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交者: 静静的幸福
1.
洒线绣蜀葵荷花五毒纹经皮面
洒线绣蜀葵荷花五毒纹经皮面,明,纵30cm,横27cm。
面料以黄色二经绞直经纱为底衬,上用红、蓝、黄、绿、棕、白等色衣线和蜀绒线为绣线,采取二至三色润色法,用散套、正戗、平针、缉线、反戗针等针法绣制花纹。经皮面上部绣五色云,下部绣争奇斗艳的荷花和蜀葵,并在硕大的蜀葵叶上饰有蜈蚣、蝎子等五毒纹饰,花纹为间隔排列。其经皮面用红色衣线以洒线绣技法绣制菱形锦纹地;用光泽性较差的衣线绣制五彩云及花叶;用光泽性较强的劈绒线绣制花朵。暗地暗叶衬托出亮丽的花朵,尤其是采用反戗针、缉线法绣制五毒、花瓣的边缘,使花纹更富层次感,更具立体效果,宛如天成。
此经皮面构思巧妙,用线讲究,设色浓丽自然,古朴大方,绣工娴熟精湛,具有明代织绣图案的装饰风格,是明代刺绣高手所制,为明代京绣之精品。
2.
洒线绣武松打虎经皮面
洒线绣武松打虎经皮面,明,长35cm,宽15.5cm。
此经皮面以黄色二经绞直经纱为底衬,上以黄、红、蓝、绿、白等色衣线和绒线为绣线,采取2-3配色法,以反戗针、齐针、散套针、缉线、高绣、松针、滚针、刻鳞针、正戗等针法绣制武松打虎的场面。
经面上部为一条一爪侧升龙,作戏珠式。中部绣一硕大的宝葫芦,葫芦轮廓内绣山岗、松树,武松头戴纱帽,身着公服袍,腰系公服带,足穿朝靴,左脚踩虎,左手按虎,右手高持棍棒,双目圆睁,用尽全身力气作打虎状。下部为缓缓流过的小溪。作品构图巧妙,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纹样豪放,设色明丽,绣工精细,是明代京绣中的佳品。
此件绣品用于包佛经皮。
3.
洒线绣绿地彩整枝菊花经书面
洒线绣绿地彩整枝菊花经书面,纵30cm,宽27cm。
此经书面以红色二经绞直经纱为底衬,用绿、红、黄、蓝等色衣线和绒线为绣线,采取正串、散套针、网绣、钉线、接针、斜缠针及反戗针等针技,运用三至四退晕法绣制花纹。
经书面以菱形锦纹为地,上绣五彩云,中绣一棵盛开的菊花,下绣海水江涯纹。锦纹地用浅绿色衣线,以洒线绣工艺绣制,五彩云及菊花的叶片以光泽性较差的衣线绣制,菊花以光泽性较强的绒线绣制,形成暗地、暗叶、亮花的效果。其独特之处在于绣制菊花时采用反戗针技法在边缘起针处皆压一根较粗的强捻线,使花瓣边缘既齐整又凸出,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效果。
此经书面构图简练,用线巧妙,设色明快,浓艳自然,针脚齐整均匀,绣工娴熟精细,是明代京绣作品中的精品。
4.
柿红盘绦朵花宋锦
柿红盘绦朵花宋锦,纵142cm,宽32cm。
纬六重织物。柿红色地经、地纬交织成2∶1左向经面斜纹,纹组织为1∶2左向纬面斜纹。经密88根/cm,地经与纹经比为3∶1,捻向均为S,捻度中等;纬密6×20根/cm,均无捻,色彩有墨绿、中绿、浅绿、灰绿、秋香、淡茶、宝蓝、湖蓝、月白、蓝灰、木红、粉红、皂褐、驼、白色等。采用分段换梭方法,每段有彩纬五重,片金勾边。
花纹以盘绦构成六边形几何框架,心内填以朵花海棠、勾莲、秋菊、蜀葵为主花。盘绦以宝蓝色纬长跑梭织成,双勾边内填织龟背、锁子、古钱、双矩、方胜、卐字几何小花纹,花回为16×17.3cm。纹样构图布局均衡,美观大方,色彩富丽典雅,层次分明,是典型的宋锦构图与用色方法,做到了“艳而不火,繁而不乱 ”。
此锦原为“文徵明墨迹”包首,是宋锦中的上乘之作。
5.
