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富豪在避税天堂的资金至少为21万亿美元
可以说,全球没有一份能反映富人财富真实数额的榜单,即使是所谓的官方数据。
据英国媒体报道,由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詹姆斯·亨利和一位避税港研究专家进行的“离岸藏匿财富”的分析报告指出,在私人银行的帮助下,大概有21万亿~32万亿美元(约133.93万亿~204.08万亿元人民币)从各国流向卢森堡、瑞士、开曼群岛和百慕大群岛等地。而富人在他地所拥有的飞机、游艇、收藏、房地产等资产也并未算在内。
当然,光靠两个专家,哪怕是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和各国中央银行的权威数据分析出来的全球富人“小金库”规模,也依然不敢说十分精准。然而,麦肯锡的报告无疑表明,富人藏匿的财富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
问题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避税天堂
所谓“避税天堂”,其实就是指那些信息保密度高,没有外汇管制,更不用承担沉重的税务负担,避税方便的地区和金融机构。
以韩国为例,据韩国进出口银行的资料显示,自1968年以来,韩国在海外投资额约为2亿美元,今年3月其中的10%被吸引到了避税天堂。英国媒体报道称,韩国在近40年中在海外避税天堂隐藏资产高达7790亿美元。
这么一大笔没有缴税的资产难免让各国政府眼红。2008年,德国政府花了420 万欧元向一位列支敦士登LGT银行的前数据保管员购买了1250个客户的详细交易资料,并拿来同美国政府共享。事后,该数据保管员又把同一份客户数据在英国政府那里再卖了一次,作价10万英镑。
有了详实的逃税名单,三国政府都开始大张旗鼓地调查和拘捕涉嫌偷逃税收的本国企业法人代表和高级管理人员。列支敦士登官方指控德国政府对其实施商业间谍行为,而三国则指责列支敦士登政府配合他国企业逃税洗钱,各方打起了热闹的口水仗。
列支敦士登的银行名声臭了,但在瑞士等国金融机构的保密制度依然保护着客户的信息。
除了金融机构,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成为海外企业的避税天堂。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国际商业公司无需向当地政府缴纳税金,只需缴纳极少数量的年费:注册资本在50000 美元以下的公司,每年年费为650 美元左右;注册资本在50000 美元以上,每年年费为1500 美元左右。”
在这里,注册公司的程序非常简单,只需一名董事或股东即可成立公司,董事或股东没有国籍限制,且公司法人代表亦可出面担任。公司不需呈报税务报表。公司可在世界各地,使用任何货币,来从事合法商业活动。
目前,面积仅有153 平方公里的维尔京群岛,已注册有大约40万家公司。有人计算过,这个小岛平均每个居民拥有近20家企业,一个篮球场的面积上就有一家公司。
跨国企业的内部价
如果富人拥有自己的跨国企业,如何为公司避税也是他们要考虑的事。
今年7月底,日本夏普公司遭到大阪国税局的调查,因其在5年里通过海外子公司避税,并存在偷税现象。大阪国税局公开的数据显示,5年里,夏普避税金额约74亿日元(约合6.03亿元人民币)。夏普是通过海外子公司在输出制造产品时,以低于正常价格出售,通过减少交易价格来避免缴纳更多税款的。面对上述指控,夏普方面仅仅是否认,尚无具体回应。
夏普的这种避税方式为转移定价。
转移定价是指跨国公司内部,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产品,提供商务、转让技术和资金借贷等活动所确定的企业集团内部价格。转移定价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它是利用各国间税率参差不齐和规定的差异,来达到避税的一种手段。转移定价不仅只是海外企业内部货物及劳务方面的内部价格转移, 而且在其他诸如贷款、投资、专利和专有知识、租用、租购、租赁及管理成本、劳务手续等方面, 均可以通过转移定价来达到避税的目的。
据统计,国际贸易总额中约有60%是通过这种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所形成的,跨国公司在制定内部交易价格时,往往可以用转移定价的方法,达到减少税负从而增加利润的目的。
这部分避税所得,如果不是犯事被查,是很难被发现和追究的。
转变公司形态也避税
老板为公司避税的策略还有另外一种,即把分支机构转变为子公司。
因为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各有利弊,分支机构的缺点正是子公司的优点,而分支机构的优点又恰恰是子公司的缺点。
设置分支机构,公司可以不缴纳资本注册税或印花税;总部直接控制其经营,可以在分支机构所在地减少填写报账表、审计项目和遵从公司法等方面的麻烦,可以不公布或少公布财务资料;在创建初期, 常会发生较多的费用及损失,纳税人的母国税收规则一般允许国外分支机构的这些费用及损失冲抵总部的净利润总额,由此可减少总部所得税的负担。
而设置子公司,公司首先可以享受参股收益的免税好处。参股收益即指纳税人在另一个股份公司、投资公司或合伙企业的参股收入。当地政府通常为子公司提供免税期或其他投资鼓励与优惠政策。子公司取得的利润,无须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汇回母公司一并在母国纳税。这样,在外国税率低于母国税率的情况下,它就可以获得延期税的好处。在子公司与总部之间支付的利息或特许权使用费是可扣除的,即从整体角度讲,这方面要比分支机构的情形减少所得税税额。子公司灵活性强,可以利用两国税率差异(如上述的转移定价)避税。
为了避税,海外公司在营业初期会以分支机构的形式经营,当分支机构已积累了一定的经营与管理经验并盈利之后,再转变为子公司。
在经济危机的阴霾没有完全退去的情况下,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海外企业避税行为的治理措施。2009年伦敦20国集团会议期间,反避税成为热门词汇。当时有人预计,在世界大国的配合下,反避税措施定会取得较大成效。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避税措施的复杂性和隐蔽性让反避税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避税,这个打了几千年的法律擦边球游戏会继续下去。
逃税的招术有很多
私人银行帮忙
富人的隐匿资金主要是在私人银行的帮助下流入避税港。帮助藏匿资金的代表性私人银行有瑞士瑞银集团、瑞士信贷集团、高盛集团等。据调查,包括上述3家银行在内的10家私人银行2010年所经手的私人资金达6.28万亿美元,比5年前的2.4万亿美元增加了1.5倍以上。
午夜回国,投资影视
一个以泽西岛为根据地的逃税方案能够每年帮这些富豪逃税多达1.68亿英镑。有的富豪常常在晚上搭机飞离英国领空,过了午夜之后,再回到英国机场降落。因为英国现行税法规定,每年在英国居住的时间不超过90天的话就不用缴税;而剩下的275天里,只要午夜前不在英国也可以不用缴税。投资回报丰厚的电影业也成为帮助富人避税的领域之一。他们利用和滥用英国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把几千万英镑投进电影和电视项目,以便避税逃税。
逃往邻国
法国计划向总收入在100万欧元以上的富人征收75%的所得税。于是近来,法国最富有的家庭正在卖掉房产,并举家搬到邻国。
放弃国籍,做慈善
去年大约有1780名移居海外的美国人前往美国使馆放弃自己的美国国籍,而2008年只有235人。美国是经合组织中唯一对居住在任何地方的本国公民征税的国家。此外,按照美国的法律,如果富豪要把遗产给子女,联邦政府会从中抽掉过半的遗产税。于是许多美国富豪都以慈善捐款的手段规避遗产税。
Facebook联合创始人爱德华多·萨维林近日移民新加坡之后宣布放弃美国国籍,如果此举被证明为了躲避Facebook IPO收益所得带来的巨额税收,他将被永远禁止进入美国。 见习记者 白朝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