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陈思进
来源: BWCHINESE中文网
看美国穷人住的房子:亮瞎国人眼
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在于,穷人拿着分到的钱去消费,富人拿着分到的钱去创造财富,比如做生意、做实业,几年以后,财富就又不平均了。
笔者曾谈了欧美富人的财富奇异人生。不难看出,富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不尽相同,但他们身上却有一些共性的特质:做事有规划,尤其是在生活上自律,包括照顾自己的健康,并有能力妥善管理钱财,即意味着付出更多、索取更少。
比如美国第一代创业者约翰•洛克菲勒,他从小就为自己定下两大人生目标:赚100万美元(在他74岁时,财富累积达3183亿美元:按2007年的美元价值计),活100岁(97岁才离世)。为了实现第二个人生目标,他一生过着节制的生活,不饮酒、不吸烟,并乐于慈善事业。
而一个不懂得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他一定是个在生活上缺乏自律的人,那么他对社会的索取就会失去控制,他的支出也将失去控制,你就是给他再多的财富,也会被挥霍一空。
比如前面谈到的美国富家女芭芭拉•赫顿,在她年满21岁生日时,由她继承的信托基金的遗产高达4200万美元。这笔钱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可说是天文数字了,令她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而当她61岁病逝的时候,财富已挥霍一空,银行的账上仅剩不到3500美元,正好只够办理后事……
那么穷人为何受穷呢?大抵是因为穷人不善于管理财富吧。这样说,一定有读者会抱怨:因为这个社会太不合理,太不公平,所以他们才会如此贫困!
真是这样吗?美国名嘴奥普拉(OprahWinfrey)在她的脱口秀里,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有趣的故事:
一天,奥普拉与节目制作班子讨论下一期节目,主题是希望改变穷人的困境,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大家七嘴八舌谈来谈去说不出重点。
突然,有个节目制作人大叫起来,说他有一个绝好的主意,如果奥普拉愿意拿出100万美元,他保证大家能看到满意的结果。
奥普拉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富豪之一,但她从小生长的环境却很不尽如人意,对于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她是最有发言权的。
而且她本人又乐善好施,如果制作的节目播出后,能使穷人找出贫困的根源并摆脱贫困,是她喜闻乐见的。她一口答应了制作人,同意按他的想法做节目。
于是电视镜头把观众带到了一条大街上,这条街上住着几个无家可归者。节目制作人肩上背一个包,包里放有100万美元。
他埋伏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里,等待时机要在不经意间,让这个特殊的包被一位流浪者“捡”回去。他等了半天,无法按预想把这个包“送”出去。
后来他发现,在他的不远处停着一辆高大的垃圾车,两个无家可归者经过车边时,都会停留片刻在车里翻找“有价值”的东西。他就把包“丢”进垃圾车,果然不多久,这个包被强森“捡”到了。
强森打开背包的一刹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多现金,怎么可能?他环顾左右无人,便一跃跳进垃圾车里,躲在里面反反复复点着钞票,100万,整整100万美元,他欣喜若狂!
荧屏前的观众也跟着他一起兴高采烈,都希望强森能善用这100万美元,尽快安家,摆脱他无家可归的生活现状——桥底下无遮蔽的纸板垫,是他藏身的居所。
强森背着包住进了宾馆,随后带着钱“挨家”拜访他的“邻居”,他慷慨地这个给5000,那个给10000,请大家上饭店大吃一顿,庆贺了一番。
给自己买了一辆高级吉普,到百货公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焕然一新,开着吉普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又是这个亲戚给5000,那个朋友给10000,俨然一副衣锦还乡的派头,消息不胫而走。
他吃住在宾馆里,朋友前来探访叹苦经,他都慷慨解囊,这样的生活仅维持了半年,100万美元就花得分文不剩!
奥普拉通过这一节目得出结论: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在于,穷人拿着分到的钱去消费(荧屏前绝大多数观众都选择先买房买车),富人拿着分到的钱去创造财富,比如做生意、做实业,几年以后,财富就又不平均了。
原来的富人还会是富人,原来的穷人依然会是穷人。这就跟中乐透大奖一样,绝大多数中奖的人会辞去工作,买豪宅、开高级车,几年下来财富挥霍一空打回原形,又回到初始的状态。
所以说,一个人赚钱的过程是为社会贡献的过程,一个人消费的过程是向社会索取的过程。而收入减去消费则是他的财富积累,也就是对社会的净贡献。这也说明拥有社会财富越多,占有的社会资源也越多,因此肩负的社会责任也越大。
这就是为什么在欧美国家,绝大多数富人为了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能代代相传,都会在生前设立信托基金,为子孙后代规定用款的条件等。
在欧美等地,家族信托基金的设置相当普遍,洛克菲勒、肯尼迪等家族的资产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管理。 |
|