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79|回复: 1

英国人是这样热议薄熙来和海伍德的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6235
发表于 2012-4-12 06: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0日,中国官方发表声明,称薄熙来“涉嫌严重违纪”,已被停止中共中央政治局职务并接受调查,其妻谷开来因涉嫌谋杀英国商人海伍德,已被移送司法机关。此消息发布后,不少英国媒体做了报道和评论:

《卫报》 (Guardian)

《卫报》4月10日的报道称,薄熙来事件为几十年来震动中国政治高层的最大丑闻。报道分析,薄熙来“涉嫌严重违纪”的说法,表明他的政治生涯已终结。

该报道引述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治专家曾锐生(Steve Tsang)的评论说,鉴于海伍德的家人此前并未就此案向中国施加压力,中共如果愿意的话,本可以淡化处理对谷开来的指控。但他认为,此案向一些党内人士提供了“修理”薄的借口。“他得罪了最高领导层中的很多人……他的政治生涯已彻底结束,”曾锐生说。他分析称,薄现在只是被停职,而不是彻底罢免,表明党内仍在讨论谁应成为他的替代者。

报道对薄熙来本人做了点评,称薄熙来有个人魅力,又自以为是,他以一系列大胆的举措赢得了一些崇拜者,但也让中国的自由派和党内人士感到警惕,他们视他为一个有危险野心的对手、潜在的强人。

《卫报》网站还发表了学者乔纳森•芬比(Jonathan Fenby)的一篇评论,主题是中国当局不应再限制舆论对此事的讨论。芬比说,最新的事态发展表明,现代通讯的力量在不断增强。40年多前的林彪事件被掩盖了许多年,直到今天人们仍不了解事情的全貌。而现在社交媒体、互联网、博客,以及大陆境内更大程度的个人自由,已经使得那种旧式的信息闭锁变得不可能。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虽然这会让中国最高执政者感到困惑。

对于薄熙来本人,芬比则评论说,他虽然在过去五年里赢得了一些政治资本,但他过于张扬、不受控制,从而为追求共识的中央政治局所不容,而且他缺乏坚实的派别支持。在这个组织性很强的系统里,薄的个人主义色彩太重。虽然这给他带来很大名声,但他的野心最终让他变得很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卫报》报道还对中国官方媒体中“薄谷开来”的称呼感到好奇。该报道称,这种把夫姓置于妻子名前的做法,在中国大陆并不常见。

英国广播公司(BBC)

BBC网站刊载的一篇分析说,薄熙来被停职,薄妻涉嫌谋杀,这两个消息同时到来,让人说不好哪个消息更让人震惊。文章认为,这一事件表明,一场权力争斗正在进行中,而在今年,中国高层本来也许希望向外界展示一种团结的面貌,以显示中国权力移交可以平稳推进。文章说,鉴于目前公布的事件细节只是一鳞半爪,可能还会有新的情况披露。

《经济学人》(Economist)

《经济学人》网站的一篇评论称,薄熙来是中国高层领导人中个人色彩最强的一个,他公开为自己营造公众支持。他主持了有争议的“打黑”政治运动,支持旧式的毛主义标语、歌曲和情感。过去30年里的诸多先例表明,此次被停职之后,薄熙来已经无法东山再起。但他在公众和政界仍拥有一定的追随者。他被认为向在市场化改革中受损的群体提供了一些社会福利。他的支持者对最新的事态发展将作何反应,还有待观察。该评论把薄熙来事件比作中国版的《麦克白》----一部关于野心与毁灭的莎士比亚悲剧。

《每日电讯报》(Telegraph)

《每日电讯报》4月10日的评论侧重于中国的政治斗争。该评论称,薄熙来是这场争斗的输家。他将成为1989年天安门事件以来第五个被政治局免职的人。之前的四人里,两位入狱,前总书记赵紫阳则是被监视居住直到去世。该文称,此事带有中共党内权力斗争的明显特点。

对海伍德死亡事件,该文评论说,海伍德是怎么被卷入这场高层争斗的,目前细节上不清楚。但该文称,不论他的具体死因如何,人们的一个强烈怀疑是,他是一场更大的权力争斗的棋子。

《每日电讯报》的报道还披露了海伍德生前的一些细节。它引述海伍德死前数天曾与之一起用餐的汤姆•里德(Tom Reed)的话说,海伍德从未和他谈过和谷开来的关系。而且里德表示,据他了解,当时海伍德和薄家已有一年没有联系。

8580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4863
发表于 2012-4-13 06: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流海伍德玩不起中国精英政治 浪漫冒险送命成宫廷戏红线

德国之声

 重庆市前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宣布停止中共党内一切职务,这出由重庆市前公安局局长王立军躲入美国领事馆而被揭开帷幕的现代宫廷戏变得更为"惊心动魄"。戏中角色英国商人海伍德还没出场就已经死了,但"海伍德之死"却成为一场宫廷戏的红线。

