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华声论坛
近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受访时表示,金牌多了,一些学者说金牌没什么价值,要中国运动员放松、享受比赛。可是伦敦奥运会,哪怕是我们的金牌少拿了一点,老百姓能把你骂死。他还称,金牌只是一种数值,中国竞技体育结构需转型。(人民网7月28日)
说金牌只是一种数值,中国竞技体育结构需转型,或许是对的,金牌在目前举国体制的培养运动员之体育机制下,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象征,或者说是官员政绩的彰显,尽管也能代表一种成绩,但对于体育应该基于全民参与的真正意义来讲,实际意义并非想象的那样深远。所以副团长所谓竞技体育结构需要转型,本意是应该在诸如被世界公认的三大球等影响力更大的项目上加大力度去发展,也并非呼应了近年来越来越遭到公众质疑的举国体制下体育发展模式之弊端。比如他的原话说,2008年奥运会拿了51金,成为世界第一,但世界体坛叫得响的金牌,如足球等三大球,或网球,我们都没有;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奥运会上拿不了几块金牌,但谁敢说他们不是体育强国;我们拿了这么多金牌,到现在也不敢自称是强国。,这表明,中国竞技体育的结构确实需要转型。但实事求是的讲,难道在政府的体育投入上,所谓的三大球还算少吗?被讽刺为有如太监上青楼的中国足球,国家花的银子还少吗?足球成了全世界的笑柄不说,一大群体育官员却围绕足球贪污腐化,几乎集体进了班房。
所以肖副团长所谓体育结构需转型,并没有真正看到中国体育真正存在的与全民运动脱节的问题。而他声称“这次伦敦奥运会,哪怕是我们的金牌少拿了一点,老百姓能把你骂死”,似乎有点矫情,或者说是自作多情;事实上且不说关注奥运会的人相比过去是越来越少,至少一点,今天的国人虽然也会关注金牌的数量对比,但大多数人已经对取得金牌名次变得平静多了,过去人们几乎疯狂的关注于金牌,每次电视里连番播放的升旗仪式也会让人心潮澎湃,自豪感油然而生的样子。但仿佛时间能改变一切,现在在国人的眼里,金牌全然已经成了一种与自己并没有太多关联的新闻,人们更多的是在谈论每一块金牌背后能获得多少钱的奖金。显然金牌已经被随着中国物欲横流动的价值观而被深深的打上了利益的烙印。
针对有人说金牌多了,不必那么认真,金牌没什么价值,要中国运动员像老外那样放松、享受比赛,这位领导倒是觉得不好意思,因为他知道“国家花那么多钱,几万里路飞到这里来,来了伦敦就必须要争金牌”。这是应该的,因为中国就是把奥运会金牌当成了彰显国家形象的政绩,就象中国所有用钱来堆的形象工程一样,并没有区别。对官员来讲,金牌就是政绩、就是伟大形象,对运动员来讲,金牌无疑就是人民币、就是利益,当然也有荣誉。只是对老百姓来讲,金牌就是金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给谁都一样,不仅改变不了老百姓缺乏体育运动场所和设施的困惑,也不可能达到全民健身的效果,如此而已。
所以所谓金牌拿少会被百姓骂死,只是官员的臆想和矫情,其实被领导骂死才是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