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Navy"]名人父親的教子方式
[color="Black"]
俗話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
有些好老爸默默無聞,但培養出了揚名天下的人才;
有的則自己就是世界名人,但在教育孩子方面頗有一套。
不管這些故事是令人感動或給人以啟發,
它們都真實地再現了父親對孩子深沉的關愛,顯示了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巨大影響力!
奧爾森的父親:誠信做人影響兒子一生
美國數字設備公司(DEC)始創者、總經理奧爾森是美國大名鼎鼎的人物,
曾被美國《幸福》雜誌評為“美國最成功的企業家”。
但是,在談及自己的成功時,他總是要提到父親,因為父親用行動影響了他的一生。
奧爾森的父親奧斯瓦爾德是一個沒有大學文憑的工程師,擁有幾項專利,後來成為一名推銷員。
一次,一位顧客想從他的手中購買他推銷的機器,但他發現這位顧客並不真正需要這部機器,於是他極力勸這位顧客不要購買,此事讓他的老板火冒三丈,但卻為奧斯瓦爾德贏得了好名聲。
同時,奧斯瓦爾德的誠實品德也給了三個兒子巨大影響。
他們都以父親為榜樣,誠信做人,全部成為有為的工程師。
奧爾森本人在為人處世上就秉承了父親的優點:
辦事講原則,合作重誠信,在員工和商業夥伴中擁有非常好的口碑。
達‧芬奇的父親:充分發展孩子的興趣
著名畫家達‧芬奇的父親彼特羅也是一位令人稱道的好爸爸,
他培養孩子的信條就是:給孩子最大的自由,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
六歲那年,達‧芬奇上學了,在學校裏學了很多知識,但對繪畫最感興趣。
一天,他上課不專心聽講,還給老師畫了一幅速寫。
回家後,達‧芬奇把速寫給父親看,父親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誇獎他畫得很好,決定培養他在這方面的才華。
正是因為父親如此開明,
達‧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愛的繪畫中,甚至敢專門畫畫恐嚇老爸。
一次,他花了一個月時間,在盾牌上畫了一個兩眼冒火、鼻孔生煙,看起來十分可怕的女妖頭。
為了把父親嚇一跳,他還關緊窗戶,只讓一縷光線照到女妖頭的臉上。
後來,父親一進家就被盾牌上的畫嚇壞了,可是等達‧芬奇哈哈大笑地解釋完,他竟然也沒有責備兒子。
十六歲那年,父親把達‧芬奇帶到畫家維羅奇奧那裏學畫畫。
在維羅奇奧的指導下,達‧芬奇刻苦學習,掌握了很多繪畫技巧,終於成為一代大畫家。
安徒生的父親:窮鞋匠培養出大作家
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出生在富恩島上,一個叫奧塞登的小城鎮上,
那裏有不少貴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親只是個窮鞋匠,母親是個洗衣婦。
貴族地主們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從不讓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
安徒生的父親對此非常氣憤,但一點也沒有在孩子面前表露,
反而十分輕鬆地對安徒生說:“孩子,別人不跟你玩,爸爸來陪你玩吧!”
父親親自把安徒生簡陋的房間佈置得像一個小博物館,
牆上掛了許多圖畫和做裝飾用的瓷器,櫥窗櫃上擺了一些玩具,書架上放滿了書籍和歌譜,
就是在門玻璃上,也畫了一幅風景畫。
父親還常給安徒生講《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
有時則給他念一段丹麥喜劇作家荷爾堡的劇本,或者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本。
為了豐富安徒生的精神世界,父親還鼓勵安徒生到街頭去看埋頭工作的手藝人、 彎腰曲背的老乞丐、坐著馬車橫衝直撞的貴族等人的生活,這些經歷為安徒生以後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等童話故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莫札特的父親:不惜放棄工作培養孩子
奧地利作曲家莫札特被無數人譽為“神童”,
他的許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樂中,經久不衰的保留曲目。
但是,莫札特有如此成就,是與他父親的精心培養密切相關的。
莫札特三歲時,父親就發現他經常靜靜地坐在一邊,很有興趣地看姐姐練琴,於是就開始對他進行啟蒙教育。
在父親的指導下,莫札特五歲就開始創作短曲,六歲時創作鋼琴協奏曲。
後來,為了更好地培養他,
父親甚至放棄了在宮廷裏當樂師的工作,將全部精力用在莫札特身上。
可以說,沒有父親那份執著的精神、嚴格的要求和深厚的關愛,是無法造就莫札特這樣一位音樂大師的。
蓋茲的父親:讓孩子從小懂得憑本事賺錢
世界軟體業巨頭~微軟公司的老總比爾‧蓋茲出身於美國西雅圖,
一個富裕的律師家庭,他父親威廉很注重從小培養他“憑本事打拼”的意識。
威廉說:“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夠賺錢,並且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信心和幹勁。”
蓋茲幫家裏做事,父親總是給予一點小報酬,以此激發他的熱情,讓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階。 威廉表示,這樣做可以讓孩子了解現實社會和外部世界,
也可以讓孩子了解大家一起勞動,一起追求同一目標的快樂。
上私立高中時,蓋茲就和朋友一起開發了計算市內交通量的軟體,
並在競爭中取勝,簽訂了一份數額不小的合同。
後來,學校的負責人雇用他們編製教學計劃,蓋茲還與人合作,編寫了企業的工資系統用的程序。
威廉誇獎說“蓋茲是通過勞動獲取報酬的”。
戴高樂:堅決避免特殊化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戴高樂就任法國總統,
他進入愛麗舍宮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叮囑主管禮賓事務的官員:
“我跟你們約法三章,今後你們最多只能安排我的孩子參加兩次招待會。”
主管禮賓的官員對此很不解,
戴高樂耐心地解釋說:“這樣做可以避免特殊化,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在戴高樂執政的十一年間,他的家庭成員從來沒有因他的緣故,得到過任何例外的提升,
他的親屬子女也沒有一個人,被安排在政府部門任職或謀取利益。
戴高樂還不准孩子們拋頭露面,搞特殊化。
戴高樂鼓勵自己的子女說,必須從小就拋棄“大樹底下好乘涼”的觀念,
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爭得一席之地,而不是依靠父親去取得特權。
約翰‧D‧洛克菲勒:鍛煉身體與遊歷世界
十九世紀時,洛克菲勒家族事業的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
只是一個週薪七美元的打工仔,但他通過個人奮鬥最後創建了標準石油公司。
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方面,他制訂了許多嚴格的“措施”。
約翰‧D‧洛克菲勒常常和孩子強調鍛煉身體的重要,
兒子上學時,他讓兒子滑著旱冰,經過中央公園到林肯學校,家庭司機只是開著車跟在後面。
另外,洛克菲勒家族很注重,到世界各地遊歷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帶著家庭教師和一大堆行李,開始飛越美國大陸、歐洲、北非等地。
這種教育增強了孩子們認識社會多元化,和準確把握社會常理的能力,
為以後確立人生目標,達到很好的啟發作用。
列夫‧托爾斯泰:用鵝毛筆為孩子讀物描圖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十分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儘管自己的寫作時間相當寶貴,但他常常將部分時間分給孩子們,
給他們講故事,為他們繪畫,回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不過,托爾斯泰從不給孩子強行灌輸知識,而是根據孩子們的愛好和興趣為他們服務。
有一段時間,孩子們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很感興趣,托爾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講給他們聽。
後來,他發現《環遊世界八十天》這本書沒有插圖,為了幫助孩子們理解故事情節,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鵝毛筆親自為該書描製插圖。
托爾斯泰的時間是寶貴的,但是他認為,
把時間花在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