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83|回复: 1

砖头,向《知青》砸去

[复制链接]

8602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5104
发表于 2012-6-2 16: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欸乃

   电视剧《知青》才播了四集,已招揽来众多知青朋友的无数砖头,正如“老铁”先生所言:“……招来老知青们一片‘拍砖’,那砖头,简直不是‘拍’,而是铺天盖地扔过来的。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失真。似乎已无必要由我来一一点出其失真之处,漫天的砖头已作了清楚的说明。”

   “川人”先生点评得好:“谨以我一名具有七年‘知龄’知青的经历,宣称这是一部令人恶心的伪知青作品;谨以我一名具有七年‘知龄’知青的名义,定义梁晓声只是一名粉饰当年知青苦难的一条既得利益者‘乏走狗’”。

   本老知青也来凑凑热闹,搬起砖头,使劲向《知青》砸去 ——《知青》是违背文革的真实的,不难看出,这是一部将文革“去恶”化的作品,分明自欺欺人,为虎作伥!同时转载“埋葬文革”先生之《质问梁晓声和他胡编乱造的〈知青〉?!》一文如下:

    黑龙江兵团的梁晓声
    你曾经矢口否认自己
    是青春无悔的始作俑者
    可是在你胡编乱造的
   《知青》电视剧歌词中
    依然是自慰的老调重弹!
    敢问你何来的厚黑脸皮?
    硬是将一个知青名号戴在
    两千万被剥夺读书权力
    且被迫上山下乡流放青春
    受尽苦难屈辱群体的头上?
    说他们是绚丽的青春之桨
    划出了人生的层叠波澜?
    说他们磨练伴随无怨无悔
    展开了神马人生的风帆?
    试问,当年大多数的知青
    何曾能够自由选择?
    去亲吻精神的花瓣?
    去编织理想的花环?
    那压抑灵肉的双重苦难
    何曾给知青带来微笑?

    那饱受践踏蹂躏的屈辱

    何曾给知青带来欢乐?

    就在我已看过的前四集里

    你回避了知青中断学业痛苦

    你回避了知青被管教的冷酷

    你回避了文革给国家的重创

    你回避了下乡给家庭的悲伤

    将一场夭折民族子孙的恶梦

    编造为激情战天斗地的壮举
    既然你认为上山下乡运动
    如此地骄傲荣耀神圣伟大
    你还无耻跑回城来做神马?
    假若你想为新形势溜须拍马
    就该给这电视剧另起个名字?
    就别用知青二字来代表我们?
    也别用恶心编造来作贱我们?

    我们当时许多未成年的孩子
    就被残忍发落到陌生的荒野

    所以,我和我的同龄知青
    不仅今生,就是来世
    也会对卑鄙的上山下乡运动
    怨之透心,恨之入骨

    告诉你和所有该剧的编导人员
    你们虚假的无怨无悔豪言壮景

    都永远见它妈的鬼去吧!...

    我们需要演绎的是真实历史

    而不是美化误导后人的神话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热心会员

积分
256816
发表于 2012-6-18 18: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就是红卫兵

听说梁晓声写的《知青》电视剧在央视一台热播,咱没看,咱一集也不看,一分钟也不看。

    咱本人就是知青出身,深知中国知青一代人的艰难和痛苦,央视是中国官媒中的大哥大,政治正确是央视节目的第一标准,央视不可能正视中国知青这一代人的苦难,不敢正视知青苦难的《知青》有什么好看的?所以咱不看。

    知青分为老三届和新三届,这老三届和新三届中又分别包括三届高中毕业生和三届初中毕业生,由此可知中国的知青下乡政策大致推行了十二年。

    老三届的知青其实就是红卫兵。1968年冬天,少奇同志气息奄奄,即将死无葬身之地;小平同志也只能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成了乖乖仔。此时,文革派仗打完了,红卫兵的历史使命完成了,但他们的造反精神还在,继续留在城里必然是祸害,于是雄才大略的毛主席将红卫兵们改称为知青,送他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也——这套路如同清末的慈禧老佛爷对待反洋人不反朝庭的义和团。

    知青中的老三届都是红卫兵出身,均参加了文化革命打派仗:新三届没有,文革打派仗时他们年纪尚小,只能当红小兵。

    斗转星移,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或者红卫兵们开始真正治理这个国家了。

    羊城晚报昨天(17日)B1版报道,在18大召开前夕,在已完成换届的29个省(区、市)中产生了377名省委常委,其中有75个知青,占常委人数的20%,这中间还有5个知青是省委书记。毫无疑问,这些人也都是当年的红卫兵或者红小兵。

    中央一级的,习近平、李克强、刘源都是知青,但习、刘是红卫兵,李只是红小兵。

    薄熙来也是红卫兵,只是他没有当过知青。薄熙来1968年毕业于北京市第四中学,1968年1月至1972年11月被关进“学习班”,因薄熙来是红卫兵组织“联动”的骨干成员,文革后期受到审查。北京市第四中学高干子弟云集,刘源与薄熙来就是北京四中的同学。就是这个学校的红卫兵最早在北京发起“唱红打黑”运动。“唱红”:高唱《毛主席语录歌》、《革命造反歌》、《老子英雄儿好汉》等狂热的“红歌”,又用毛的画像、语录把北京搞成“红海洋”。“打黑”:他们的主要攻击对象是“黑帮”(基层学校干部和教师)、“黑五类”及其狗崽子(他们的子女)。仅在1966年8-9月间,北京的红卫兵就在“打黑”行动中打死数千人,11万户被抄家, 7.7万所谓的“黑五类”及其子女(占整个北京人口的1.7%)被赶出北京,无计其数的文物、金银、外币被红卫兵抄没——叶剑英的女儿叶向真在凤凰卫视访谈节目回忆说,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那一天,广场上有人捡着不少金条。广场上没有资本家的子女,那些金条都是红卫兵从资本家那抢来的。他们欢呼跳跃的时候,金条从衣服兜里掉到地上了。

    称薄熙来为“二哥”的刘源到山西省山阴县白坊村当了7年的知青,而1972年薄熙来到北京市二轻局五金机修厂当了工人。当时的政策是:城市学生在高、初中毕业后一律下乡,有后门有背景的,则被安排到工厂当工人或到部队当兵。一般老百姓,如果是独生子女,也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就业,不是独生子女的,也可以留一名子女在父母身边。薄熙来没有当知青是有原因的,不知他是属于那种情况。

    薄熙来后来在重庆唱红打黑,完全是他文革时当红卫兵唱红打黑的翻版,难怪温总在今年人大记者会上首次公开披露薄熙来的问题时要求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警惕文革悲剧重演。

    知青就是红卫兵。

    有人说,知青要在中国掌权了,所以梁晓声写《知青》为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抬轿子。奇怪的是,梁晓声为何不写一个《红卫兵》的电视剧为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抬轿子呢?

    只写《知青》,不写《红卫兵》,由此可见,梁晓声同志也是一个妙人儿。

    呵呵。

                                         来源:一五一十    作者:涂子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18:4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