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26 22: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酥油花先需做胎。胎内用铁钉、香柴(高原灌丛金腊梅、银腊梅的枝条)、麻皮成人物、动物和植物花卉的骨架;接,用上年拆除下来的陈旧酥油花作原料,掺和上细腻的草木灰,做成较韧硬的黑色胎料,在骨架上泥塑成形,方法近似泥塑的初期制作。但在制胎技巧上更像京津地区的面塑艺术,主要用灵巧的手和一些简单的木制雕刻刀。制胎是一道关键工序,做好胎以后,必须经掌尺对胎形的动态、尺寸大小和相互整体结构的比例等,进行整改审定,才算定型。
完成雏形后,接是敷面。敷面和制作花草的油料,都是当年纯净的一色新鲜白酥油。在青海高原牧区,许多热爱酥油花的牧民群众,不远千里,自愿将这些叫“加莫勒”的新鲜白酥油,奉献到塔尔寺花院,一年要用去1,000多公斤。艺僧们将研细的矿物颜料和乳白酥油揉成各种彩色油料团,然后按需要用手指一点一片细心地,轻轻敷到制好的雏形胚胎上去。由于酥油花的融点很低,15度就会变形,25度左右就会融化,为了防止体温对酥油花的影响,不使彩油因手温而融化掉,酥油花都是在零度以下的低温房间内制作,并且艺僧们在捏制之前都要把手浸泡在刺骨的雪水中,为防手温回暖,必须不时浸冰水、抓冰块以降低手温,让手指保持冰凉,他们几乎是用麻木的手指去塑造圣洁的酥油花,要是没有一颗对酥油花绝对虔诚的心,在数十天严寒的冬季制作中,一般人是受不了的。
19.
20.
在制作酥油花中,需要更换别种色彩油料时,则用豆面粉净手,就像画油画时要用纸擦画笔和刮刀一般;做花朵、叶片时,却不需要做胎,而是如制作绢花一样,用深浅不同的彩色油料,一次做成纤细极薄的花瓣儿、叶片儿,一瓣一片地黏结花朵,又一朵一朵地盘结在枝叶上,最为乱真。因为酥油花,是他们用自己充满信仰的一颗心去做的。所以,人们都把用酥油做的建筑、人物、禽兽和花卉草木一并亲切地称作为“酥油花”了。
21.
22
23.
24.
余下的便是描金束形。这道工序多由老师傅来做。经过他们对人物背光、衣帽、服装、披肩、飘带等及耳坠、项链、手环等饰物和建筑物上的瓦瓴、图案、藻井的描金绘银;对人像眉目、鼻翼、嘴唇的点缀修饰之后,那人物便会眉目传神,那禽兽就能呼之欲出,那花木自然是风物生情了。同时,由于艺僧个人的思想修养与技术经历不同,也随之表现出了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25.
27.
28.
最后,在掌尺的指挥下,把塑就的大小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亭台楼阁等散件,根据总体设计,一一上盘,连环勾联成一副具有四维空间的立体艺术画卷。所有酥油花都在黑色底盘上被定位成向前倾20度左右的斜度, 形成观赏者稍抬头即可观全景的最佳视角(另一个原因是怕酥油花自上而下融化,上面的融液弄花下面的造型),然后,又在万盏灯火的闪烁下,便会产生一种酥油花从上而下的俯视角,特别是人物肖像,他们的目光就会与观众对接,就会产生凌空飘逸的神秘感,似乎人与神佛在那一瞬间,心灵接触。一般而言,制好的酥油花,因受气温的影响,每隔一两年就要重塑一次。
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