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97|回复: 0

化名“太蔟”的网友利用微博对文科教育大加贬斥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335
发表于 2012-6-28 05: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名化名为“太蔟”的网友在微博上挖苦一名高考后选读历史专业的女生是“自作孽,不可活”,并攻击 “文史哲是文不聪的渊薮,将贻害社会”。有的科技界、教育界人士对这些言论表示不以为然。

据搜狐网报道,化名“太蔟”的网友,“实名认证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科普作家”。这位教授挖苦文科考生、贬斥文科专业的刻薄话语,与文革语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改革开放以来则是久违了。对于文科教育怎么看,当然各种意见都可以发表,但是像这位教授把文科教育一棍子打死的态度,则是过于极端了。

美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医学学者谢家叶博士表示,哈工大这位教授贬斥文科教育是根本错误的:

“他的观点你刚才用了‘极端’,我觉得极端只是在一种观点上你走得太远了。我认为他这个观点根本是错误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了各个方面,科技的发展当然对物质的文明它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发展要精神文明、文化及其他的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需要文科。我们人类社会进步到今天,你刚刚也谈到了一些古代的文明,没有这些这些古代的文明,古代文化的积累,我们人类的科技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如果不继承文明方面的东西,我想人类最终也会在探索自然的当中迷失方向。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探索自然和探索社会是紧密相结合的,你不可能把它分割开来。他这种观点非常幼稚也非常的错误。”

谢博士表示,错误观点不一定没有市场,因为文科学生的确不像理工科学生那样容易找工作、拿的钱多:

“当然这也跟中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有关系的才有这些观点的反映。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当中,觉得只是理科可以赚钱,将来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文科可能没有太好的工作。所以他把自己的错误观点作为他认为是正确的观点在网上进行阐述。”

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教育行政管理系主任蓝云表示,教育可以但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教育还应当培养人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素质:

“文科是不是值得学?这是有关人文素养的问题。我们教育很大的偏差就是我们把教育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我觉得这位教授他把读书作为将来是为了找一份工作。你读的书不能帮你找工作的话,那你就自作孽,不可活。我觉得我们现在教育的定义太狭隘。教育就成了一个谋生的手段。教育可不可以成为谋生的手段?当然可以。但是教育不应该仅仅成为谋生的手段。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如果你不以培养人的人文素养为目标,而仅以把教育看成是一个谋生手段的话,文科是可以不学。但是这整个的社会需要文科。我们从教育的历史来看,每当社会处于一个大的变革的时候,文科反而比工科还要吃香。因为人们需要思想,你可以看美国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学文科是非常吃香的事情。因为那时候中国在搞文化大革命,美国也在各种思潮中涌动,就引起了人们对这个社会的思考。在这样思考的情况下,文科的人有文科的素养,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明显比理工科的人深刻。所以从整个社会的需求来看,它有此起彼落的现象。但文科的教育是永远需要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素养的话,不可以成为一个健全的国家。”

蓝教授表示,中国的人文教育是不是适应社会需要—这个问题可以提出来加以讨论,但他不宜就此发表评论。

许多人都知道,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在70年代初说过,“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 虽然他后来又补充说:“我说过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并没有说过文科大学不要办啊,”人们还是不难看出他轻视文科教育的倾向。蓝教授分析说,那是文革中意识形态所致:

“对大学文科教学是怎么进行,他其实不太了解。你刚才说他的文学底子不可否认,他的文学底子是文科的教育里打成的。他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我不知道他的数学成绩怎么样?但他古文和诗词的底子,我觉得是那时候的老师教给他的。他不能因此忘本说是文科教育没有用。文科教育至少在他的成长过程里是起过作用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在当时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最大的疑惑就是意识形态不在他的手里,意识形态在别人的手里,用冠冕堂皇的话来说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的手里。当时如果要办文科大学的话,靠谁来办?意识形态的问题怎么解决?他实际心里没谱,不敢办。工科就比较技术性、实用性一点,它离政治和意识形态稍微远一点。”

谢家叶博士说,中国大学文科教材的编纂和教学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据报道,“太蔟”微博的出现引起网友们的批评、质疑、谴责甚至谩骂。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13 09: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