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81|回复: 1

江泽民最忌讳的两件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6345
发表于 2012-5-25 15: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希望之声

1989年6月,踩着“六四”血迹,江泽民升任中共总书记,他靠著就是上海滩黑帮哲学,那就是既有黑势力的如狼似虎,也有资本家的小恩小慧。

生平中有两件事,江泽民从来语焉不详,甚至从不提起。第一件事就是谈到身世,江历来只提养父江上青,称他是中共新四军人物。生父是谁,江讳莫如深。其实,从江少年的经历可看出端倪。

江成长阶段,正值日军入侵中国,他的故乡扬州沦陷于日寇,但江本人居然过著悠哉悠哉的日子。国难当头,江还能静心研习琴棋书画,样样都学,样样稀松。推论只能是,江的生父是依附日本人和汪伪政权的汉奸。家庭条件优越,未遭战火波及。

江的另一个忌讳,是他的大学学历,江只提到上海交通大学的两年,却绝口不提在此之前,他在南京中央大学的两年。实际上江入读的是汪精卫政府的中央大学,史称“伪中央大学”。

日本投降撤走,汪政府垮台,就读于伪中央大学的学生被迫转往他校。江就是因此而转往上海交通大学。

江生平的两大隐秘,两大忌讳,举辄证明江身世复杂,不仅其生父与日伪政权密切相关,江本人也与日伪政权扯不清,至少是日本侵华时期的受益者。

中共培养干部,曾强调根正苗红,不料其红色江山竟归于一名汉奸手中。当然,历史上毛泽东和中共本身既不抗日,曾与日伪暗相勾连,合力颠覆国民政府,日后虽百般为自己遮掩、辩解,但历史污迹,终究难以洗脱。由一名汉奸继承大位,似乎又合乎历史的逻辑与情理。

江以中共的地下党员起家,打造自己的红色身份,但据当年接近江的人透露,期间,江曾自行脱党两年,权衡国共相争利害,窥测机会,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眼看国民党即将失势于中国大陆,江才看准时机,重新投入中共,参与地下活动,组织学潮,从后方瓦解国民政府防线。

江以学生运动起家,当权后却将其行家离手的经验反其道而用知,成为瓦解学生运动的高手。

上海部分高校学生拟发起反日爱国游行,预定在129纪念日左右,时任上海市长的江临时出招,故意搞了个交通安全活动周,阻止了当年一触即发的学潮。

1986年冬,上海酝酿了学潮,发端于上海交大,江闻讯,亲自赶到交大礼堂,以对话箝制交大学生,致使当日交大学生并未走出校园。

但出乎江预料的是,远在市区的东北角,与上海交大成对角线的同济大学,却有数千学生走出校园游行示威,启动了当年呼唤民主的上海大学潮。

1989年,学潮遍及全国,就在上海学生示威达到高潮时,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竟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关闭在上海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力的《世界经济导报》,注入阻挡当年学潮的一道逆流。时任中共总书记的赵紫阳,为此愠怒,责备江“把事情搞糟了,搞被动了。”并对江说:“我不给你们压力,但我也不管此事,由你们自己处理。”受到赵的批评,江一度惶恐,坐立不安,与上海的知识分子座谈时,竟自责“我最近有神经病”。但,江的举动,却得到垂帘听政的头家邓小平和其他“老人帮”的赏识。

“六四”后,江泽民由地方首脑突然升任中共最高领导职务,仿佛架云梯或坐直升机一样,令外界惊愕。但江的高升并非偶然,他卖力绞杀学潮,一贯彰显老左面目,尤其“六四”倾情演出,令中共元老刮目相看。最要紧的是,在通往权力颠峰的阶梯上,他早已巴结上一个关键人物,那便是大权在握的当代老佛爷邓小平。

原来自80年开始,邓每年到上海过春节,作为主政上海的地头蛇,江认定这是接近邓、巴结邓,进而获得仕途升迁的天赐良机,千载难逢。江使出浑身解数,尽地主之谊,讨贵客之欢心,邓年年来,江年年伺候,小心翼翼,全心全意,不敢有半点马虎和怠慢,功夫不负有心人,江的一片苦心,终未白费,在邓那里留下深刻印象。不动声色的邓,琢磨著,随时准备着重赏这名善解人意的,贴心贴肺的宠臣。

同期,江泽民还奉迎讨好巴结,经常到上海过冬的中共元老陈云、李先念,江得宠于中南海老人帮,被日后的高升埋下深厚抚笔。

细探江某发迹的过程,全然符合厚黑学“求官六字真言”,“空、贡、冲、捧、恐、送。”空也就是别无他求,一心求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贡即善于投机钻营,逢场做戏;冲即出语惊人、譁众取宠;捧即溜须拍马,曲意逢迎;恐即对上司表面上阿謏奉承,实际上暗击对方要害;送即损公肥私、请客送礼。

