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57|回复: 0

百分之一的北京人上北大 中国网友愤怒(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178
发表于 2012-7-19 08: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只有7.3万人参加高考的北京市,北京大学今年的计划招录人数为614人。也就是说将近百分之一的北京学生可以读北大。然而,这一数字,在有 82.5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的河南,变成了108人,在有55万人参加高考的山东,则变成了72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河北6省,北大计划招生总人数仅为409人,而上述6省报考总人数为332.13万人,仅为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北京人上北大与外地人上北大的比例要相差一百倍。

对此,中国网友十分愤怒。着名教育人士“俞敏洪”表示:“好像没有听说哈佛要多招波士顿的学生,斯坦福要多招旧金山的学生:‘今年北京大学在北京计划招录614人,而在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河北6省,计划招生总人数仅为409人。今年北京市高考报名总人数为7.3万人,而上述6省报考总人数为332.13万人’。”

网友“yancaiwm”表示:“未来北京会成为废都,到时北京人的优越感只能在怀旧的回忆中寻找。新首都将不再建设全国重点大学,好大学校园尽量安排在距离大都市中心一定距离的小城镇和郊区。”

不过,对于北大,中国网友则这么评论:“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设施、三流的教授、四流的教材、五流的管理、六流的校长、下流的体制。----有人这样评价中国最牛高校北大清华。”

下面是网友的留言:

@俞敏洪:好像没有听说哈佛要多招波士顿的学生,斯坦福要多招旧金山的学生:“今年北京大学在北京计划招录614人,而在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河北6省,计划招生总人数仅为409人。今年北京市高考报名总人数为7.3万人,而上述6省报考总人数为332.13万人”

@鲍刺:今年北京大学在北京计划招录614人,而在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河北6省,计划招生总人数仅为409人。今年北京市高考报名总人数为7.3万人,而上述6省报考总人数为332.13万人。有律师认为,像北大这样的部属高校是由全国人民纳税、中央财政拨付教育资金,不应只照顾北京!

@扁扁滴月亮滴脸:来自山东等四个高考大省的8名律师,联合致信教育部,建议改革招生制度,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增加在豫、鲁、冀、皖等地的高等教育投资,并扩大招生名额。据统计,在只有7.3万人高考的北京,北大的计划招录人数为614人。而在有82.5万人高考的河南,变成了108人,在有55 万人高考的山东,则变成了72人。

@天天一壶茶:媒体报道,在只有7.3万人参加高考的北京市,北京大学今年的计划招录人数为614人。这一数字,在有82.5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的河南,变成了108人,在有55万人参加高考的山东,则变成了72人。有关高校招生指标分配的问题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热点,这一新闻再次把招生公平的问题摆上桌面。

@中国评论报道:招生不公:在只有7.3万人参加高考的北京市,北京大学今年的计划招录人数为614人。这一数字,在有82.5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的河南,变成了108人。《齐鲁晚报》指出:重点大学应该姓“国”不姓“地”!
@yancaiwm 未来北京会成为废都,到时北京人的优越感只能在怀旧的回忆中寻找。新首都将不再建设全国重点大学,好大学校园尽量安排在距离大都市中心一定距离的小城镇和郊区。

@石述思: 转: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设施、三流的教授、四流的教材、五流的管理、六流的校长、下流的体制。----有人这样评价中国最牛高校北大清华。

下面是《齐鲁晚报》的评论

叶祝颐:重点大学应该姓“国”不姓“地”

2012年07月17日05:39 大众网-齐鲁晚报

□叶祝颐

据媒体报道,在只有7.3万人参加高考的北京市,北京大学今年的计划招录人数为614人(含文理科医学部)。这一数字,在有82.5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的河南,变成了108人,在有55万人参加高考的山东,则变成了72人……有关高校招生指标分配的问题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热点,这一新闻再次把招生公平的问题摆上桌面。

其实,这种重点大学本地化的现象并非只有北大、清华。近年来,许多全国综合性大学越来越地方化,它们在大学所在地的录取比例居高不下,甚至持续攀升,俨然形成了教育割据的局面。尽管一些地方政府与所在地高校实现共建,但中央财政拨款仍占重点大学投资的大头,全国的纳税人都为这些重点大学做出了贡献。重点大学特别是部属院校应该是属于全国人民的公共教育产品,不是地方的自留地。重点大学招生地方化,剥夺了外地考生公平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这对高等教育资源不丰富、人口众多省份的考生尤为不公平。

一所重点大学,如果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仅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更可体现大学的博大胸怀。而相对单调的生源结构,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形成文化、学术“近亲繁殖”的怪圈,难免会抑制人才的自由发展空间,这对大学自身发展、对全国经济统筹发展、对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都没有好处。因此,重点大学应该姓“国”,而不姓“地”。

在这方面,中国政法大学已经先行一步,几年前就建立了按各省市人口比例确定招生指标的制度。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第二所名校跟进。教育部应积极回应民意,调整招生政策;更多重点大学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大教育观,摆脱狭隘的地域意识。如此,才能体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留住“大学之大”的大学精神。
06983507f8249f0daa317af87f239bc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17:3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