黄地桂兔纹妆花纱
黄地桂兔纹妆花纱,幅长47cm,幅宽48.5cm。
此妆花纱以黄色经、纬线织平纹纱地,以棕、墨绿、桔黄、黄、白、蓝、浅粉等色线及圆金、圆银线为纹纬与地经交织成平纹花。构图为3行小兔,间饰菊花和牡丹。小兔皆仰首,或口衔灵芝,或口衔桂花。花纹全用挖梭工艺织成,故全部高出地子,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及立体效果。
此妆花纱构图严谨,富有创意。用色艳丽古雅,织工细密精湛,为明早期南京云锦织物的精品。
6.
缂丝芦雁图轴
缂丝芦雁图轴,清康熙,纵104cm,横45cm。
图于本色地上彩缂芦雁、坡陀和小草等纹样。画面基本以绿色、棕色、湖色、香色、墨绿等稳重的色丝搭配,构图简洁,造型写实。作品采用平缂、缂鳞、构缂和搭缂等技法缂织,作者娴熟地处理线条的弯转变化,将被风吹拂下的芦苇的飘动和叶子翻折下的明暗变化生动地表现出来,颇富天然之趣。两只芦雁神态安详,怡然自得。画面动静结合,充满和谐自然的逸趣。图下钤“皇六子和硕恭亲王”收藏印。
7.
金加绣山庄人物图挂屏
缂金加绣山庄人物图挂屏,清乾隆,纵78cm,横118cm。清宫旧藏。
此挂屏心主要是以金线缂织山庄人物。画面中山、树、房屋等用金线缂织而成,局部用其它色线,运用了长短戗、包心戗、构缂、平缂等技法,如山石用包心戗、长短戗缂织而成。此外,还将绣与画用于其上,如树叶、竹叶、小草、屋脊为刺绣而成,人物的面部则动笔着色。画面在蓝色地衬托下金光异彩,富丽堂皇,是清代不多见的缂金画作品。
8.
缂丝加绣观音像轴
缂丝加绣观音像轴,清乾隆,纵147cm,横60cm。清宫旧藏。
此像描绘观音身着珠宝璎珞装饰的天衣彩裙,立于五彩祥云中的莲台之上,身后背光辉映,头上华盖笼罩,供拜礼敬阿弥陀佛。观音身两侧各21只手,或持法器,或结手印,为汉地千手观音形象。观音又身披人兽,此为藏传佛教影响之痕迹。画幅运用齐缂、缂金、构缂等技法缂织人物及其衣饰,观音之披帛则用缉线钉绣,表现出轻纱的质感和透明感,同时在某些细部以敷彩、敷金等绘画手法表现出缂、绣难以达到的效果。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观音之艺术形象的塑造更为丰满完美,堪称乾隆时期缂丝加绣艺术的优秀代表作。
钤“秘殿珠林”、“秘殿新编”、“珠林重定”、“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清宫鉴藏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宣统御览之宝”等十玺。
9.
缂丝金山全图挂屏
缂丝金山全图挂屏,清乾隆,纵114cm,横69cm。清宫旧藏。
此作缂织金山全图,金山位于今镇江市,与焦山、北固山并称京口三山。山上有金山寺、慈寿塔和天下第一泉,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画面以工笔中兼写意的手法并结合西方绘画的透视技法,将金山叠嶂的层林、巍峨的庙宇和险峻的山峰尽收眼底,画面设色清雅,层次清晰,远山近景相映成趣。
此幅较突出地表现了清乾隆朝织绣画作品缂绘结合、相得益彰的特点。其缂织技法并不繁复,只用平缂、搭缂和少量的构缂来缂织物象轮廓和较大面积的色块,但缂工极精致平细。笔墨渲染亦力求工丽细腻,其山石的皴染、林木的勾勒,乃至楼台庙宇之一瓦一柱无不细腻精妙,准确地传达出原作的意趣。
10.
缂丝乾隆御笔心经册页
缂丝乾隆御笔心经册页,清乾隆,八开,每开纵19cm,横18cm。清宫旧藏。
此册页摹缂乾隆帝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元旦所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作品在粉色地上,墨线缂织经文,后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乾隆十有八年岁次癸酉元旦沐手敬书”。前后副页彩缂观音大士和韦陀像以及彩云金龙等纹样。采用平缂、搭缂、构缂和缂鳞等技法缂织。心经字迹结体圆润,人物及云龙形象亦较生动。
册页首尾缂“写心”、“乾隆宸翰”、“荑荛堂”朱方印,钤“得大自在”白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