  (德国之声中文网)去年11月14日,英国商人尼尔·海伍德(Neil Heywood)的尸体在重庆一家酒店的客房里被发现。此后重庆官方称,海伍德死于"饮酒过量",并在没有尸检的情况下将其尸体火化。而海伍德的家人称,海伍德是个"滴酒不沾"的人。新华社本周在发表中共中央宣布停止薄熙来(专题)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中纪委对薄熙来进行立案调查的稿件中提到,去年海伍德"醉死案"经公安机关复查,现有证据证明海伍德死于他杀,薄谷开来和张晓军(薄家勤务人员)有"重大作案嫌疑"。"薄谷开来、张晓军涉嫌故意杀人犯罪,已经移送司法机关"。

  新华社报道称,薄谷开来及其子同海伍德过去关系良好,后因经济利益问题产生矛盾并不断激化。

  海伍德是谁?《纽约时报》的记者调查称,海伍德在读书的时候就是个"特立独行"的人。90年代初的时候他在中国教英文。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认识了薄熙来一家。当时薄熙来尚在大连担任市长。他告诉一个名叫里德(Tom Reed)的英国记者,为了和中国的政治精英建立起联系,他给一些中国的官员写信,薄熙来就在其中。而薄熙来还给他回了信。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说,海伍德在信中提出帮助薄熙来"寻找商机、吸引外资落户大连"。这样他和薄熙来之间建立起关系。

  中国很多富裕的家庭都希望为子女在海外找到良好的受教育条件。薄熙来一家也不例外。谷开来为儿子薄瓜瓜选择了英国的私立寄宿学校哈罗公学,但最初未能入学。《纽约时报》报道称,毕业于哈罗公学的海伍德向他的朋友们讲述说,他成了薄瓜瓜的"导师 ",他帮助安排薄瓜瓜进入英国的学校。

  在此之后,海伍德同薄家的关系变得密切起来。海伍德在中国创办了多家公司,为打算在中国投资的外商提供咨询服务。《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当时谷开来也通过一家名为"荷鲁斯咨询投资"的公司开展类似的业务。"但没有公开证据表明她或她的公司跟海伍德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联系"。

  2010年开始,海伍德和薄熙来一家的关系突然变得疏远。英国记者里德告诉《纽约时报》,海伍德曾对关系要好的朋友们说,薄熙来对他的影响力表示怀疑,他们之间出现裂痕。海伍德甚至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感到担忧。

  《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标题为《海伍德生命中最后几小时》的文章里写道,"(海伍德)还警告他的一些朋友和商业伙伴,不要在电子邮件和电话中讨论敏感问题。……他曾说自己处在来自薄家的难以承受的压力之下。海伍德告诉他的几位朋友,他计划第二年离开中国。"

  没人能解释,为什么和薄家开始疏远的海伍德会在去年突然赶去重庆和薄家的人见面。

  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里,海伍德的朋友们将其描述为"有魅力,却又难以捉摸,性格有些矛盾"。据说,他在朋友面前毫不掩饰对英国殖民史、君主制度及文化的自豪感,而且他还非常蔑视社会主义。

  《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有一些在中国见过海伍德的人说,海伍德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像是"戴着面具的假行家"。"他乐于给人留下一个印象,好像他在为情报部门工作,是个情报间谍。但是具体做什么,他又不肯说,"一位认识海伍德的中国问题分析人士说,"不过有一点是真的,他真的和薄熙来有着长期的联系。"《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也包含类似的内容。报道中说,"海伍德总是故意让人觉得他在中国的工作很神秘"。

  海伍德在中国赚了不少钱,生前他住着"豪宅",子女在中国的英国学校读书。由英国情报部门军情六处前军官创立的Hakluyt战略情报公司说,海伍德有的时候帮他们工作,例如写一些在中国投资的尽职调查。《纽约时报》报道说,虽然海伍德在去世前几个月就停止了为Hakluyt战略情报公司工作,但这种关联却未免让人想到他的身份很可能是一个间谍。英国官方一直否认海伍德为情报部门工作。

  海伍德的一个朋友说,"事实是,(海伍德)知道,他自己的风格更像休·格兰特"。英国演员休·格兰特风流成性,被媒体称作"麻烦多多"的演员。海伍德朋友的这种说法让人难免联想到海伍德和谷开来之间关系暧昧的传闻。而这也可能是最终要了他的命的原因。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写道:"此人利用自己的聪明和魅力,跟一位中国高级领导人结成了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他发现这种关系令他进入了一个其自己无法把握的中国精英政治世界。"

  海伍德死后,他的一位朋友在Facebook上留言写道:"我认为,认识尼尔的大多数人都觉得,事实或许比想象的更为普通。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最终会成为某种形式的浪漫冒险,让他达到某个其他人未曾去过的地方,而结局却超出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5 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