关于江泽民于1989年“六四”后,出任总书记的前后经过,前中共总理李鹏在日记里写道:先是由陈云、李先念二老向邓小平推荐,邓于当年5月19日正式决定,并知会李鹏等“常委”。5月31日,江泽民再次奉召进京;次日,邓当面告知江,要他出任总书记。但江并不同意马上接任,以“党章规定”为由,婉转表示,要求“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他任总书记。”而很明显的是,在当时天安门被请愿学生占领的情况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召开“中央全会”。

江甚至表示:“他绝不能接受1987年初通过批胡耀邦,让赵紫阳上台的那种做法,总书记上台、下台都没有按照党章规定,没有经由中央委员会免职和产生。”

江巧言提出:“在此之前,他不能以总书记名义对外,可先在中央担负一部分工作熟悉中央的情况。”可以看出,江耍的是拖延战术。实际上,江仍然在左右观望。一方面,在党内,邓赵之间两条路线的纷争还没有最后结论;另一方面,共军进京受阻,军队和民众谁占上风,军心是否生变,都还不明朗。江坚持,一线工作仍由李鹏负责。李在日记中写道:“他一直要求我在第一线主持中央工作。”大屠杀展开时,江待在警卫大楼,坐观形势。直到一切都平息下来,6月23日,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才正式出任总书记。李鹏日记暗示,江泽民是滑头,看风使舵。

李鹏在日记中称,学潮开始后,赵紫阳的智囊们“建议赵紫阳要与邓小平保持距离,争取民心。”李鹏日记虽没有提到江泽民的智囊们如何,但可以推断的是,江的智囊或手下,如曾庆红,给江的建议极可能就是:在局势没有明朗前,不可轻易接过“总书记”这一烫手山芋般的职位。

可以推断,如果军队镇压成功,本来就在党内占绝对权力优势的邓小平更是一言九鼎,那时候,江在依邓言,出任总书记不迟,如果军队镇压失败,甚至军队倒戈,党内形势必然逆转,赵紫阳必转弱为强,占居上风。到时,江可以推说:我本来就没有同意当总书记,都是邓说的。而且我表态过,那样做就像当年罢黜胡耀邦一样,程序不合法。再说:我也没有参与指挥镇压。如此,江也可以在赵那里过关。

8899

主题

1万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42291
发表于 2012-5-27 11: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前记者哭忆六四 亲睹脑浆和弹孔

前《人民日报》记者李维(化名)在上周二参观了位于香港的六四纪念馆,意外遇到《明报》记者的采访,她讲述了亲历的弹孔和溢出的脑浆,她表示:“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未获得平反。这是最残忍、最颠倒黑白,但又最长时间得不到公正的事。”

据《明报》报导,记者正要采访李维时,她正在观看纪念馆的大屏幕播放的北京10万学生齐集天安门的画面,当时李维已开始呜咽、喘气、手震,冷静数分钟才能开始说话。下面是她在接受采访时讲述自己亲历的六四屠城。

“有人倒毙在街头,脑袋、脑浆流了一地”

当年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去世,学生开始齐集天安门时,李维正在其他省份出差。李维回京后,京城开始戒严,虽然杀气腾腾,却没有恐惧。

她回忆,当时北京半夜人仍然很多,老百姓根本不理睬戒严,“这么多年对共产党也不大抱幻想,但当年的人还是觉得民心这样,他(中共)还不至于走到最极端那个程度吧,或者大家心里都有个幻想、有种期待。”

“6月3日晚有枪声,但6月3日的白天,大家还不知道害怕。”由胡耀邦逝世至六四发生前的一段日子,学生与军方的关系不算紧张。李维说,军方进城后,老百姓一直有向他们送水送瓜,“他们觉得军队可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还想感化他们,以为解释后,他们就不会那样了。”

六四凌晨形势突变,到处是枪声,刚回京的李维没有被派去采访现场,但她在清场后走上街头,“那时很多人上街去,我走的那条路不是最激烈的地方,但清楚看到有人倒毙在街头,脑袋、脑浆流了一地,外交公寓的墙上亦有弹孔。”

当时《人民日报》九成记者支持学运

据李维透露,《人民日报》当时有九成以上记者支持学运,并以各种形式参与游行,她也是其中一员。“四.二六”社论发表后,激起《人民日报》大部份记者不满,他们更组织起来表明“社论不是我们写的”。她说,六四屠城后,《人民日报》遭大清洗,上至领导层、管理层,下至编辑及记者,只有两人没被换掉;她被“清洗”后,从此没再当记者。

她最后表示:“六四应该平反,任何一个有政治判断的政府都应该知道要平反,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有利的事件,但他们却不敢、不想做这件事。”她也感谢香港人民对于六四的坚持。

由香港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筹办的临时六四纪念馆4月29日在香港开幕。这是第一个有关1989年北京六四运动的专项纪念馆。该纪念馆将从4月29日开放到6月10日。目前,它已经成为内地自由行的一个另类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5 00: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