“吃豆腐”了,掏钱的就不属于此例。

上世纪30年代,上海开始流传这句颇具幽默而带讽刺的新词,是因为当时唱戏的一些女明星也像今天博眼球一样,喜欢叫小报记者来吹嘘,请客吃饭也要点一道豆腐,叫“卖样”。于是这些媒体人把出席这种活动也叫是“吃豆腐去”,于是就迅速流传开来这个俗语。

再回到“豆腐”本身具有白、细、嫩、软的特点,所以“吃豆腐”就被借来指那些不出钱,也不敢过分调戏女人的行为。

33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0 04: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