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秦全耀
1954年,北京地质学院派马杏垣教授在北京西山进行地质调研,在前苏联专家帕夫林诺夫教授的参与下,选定北京周口店为教学实习基地。当年,学校委任池际尚教授为队长带领第一批师生到周口店实习,揭开了在周口店实习站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历史序幕。
1960-1962年,是我国历史上"三年困难时期",平民老百姓,都节食减食,勒紧裤腰带,共渡难关。周口店实习站更显粮食不足,副食短缺。实习站改三餐为两餐,中午不带饭,学生跑路线时,采集酸枣充饥,可是酸枣这东西,越吃越饿,师生们经常是忍饥挨饿,跑完一天野外教学实习的。
面对饥寒交迫,站长任祥增领着炊事班,挖野菜、采荆条籽添在"双蒸扣黄"中,好让师生们晚饭能吃饱些。"双蒸扣黄"是当时创造的"粗粮软糕",玉米面经反复蒸熟,体积比窝头膨大很多。为了充饥,地质学院院长等领导来周口店检查教学与师生一起挖野菜采荆条籽。
在"三年困难时期",地质学院60级地质系(五年制)学生温家宝先后三次到周口店实习站实习:1960年参加周口店普通地质实习,,1961年参加坨里磁家坞构造地质实习,1962年参加周口店地质测量生产实习、岩浆岩变质岩现场教学实习。这三年,温家宝也亲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艰苦锻炼。
吃窝头,就咸菜,本博秦全耀记得那个时代我们常用这句话自嘲和自豪。2004年,周口店实习站建站五十周年庆典活动时,温总理为其亲笔题字“摇篮”。 “摇篮”,感同深受呀,因为他也曾在这里采过荊条籽挖过野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